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寫物的作文4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物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打開我的衣柜,里邊是一個整齊、干凈、齊全的衣帽間。從上往下看,帽子、衣服、鞋子,應有盡有。
媽媽做事很有條理,換季了,就把春裝,夏裝放進整理袋,而秋裝,冬裝又像剛剛上市的新品一樣,掛的掛,擺得擺,摞的摞,衣帽間就成了商品展標柜。最上邊的一層,是各種各樣的帽子和搭配相應的圍脖、手套,中間這一層,放著長短大衣,毛衣毛褲,運動褲和牛仔褲。最下邊的一層,擺著運動鞋,是姥爺托人從長春帶過來的,底很厚很軟,上體育課穿了。從頭到腳,我這些穿戴,不僅舒適保暖,而且特精神特帥氣。
媽媽整理著衣柜,又看看我,說:“兒子,真幸福啊!比我小時候好多了,可我又比姥姥、姥爺好多了。我問媽媽,怎么好多了?”媽媽說:“房子大了,有車了,原來是吃粗糧想細糧,現是是要吃粗糧講營養。衣服四季分明,缺就買。”記得小時候,你姥爺常說我,孩了,知足吧!我像你這么大,連線褲都沒有,冬天,穿上大棉褲,把褲腰勉起來,系上一條帶子,就不錯了,你太奶一開春就把棉褲拆了,洗了洗,縫了縫,就又穿上了……
我和媽媽那個年代相比,已是今非昔比。國家興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衣食住行等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相信我的祖國會更加繁榮昌盛,人們更加安居樂業。
聽說有三大紳士運動,哪三樣呢?1.臺球2.高爾夫球3.保齡球。這三樣都是高雅的運動。
老師把五個保齡球瓶放在了桌子上,那些保齡球瓶可愛到了極點,它的頭大都是動物形的。我真想把我那個整天欺負我的同桌的照片貼上去,再把他一球打飛,我準能全中。他那造型把我的眼球吸引過去了,老師告訴我打保齡球也有訣竅,對準擊球點,也是集中1--3號瓶的中間,加上運用手腕的力量,保證全中。
有的同學十分擔心,慢慢吞吞地走向前去,深吸一口氣,握住保齡球對準保齡球瓶用力一拋,骨碌,骨碌的,不知道集中了幾個球......有一個同學自信滿滿的說:“我不僅會打保齡球,而且還會扔飛碟球,攻擊超強。”他還說:“不論拋到那個擊球點,都會中心開花。”有的'學歐美的扔球法--弧線球,手腕稍微斜一點,然后拋出去,啊!這球是先直后拐,攻擊力極強。有一個同學閉上眼睛,扔過去,只聽見啪的一聲,全中?原始砸到同學的鉛筆盒。厲害的在這里,他次次不落空,真是頂級瞎貓。俗話說:瞎貓碰到死耗子。
老師再來一“瓶”!
雋永瀟灑的漢字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抒發炙熱感情的載體。華夏文化一路風塵仆仆走到今天,不斷變化著的文字總是帶給我們驚喜。古人的揮毫潑墨也總激起我無限的遐想,可是現在我們卻將它們遺忘在了某一個角落……
古語有“筆墨伺候”,用來形容書法大家提筆時需用的工具;也有“胸無點墨”,喟嘆一個人肚里沒有知識。如今,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一切呈現快餐化的趨勢。就連年味十足的春聯也沒能幸免,被印制的春聯經過技術加工,猶是好看,只是沒有了濃香的墨汁味兒,這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失落。人們總是在一味地追求創新,而在這高頻率的生活節奏之中,我們似乎丟棄了原有的東西。 王羲之的《蘭亭序》向我們展現了中國書法的精華,那雋永飄逸的文字,白紙黑字的絕妙搭配,不得不讓我們為之折服。這才是我們國人的風格! 曾經讓我們倍感親切的傳統文化哪兒去了?曾經承載著一代文人書法大宗的筆墨紙硯被人們遺忘在了灰暗的角落……我有一種想法,一種回歸自然的想法,最質樸的、最簡單的,不需要任何修飾的。
生命的簡單,在于輪回,復雜的是過程。我想回到最初,最讓人親切的時候。拿起毛筆,盡情書寫自己的雄心壯志、自己的理想抱負,可這些已經變得好遙遠。我們面對的是毫無親切感可言的電腦文字;我們面對的是毫無人情味的手機短信語言……貌似溫馨的祝福,卻怎么也激不起人們心中的漣漪……只有筆墨紙硯在一旁沉默,只有它們明白人們內心真正的傷悲。 我希望我們可以真正地回到簡單,一如最初的我們,每個人的初生就仿佛一張白紙,似嬰兒一般純凈沒有雜質,我們每個人又都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書法家,盡情肆意地書寫屬于我們自己的人生樂章,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得到,在自己的人生紙張上描繪最激情的文字,不僅為自己,更為了振興中華文化。
沒有波瀾,沒有色彩,只有如水的靜默,這是我對筆墨紙硯最崇高的敬意,別流淚了,跟我們走吧!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就很關注校園那一隅的青草了。我常常透過窗戶看著它們,特別是在我心情不好的時候。
其實,那根本就算不上是青草,因為它壓根兒就沒有綠過。人一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有志而不得申,草大概也是這樣吧?其實在生物界中有許多生物與人是很相似的,只不過他們不能言語罷了。不像人類,常常把什么理想,信念等等掛在嘴邊,而常常忘了去做。而它們,只是付諸行動。
那時,我大約只有二三歲吧!那時是一個喜歡受大人夸獎的時期。一次,我把家中花圃里的花旁邊的草全都拔掉了。本以為又可以享受父母那可以溫暖我全身每個角落的話語了,沒想到得到的竟是父母的嘆息聲。我把事情的緣由告訴他們,母親哭笑不得地告訴我:“那是我們特意種下的,將來能長成大樹的。”聽了母親這話,我感到十分的懊悔——自己竟然一下子拔了那么多棵“樹”。對于這事情,我一直耿耿于懷。
長大了后,知道父母當年是騙我的。但是他們也只是想讓我愛護樹木罷了。我后來想,草也是有生命的吧,而且,它也一定有理想的。可是,它們的理想是那么難以實現,就像有的草,永遠也難以長成參天大樹。
此時,我又看見那一隅青草了。雖然我知道它們并不曾青過,但我仍然要這樣稱呼它們。它們為什么能夠如此頑強地存活著呢?它們要承受多大的壓力呢?它們的根要扎多深多遠呢?我不知道。也許,他們已經實現它們的理想了吧?它們,是要在陽光的照耀下,在雨露的滋潤下,托著自己的一點點綠色,給大地增加哪怕一點點生機!
我忽然覺得,在它們面前,我是那么地渺小與不堪一擊。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