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山寫景作文匯編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山寫景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正午,是一天中最讓我迷戀的時光。捧一本書,泡一杯茶,獨坐南窗之下,甚是愜意。有午睡習慣的人早已入夢,院中十分安靜。間或有鳥兒的嘈雜從樹梢上傳來,短暫的熱鬧之后又歸于平靜。秋日的陽光漫不經心地灑落屋內,溫暖而又明亮。雪白的薄瓷杯中,琥珀色的茶水飄逸著若有若無的茉莉花香。偶爾把視線從手中的書頁上移開,便發覺那些逝去的日子,就如同眼前這一杯花茶,在幽遠的記憶深處,散發著淡淡的苦澀,和愈靜愈濃的清香……
還記得那年臘月清晨,和村子里一群老老少少擠在一輛馬車上,去鎮上購置年貨。凜冽的寒風撲面而來,馬蹄聲聲傳入耳中。年幼的我坐在伯父的懷中,頭上裹著厚厚的圍巾,仍然感受到寒冷的氣流從各個方向襲來。伯父時不時地用他凍得僵硬的手指,揉搓幾下我冰冷的小手。
十多歲的時候,經常登上離家最近的小山,向遠方眺望。”平林漠漠煙如織”,只見遠山綿延不絕,看不到故鄉的影子,也看不見山外的世界。十五歲那年,我終于要離開那處山坳,到外面上學了,心中按捺不住的狂喜。坐在大客車上,和車窗外的母親揮手告別,看見的卻是母親紅腫的雙眼,還有路邊的依依楊柳。
那一回在故鄉的土炕上,向病中的祖母許諾,過年就回來看她。可當我回去的時候,祖母早已不在人世。底矮的茅屋內,再看不見祖母忙碌的身影。曾因聽的遍數太多而厭倦了的那些故事,此時竟穿越時空,伴著祖母慈祥的聲音在心底悠悠地響起。
……
不知道那許許多多的日子是怎樣從身邊悄悄溜走,那些曾經的喜悅、惆悵和哀傷又是怎樣由當初的工筆重彩的細膩,淡化作今日疏木遠山的水墨況味。
窗外,高而遠的天空,沒有云彩。曠遠如波瀾不興的海面。褪下盛裝的楊樹,疏枝淡影、肅然而立。暮秋,也許正該是這樣一種疏散、淡泊、風姿瀟灑的樣子吧?沒有喧囂、沒有繁華,卻擁有一份灑脫與從容!
“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很早就讀過這首李白寫廬山的詩,今天我終于來到了向往已久的廬山。
來到廬山,只看見四周都是峭壁,十分雄偉。忽然,我隱隱約約地聽到從不遠處傳來一陣陣流水的嘩嘩聲,這是從什么地方傳來的呢?我懷著好奇心隨著聲音產來的地方走去。聲音越來越大,這表示著我離終點越來越近。“終于到了!。”只見擺在我眼前的竟是一條大瀑布——廬山大瀑布。我看到瀑布急速而下的水把湖面濺起不少水花,使我領略到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麗景光。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仙人洞,仙人洞高、深各約10米,幽深處有清泉下滴,稱“一滴泉”。毛爺爺同志的著名詩句“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使仙人洞景點名揚四海。是來廬山的客人必游并留影之處。門楣鐫刻“仙人洞”三個大字。
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廬山瀑布,我們又來到被毛爺爺贊為“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險峰和仙人洞,還欣賞了景色宜人的花徑……
啊!廬山,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我愛它。
在秋高氣爽的季節里,媽媽和我來到了棲霞山游玩。
我們買好了門票,向山里漫步。一進山,只見腳下溪水明澈,安靜流淌。山間起霧了,遮蔽了遠方的景色,這讓我們仿若置身仙境,感到清爽自在。
接著,我們向山頂走去,道路兩旁站立著一棵棵高大的楓樹。楓葉像小鳳爪一樣,楓葉的邊緣粗糙不平,呈鋸齒狀,紅艷艷的楓葉下方略有些泛黃,用手摸摸,還殘留一些水分。我不禁將鼻子湊近聞一聞,一股清淡的香味隱約傳來,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這些火紅的楓葉給人一種美的享受,難怪詩人會忍不住停下馬車,只為欣賞這比二月的鮮花還要艷麗的楓葉。
我們在楓樹下駐足許久,用了好長時間才爬上山頂。山頂上有一座石亭,橘黃的藤蔓爬滿了亭頂,顯得古典而優雅。亭子后方有一條幽靜的小路,路旁有許多優美淡雅的菊花,花蕊吐露,甚是可愛,當然還有那些略帶淡黃的小草,它們默默地點綴了這條迂回的小徑。
下山比來時要輕快,伴隨著幾只鳥兒深情的啼囀,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棲霞山。我和媽媽相約,下次有機會,一定還要來這里游玩。
美麗的廬山,我想用一首詩來贊美它:
廬山之神
在奇峰怪石中沉睡,
在奇花異草中呼吸。
在云海中夢幻,
在溪水中沐足,
喚醒混沌的人們!
