《人性的弱點》讀書心得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心得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書心得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性的弱點》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性的弱點》讀書心得1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我們都需要朋友,在看完《人性的弱點》這本書,我了解到如何贏得朋友并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性的弱點》一書講了十個大的主題:1、與人相處的技巧 2、平安快樂的要求 3、如何使人喜歡你 4、如何贏得他人的贊同 5、如何更好的說服他人 6、讓你的家庭生活幸福快樂 7、如何使你變得更加成熟 8、走出孤獨憂慮的人生 9、不要為工作和金錢而煩惱 10、防止疲勞,永葆活力。
不要批評或抱怨別人:批評常常傷害一個人的自尊,并激起他的反抗。批評所引起的嫉妒,只會破壞感情,同時指責的事情也不會有任何改善。如果是好朋友,適當的建議還是可以,但態度一定要溫和。盡量去了解別人,而不要用責罵的方式;盡量設身處地地去想--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比起批評責怪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讓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對照我在工作中的習慣,覺得以前有很多地方作得差,特別是在工作忙碌的時候,總是要吼人。蕭伯納曾這樣說過:“如果你教一個人某件事,他永遠不去學了。”蕭氏所講是對的,學習是一種自動的過程。
現在人們生活的壓力大了,這就需要學會放松,消除疲勞。我們的疲勞,往往不是由工作引起,而是由于憂煩、挫折和不滿等,每天時時跟自己交談,可以引導自己思考什么是勇氣和幸福,什么時平安和力量,每天跟自己談些需要感謝的事,這樣你的心靈就會海闊天空,
快樂歡暢。在人類的天性中,最深層的本性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重視。請讓我們重視我們的朋友,讓友誼圍繞著你、我、他。
心態決定命運,思想極其重要。只要知道你在想什么,就可以知道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如果在一天里,我們腦海中都是快樂的念頭,我們就能快樂;如果我們想的是悲傷的事情,我們就會覺得悲傷;如果我們想到一些可怕的情況,我們就會害怕……生命并不單純,我們應該選擇正面的態度,而不是采取反面的態度,換句話說,我們必須關切我們的問題,但不能憂慮。當我們被各種煩惱困擾著,整個人精神緊張不堪時,我們可以憑借自己的意志力,改變自己的心境,我們應當記住:思想運用和思想本身,就能把地獄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獄。
要提升自己的欲望,把自己的心愿和夢想一一列舉出來,然后標明每個欲望的強度,標明目前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并強化動力,告訴自己一定要實現某個目標,使這種想法深入潛意識,并不斷強化,成為自己思想中最強烈的一部分,這樣,目標其實已經很接近了。最后,我們必須敢于表現真實的自我,把超越自己的成果展現出來。
真實自然的自己,才會有個性魅力。當你出現在別人面前時,首先想到的是“我應該怎樣表現,裝出什么樣,才能讓別人認可和滿意?”還是“我本來就是這個樣,我就要真實自然地表現!”?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識將決定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是否自由平等,也反映出我們是否具有個性魅力。
一個人有演講口才的能力,是他成名、成功的快捷方式,能使人
注意而鶴立雞群。說話受人歡迎的人,能獲得意想不到的功績、效果,那是出乎于他真正所有的才學之外的。
培善自信的方法,那就是做你所怕做的事,去獲得一次成功經驗的記錄。所以卡耐基每天在上課時,強迫每一個聽講的學生說話。臺下的聽眾都具有同情心,因為他們都是同病相憐,有同樣的情形。由于不斷的訓練,使他們開展了他們的勇氣、自信,和熱心,且自然地移轉到他們私人的談話中。
《人性的弱點》是美國著名作家戴爾卡耐基的作品,它是一本充滿幽默、充滿智慧的書,我讀過這本書后,在生活中一定會給我以啟迪,使我勇敢地克服自己的弱點,發揮自己的優點,大膽地開拓屬于你自己的新生活。《人性的弱點》這本書是人們認識人類自身的弱點,不斷的改進和提高自身素質,融洽人際關系。
芮根東
20xx/12/19
《人性的弱點》讀書心得2我理解的個人修為,包括道德修養,生活態度,性格,心態,思維方式,學習能力,處事方法等。我感覺,這些東西,是我們一生受用的東西,無論你的知識水平如何,學歷多高,都比不上良好的個人修為重要,只要擁有良好的個人修為,無論在什么環境中都可以凸顯出其優秀的內在美。
說了這么多,不是在表現我個人修為何等之高,而這些的確是我多年血淚教訓的反思。
其實,大學四年,最失敗的就是大一,剛剛進入大學,毫無能力,毫無特長,毫無意志卻也滿身的個性,滿身棱角,雖生活態度積極,卻個性凸顯,過于個人主義,遇事不講求方法。雖總去自習卻無心看書,以至于成績差至極點,雖參加社團,卻不知工作為何物,不知目的何在,只知道嘩眾取寵。雖追求一個互相喜歡的女孩,卻因心胸狹窄,不懂表達,終究互相傷害......一直懊悔大一所做所為,卻永遠無法彌補當年之過,唯有吸取教訓.....