改自希臘古詩
廬山上有許多怪石,有的像一個人的臉;有的像一個女神被壓在山下;有的像兩只企鵝從冰山上跳下來;有的好像山神吐出的舌頭,坐上去的時候,你總會擔心他要是把舌頭縮回去怎么辦呢?
廬山的花草也很奇特。有的像一根冒著火苗的蠟燭;有的像一只在海面上展翅飛翔的海鷗;有的像在花叢中飛舞的彩蝶;還有的像一只小鳥,它伸長了嘴巴,想吃前面的蟲子。可真好看啊!
如果你再沿著山路上行,你會聽見知了在成群結了地叫:“知了,知了,知了……”還有小鳥在枝頭蹦跳,猴子也來湊熱鬧。接著,你會看見云海,那美麗的云海!云海很厚,像一層棉被蓋在大山上。風會把云吹成各種形狀。有的像兩個小孩在說話,有的像一只龍船,如果有云從你身邊飄過,你就會飄飄欲仙。
下山了,走入峽谷,會看見瀑布。瀑布像一條倒掛的簾子,一疊一疊地落下來,真像天神織的絲帶落下來了呀!這里我才明白什么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呢!如果你愿意,還可以去瀑布下的水潭里洗腳呢!
看了我的文章,你是不是也想去了呢?那就讓我告訴你它在哪兒吧!它在我國的江西省九江市。
早就聽說過普陀山,風景優美、景色迷人,很想去游玩,但沒時間去。這回我可玩個痛快了。
星期一媽媽帶著我跟導游和一些旅客游玩普陀山。
普陀山上的花草樹木真是各式各樣,有的像一匹小鹿快快樂樂的在山上奔跑,活靈活現;有的像一支鉛筆,筆直地站在山上,像一位軍人;有的像一個圓球,圓滾滾的;有的像一個棉花糖,樹葉密密的,下面還有一個木棍……普陀山上的石頭也是奇形怪狀,有的像桃花石;有的像氣球石;有的像貝殼石……
“上山了!”導游拿著大喇叭說。我們走在有荷花的香道上,聽導游說,一方面是為了安全,還有一方面就是吉利,因為荷花是一總吉利的花。爬啊爬,我們就到了今天的旅游地點—西天風景區。西天風景區里有很多有趣、好玩的景點,有:觀音洞、不肯去觀音、紫竹林、短姑道頭、南海觀音、梅福庵、二龜聽法、千步沙、心字石……導游帶我們去的地方也很多,有:觀音洞、不肯去觀音、梅福庵、紫竹林、南海觀音、二龜聽法、千步沙、心字石、磐陀石。這些都很讓我覺的有趣,但我覺的最有趣的還是,南海觀音、磐陀石,磐陀石有趣在,它是由兩塊大石頭之間的一點空隙把上面的這塊磐陀石給頂起來的,南海觀音有趣在它開光那天,那天是9月29日,本來是8:00開光,可是因為那天烏云密布,所以開光儀式等到了8:15開始,當仙師莊重地說了一聲“開光儀式現在開始!”太陽就像聽見了似的,把陽光灑在南海觀音的身上,金光閃閃,而邊緣還是烏云密布。
千步沙我也很懷念,一粒粒的沙子,一浪浪的浪花,一座座的城堡,清清的海水,壯觀的海浪,可愛的城堡,一會兒海浪撲到沙灘上,一會兒又退回海里,一會兒是大浪,一會兒是小浪,我站在海水里,像是在跟海水一起徘徊,自由自在……
你們都去過錦江山吧?是的,只要是丹東人,就都去過錦江山。有人喜歡它的春景;有人喜歡它的夏景;有人喜歡它的冬景,而我呢?我卻喜歡它的秋景,因為秋天的錦江山與眾不同。 這不,秋姑娘催小草換上那干枯泛黃的衣服。有的呢,它堅決不肯脫下它那可愛的綠衣裳;有的呢,乖乖地換上了黃衣服;有的呢,只戴了黃帽子。綠黃交錯,使你的目光不愿轉移。 花王國的花,在秋天顯得更加美麗,大朵大朵的雞冠花,向人們挑起了大“雞冠”,而有些卻成了“火炬手”。那一朵朵串紅,像一個個小辣椒,又像一串串小鞭炮。
最美的要數菊花了。白的像雪,紅的像火,粉的像霞,不禁使你眼花繚亂! 樹的顏色,更是美麗極了。梧桐樹的葉子比我的手掌還大,楓葉紅的像火,紅得鮮艷。松樹的葉子像一根根針,仿佛摸上去,手指就被扎破了。銀杏樹的葉子黃黃的,仿佛穿上了一件金黃的衣裳。而有的銀杏樹葉子還是碧綠碧綠的。有的呢?半黃半淺綠。母樹上的白果像一個個小鈴鐺一樣。啊,樹是錦江山最美麗的景色。 錦江山的動物更不在話下。孔雀等那些鳥類嘰嘰喳喳的,仿佛在歡唱秋天的歌。矮馬不肯回屋,站在那里欣賞秋天的景色。猴子則像小孩子一樣在石山上打秋千,在石山上爬來爬去。我們在錦江山上穿梭,再也按捺不住了,動手摘起樹葉來。楓樹葉、梧桐樹葉,還有很多很多樹葉。啊!這些樹葉真的是好漂亮呀。秋天的錦江山,就是這么與眾不同!
五蓮,是我的`故鄉,這里風景優美,景色宜人,青山環繞著綠水,猶如一幅絢麗秀美的奇畫。
五蓮山,是一個旅游的勝地,這里奇石林立,景致奇異,各有千秋。域內萬木蔥郁,清麗峻茂、山泉繞溪、飛瀑簾簾,種種勝境,無不構繪出一幅清新、雅致、秀美、險絕的畫卷。從而使宋代文豪蘇軾也盛贊“奇秀不減雁蕩”。縱觀五蓮山風景區,眾多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機融于一體,造就了風景區奇、秀、險、怪、幽、曠、奧七大特色,無不透露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和上天的巧妙造化。真可謂景點遍步,水水相連、生機勃勃、靈氣無限。
五蓮山因五蓮列峙,聳接云霄,如五朵蓮花初放得名。還有與五蓮山不分高下的九仙山則因八仙過海戰惡龍,山神傾力育萬樹而流傳。
大自然以神來之手給這里創造了許多許多的洞天福地,并且賦予了一個個帶有傳奇色彩的美名。藏在煙雨澗下的水簾洞,巨石疊壘而成,滴水成簾,人入洞中,暑氣皆無。似洞非洞的一線天,仰望蒼穹,一線盡收,使游客不得不贊嘆大自然的神秘莫測。景區內有大面積的森林植被和野生花卉,林木覆蓋達70%以上,豐富絢麗,具波瀾壯闊之美。這里還是齊魯最大的野生藥庫,而且野生花卉種類繁多,達4000余種。其中最著名的是野生杜鵑花自然保護區,尤其是到五月,來到五蓮山野生杜鵑花自然保護區,遠遠望去,仿佛是進了一片花的海洋,讓人如癡如醉,流連忘返。
相傳,明萬歷年間,四川名僧龐家子慕名到五蓮山觀游,見山“蒼壁插空,云嵐出沒,繚青繞白,出泉如龍湫,引松若風鳴”,遂在大悲峰下結茅定居。繼而北走京師,請敕建寺。到京后,因給皇太子治眼疾有功,神宗便發內帑千金,敕建五蓮山護國萬壽光明寺。光明寺建筑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分光明殿、藏經閣、分貝閣、御書樓等。設計雕梁畫棟、富麗堂皇。
我愛美麗的五蓮,愛它的錦秀山河,愛它的富美絢麗、愛它的輝煌歷史。我的家鄉五蓮,真是一幅五光十色的壯麗畫卷。
在我們的校園里,有許多美麗的風景,如高大的教學樓、寬敞明亮的教室、美麗的小花園……而我心中最美的校園風景就是陶然山。
進入學校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高大的教學樓,往南邊方向一直走,就能在第二幢教學樓前看就美麗的假山、噴泉了,這就是我們學校的“陶然山”。
整個陶然山建筑內容簡單,由一汪水潭,一座假山,一堵墻組成。但組合起來的意境卻是如此豐富。整座假山,怪石嶙峋,山峰錯落有致地林立在水潭之間。假山上,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石階小路,繞著一座山盤旋而上,一路時有綠色植被夾在其中。兩座具有民族特色的涼亭聳立在山頂上。幾只白鷺在自由自在飛翔后被吸引在此休息。潭中好像有小魚在水里嬉戲打鬧,有一個穿著蓑衣,帶著箬笠的漁夫正悠然釣魚,這讓我想到了一首詩:“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陶然山的意境好美。嘩啦啦的水聲,悠然的釣魚翁,復古的背景墻,搖曳的芭蕉林,每次經過這兒都讓我久久不愿離去,讓我有一種吟誦詩歌的感覺。
如果你來我們學校,可別忘了參觀這美麗的風景線。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