當相對于現在的我們還很年輕的時候,我們大都是喜歡個性,張揚,最容易范很多錯誤,第一個最凸顯的就是過于自我,遇事從自身角度考慮,而不會換位思考,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結果不僅事情沒做好,反而會傷害到身邊的人,失敗后反過來又去怨天尤人;其次,不明白做事目的何在,做事目光過于短淺,以自己的幼稚嘲笑別人的幼稚,還有就是過于自負,用抽象的哲學觀點,可以認為是主觀唯心......
大學中,對我影響最大,收益最深的兩本書,不是《計算機組成原理》也不是《操作系統》,而是老子的《道德經》和卡耐基的《人性的缺點》。
《道德經》博大精深,本人只能看懂表面的含義,不過卻也收益匪淺,對于性格和心態的培養我感覺很有幫助,我們中國古人的哲學智慧均融匯其中。“上善若水”“中庸之道”,結合自己的失敗,多次揣摩古人所言,愈感深刻,年輕人,有個性不是壞事,但是,性格和心態上,一定要學會“若水”,水之靜,卻可磨平棱角,一旦爆發責成泛濫之勢。平時生活學習,正常的看待身邊的不平之事,善待自己的朋友,以平和的心態生活,卻要以洪水般的態度做事。我們最容易的是意氣用事,最難做的就是不患得患失。而以水之善看待生活,就可以做到,平靜中默默努力,享受平靜的過程,但是對于結果的追求也要像水一樣,前進不止。。。。這里說的是修身,而老子所說的“上善若水”更多的說的應該是處事方式,,最好的處世方法就象水一樣,水是怎樣的呢?水善利萬物,也就是水給萬物帶來益處。而不爭,爭就是爭利益,所以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就是幫助別人而不要求回報。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人性的缺點》這本書受到的爭議頗多,我高中時候閱讀 ……此處隱藏7695個字……想去探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書里說“我要喜歡你”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秘訣,我們要喜歡別人,而且還要讓對方知道你喜歡對方。當讀到這里的時候我就在想,每個人都會有討厭的人吧,如果明明主觀上不喜歡對方,是不是為了人際關系還要裝作喜歡別人呢?這代表什么呢,我想了很久,其實有些不是太能理解,也許那些能夠做到喜歡別人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吧!
我聽到很多人說過,我不喜歡某某,我不喜歡和她交朋友,我簡直一句話都不能聽她說。那些說這些話的人往往會被說成率真,我不知道是這種xing格率真的人更好相處,還是那種“喜歡”任何人的人更好相處。
我交過很多朋友,和大多數中的她們聊天時,我們各自的話題要么在無關緊要的事上,要么在我們自己身上。說實話,我個人并不覺得我是一個善于聆聽的人,所以我算不上是一個智者。我有一個朋友,我們倆聊天時,她喋喋不休的話題永遠在她自己身上,就算某個時刻我說著自己,她也會無情的打斷我,然后我就只能無奈地聆聽。
卡耐基先生說,當我們和別人聊天時,我們要聊別人,讓別人聊她自己,這樣她才會感興趣,這似乎是個真理!可是,我們每個人的主體似乎都是自己,畢竟別人的故事我們未能感同身受,但是,我還是愿意做一個聆聽者,用心聆聽別人的故事。
讀了這本書之后,才發現是那么崇拜卡耐基先生,他懂得那么多與人相處的秘訣,有著那么棒的人際關系,我望塵莫及。所以,迫不及待的想看完這本書,了解更多卡耐基先生總結的精髓!
《人性的弱點》讀書心得14這本書是媽媽推薦我看的,她說書中會告訴我如何與人交往。讀完《人性的弱點》,我從中學到了一個簡單又不簡單的道理:只有付出微笑,才能獲得到人的微笑。
微笑能傳達你的美好心愿,一個微笑可以溫暖身邊人的內心。如果一個人遭到數不清的辱罵或譏諷,你的微笑會如陽光一般為他驅散人生的霧霾。微笑并不是天然存在的東西,它需要付出和饋贈。用微笑去面對他人,你也會得到別人的微笑。
小學三年級,我從四川轉到合肥時,內心覺得好害怕。有一個叫寧楚楚的同學對我微笑著伸出了友誼之手:你好,我們可以做好朋友嗎?下課時、放學后她總是陪我一起玩,她帶著我熟悉老師、熟悉同學,一起學習。她的微笑溫暖了我,也讓我很快適應了轉學生活。
后來升初中以后遇見新的老師,老師們都微笑著和我們說,歡迎新同學。感覺心里真溫暖。我以后向老師問候時,要面帶微笑;在同學傷心時,我也要用微笑給他送溫暖。不會微笑的人便不會富有,正如微笑的人不可能貧困。
媽媽告訴我,遇見任何事情都要微笑面對,堅持、堅強、樂觀。她說這本書會讓我學會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常讀常新,謝謝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微笑。
《人性的弱點》讀書心得15人性確實是有其弱點的,這毋庸置疑。如果我們利用這些弱點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便有了厚黑學的味道。即使你告誡自己,要真心誠意的對待他人,也不過是一種心理上的高尚偽裝罷了。
這本書的創作時間應該是上個世紀40年代,當時的人們對于成功學沒有多少認知,但以現代觀點來看這些知識已經過時了,信息的不對稱是造就成功的重要因素。因為人人都不懂,你懂,便有了優勢;如果人人都懂,你不懂,就成了你的劣勢。所以這書由一本’成功秘籍’演變成了’處世入門’。如果連書上說的這些都不懂,那恐怕就很難在現代社會上混下去。
其實書中所說的人性弱點都可以概括成一條:人在有限條件下是自私的。有限條件是因為人本身是矛盾的,不是所有情況都自私或者無私,而是在有限條件下,比如關系親疏遠近,大環境下的文化內核等等。知道這點,便可用來解釋以下所有結論:
1 不要批評,不要指責,不要抱怨
2 真心實意地感謝他人、贊美他人
3 激發他人的需求
4 建立對他人的興趣,真心誠意地關注他人
5 微笑
6 無論對于何人,無論以何種語言,自己的名字都是世界上最甜蜜最重要的詞匯
7 專注地傾聽,鼓勵他人談論自己
8 談論對方感興趣的事情
9 真心實意地讓對方知道他有多重要
10 贏得爭論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避免爭論
11 尊重他人的觀點,絕不要說“你錯了”
12 如果你錯了,請堅決果斷地承認錯誤
13 溝通始于友善
14 讓對方點頭稱“是”
15 讓對方主導談話
16 循循善誘,讓對方自行得出結論
17 拋開成見,將心比心
18 體諒他人的想法和愿望
19 激發對方內心深處的高尚情操
20 戲劇化你的想法
21 激將法
22 欲抑先揚
23 間接地引起對方的注意
24 批評對方之前,先談談你自己的過錯
25 以引導代替命令
26 給對方留足面子
27 夸獎他人每一點微小的進步,“由衷地贊許,不吝嗇贊美之詞”
28 用美譽激勵他人,他就會努力不辜負你的期望
29 鼓勵對方勇于改變,讓改正錯誤聽起來輕而易舉
30 讓對方樂于為你做事
以上都可以用人性自私加以解釋。比如第一條:"不要批評,不要指責,不要抱怨"。人自私,所以根本不會關心別人的抱怨,指責和批評。他們只會在心里想著:你的抱怨跟我有毛兒關系,你指責我,批評我,這行為太愚蠢了,因為你根本不了解我。再比如,”談論對方感興趣的事情”或者“讓對方主導談話”等原則,這些都是一個模式:哄著對方,嘮一些對方愛聽的嗑。因為人性自私,所以人更愿意別人想著自己,更愿意被別人哄著,更愿意談論自己,這些都是利用了人性自私的這個弱點。
在當代博弈型人際關系社會中,這些’套路’有些可能是要失效了的,但有些卻永遠不會失效。那些會失效的套路比如,“談論對方感興趣的事情”,“ 激將法”,“欲抑先揚”,“夸獎他人每一點微小的進步”等等,這些為什么會失效?根本原因在于一旦被套路者識破了你的功利心,那么會適得其反,而當今知識爆炸,大部分人也都懂得這些套路,所以是要失效了的,更別說要將這些套路應用到實際營銷中去了。好在知識爆炸也帶來了學科的快速發展,消費行為學和消費心理學的研究也在打破這種認知博弈的局面。很快當大眾都學會了甚至’精通’了現代的’套路’,這種博弈又將要持續的迭代下去。
所以,那些永不失效的’套路’更適合我們學習,或許不應該稱為’套路’,應該稱作修養,比如:友善、微笑、體諒他人、拋開成見、傾聽等。這都是我們作為現代人應該內修的,即不應該抱有任何功利心去做這些事情。我們應該把它當成美食一樣去自我享受,而不應當成一種工具加以利用。
總的來看,《人性的弱點》作為世界上最暢銷的成功學書籍之一,是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心理學基礎的。但作為知識爆炸的我們這代人來講,其道理似乎不夠用,甚至有些也已經過時了。但作為中學生踏入人際關系領域的入門讀物,想來一定是‘干貨滿滿’,但卻不知當代中學生爽完‘王者榮耀’之后,還有空余時間讀書嗎?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