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生作文合集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生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我讀了一本名叫《感動小學生的一百個父親》的書,書的主編是劉海濤。主要講一個個父親用愛創造的事。其中一篇文章令我很感動,名叫《奇跡的名字叫父親》。一九四八年,在一艘橫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親帶著六歲的小女兒,去和美國的妻子會合。海上風平浪靜。一天早上,父親正在船艙里削蘋果。
突然,船猛烈晃動,刀無意間刺刀到了父親的胸口,他全身發抖,嘴唇烏青,小女兒看見他突然之間的變化,嚇了一跳,想跑去扶他,他卻說沒事兒。
他趁人不注意的時候,用手擦去了刀上的血跡。以后的三天,他每天都照常給女兒唱搖籃曲、扎蝴蝶結。而小女兒也沒有發現她的父親正在一分一秒的衰老。
在抵達的前夜,他叫女兒見到妻子后跟她說:“我愛她!”終于抵達紐約港了,小女兒在人群之中找到了自己的母親,可她的父親再也支持不住了,胸口血如井噴,染紅了整個天。事后人們稱這件事為“奇跡”。父愛的力量十分強大,能讓一個人從死亡的懸崖回來。那位父親只憑只要把女兒交給妻子的堅強的信念,和死神對抗了三天,每一分鐘對他來說都是戰斗,更何況是4320分鐘呢!
這個堅強的信念正是憑著他對女兒的愛而產生的。父親的愛是隱藏著的,是深不可測的,可是爆發出來卻是力大無比的。那位父親不管用任何方式,一定要把女兒送到妻子手里,我想不光是這位父親,世界上所有的父親都回為子女這樣做。我看過許多類似的是情,他們都是憑著對子女的愛而做出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一句話:愛總能創造奇跡。
我家養了兩只小白兔,胖的叫小貝,瘦的叫小寶。它們長的非常乖巧,也特別惹人喜愛。你們看,它倆都穿著雪白的毛茸茸的衣服,顯得好看極了,兩只可愛的小天使小貝、小寶的耳朵又尖又長,好像在聽遠方的聲音,那兩只眼睛,像紅寶石一樣嵌在了眼眶里,顯得炯炯有神,最特別的是那個三瓣嘴,咬起東西來,發出一陣“沙、沙、沙”的聲音,胡須也一翹一翹的,讓人看了就想笑,小白兔的尾巴圓圓的,像一個絨球,真有意思。
小白兔的性情非常溫和,經常纏在我身旁,它們最愛吃蘿卜,還愛吃各種菜葉。小白兔吃東西來,神情特別專注。有一次我放學回家,我拿了個胡蘿卜像小寶走過來,小寶立刻爬到我腿上,問我要吃的。遠處的小貝看見了,趕緊跑過來搶吃的,它們你爭我奪,因為小寶弱小,搶不過小貝,我最后還是給小寶吃了,因為它太弱小了,要迅速給它補充營養。我看見小寶吃地那樣香甜,我的嘴角上露出了微笑。小貝有點不高興了,跑到我身旁,爬在我褲子上;仿佛在說:“我也要吃,我也要吃。”我拍拍小貝的腦袋,說:“別著急有你吃的”我給小貝拿來一片菜葉,小貝立刻津津有味的吃起來,吃完菜葉后,它還很講衛生地用兩只前抓擦擦嘴。
我每天檢菜葉,喂小白兔,還有最艱巨的任務就是打掃小白兔的窩,我每次打掃的時候,都要捏住鼻子,因為太臭了。
還有一件是非常有意思,記得有一次,我正在寫作業,忽然看見一只小白兔跑進家,嚇的媽媽大叫一聲,竄的比猴子還快,馬上跳床上。我說:“兔子又不咬人,害怕什么?”媽媽顫抖的說:“快…把小白兔…給我…抱出去…”
經過了三個月的精心喂養,小白兔長大了,我與小白兔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人類社會已進入20xx年,地球科技按“莫爾定律”成倍地迅猛發展著,我也已是一個超過百歲的老人了,但精力卻十分旺盛,因為科學家早已利用基因技術破譯出了抗細胞衰老的生物密碼,并對其進行了“分子重組改造”,使人類的抗衰老能力提高了6倍,也就是說,人類的平均壽命可長達600歲,我現在當然還是個“花季少年”啦。不過,長壽也使人口不斷增加,全球人口現已超過130億;而且,地球上的資源也已臨近枯竭。基于這個原因,我開始進行宇宙勘探工作——尋找新的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在浩瀚的宇宙中,自然有可供生命生存的星球,但由于科學家們對“進行太空航行時,使身體處于休眠狀態”這一課題的研究還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所以,我決定先把目標定于太陽系中。經過對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勘探研究,我驚喜地發現,火星是最佳的改造對象。較之其它行星,它不僅跟太陽的距離合適,并且在它表面覆蓋的大氣層中有著和原始地球大氣層相似的成分——氫、氮和甲烷。
于是,我開始對火星進行全方位的“整容”手術。首先,我利用飛碟飛行時的反重力原理,成功地在其表面安裝了8個超大型的太陽能能量轉換器,通過它內部的超智能電腦來控制太陽傳給火星的熱量,使火星的溫度在攝氏10~20度內波動。然后,我利用太陽能能量轉換器將太陽能轉化為比普通激光強幾百萬倍的超激光,來對火星進行激光“桑拿”——將其表面的巖層粉碎成初步的土壤,并使大氣層中閑置的氫、氧元素化合成水,這樣,火星便具備了人類在此生存的基本條件。接下來是對其進行“綠色改造”,我利用集各種優良基因于一身的綠化有益菌“綠霸”來給火星披上綠裝,這樣,火星便成了生命的天堂了。而這僅需花費8年的時間。我在品味成功的喜悅時,又不禁再一次為科學的巨大力量所折服。
下個世紀,科學將能改變一切——對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秋天到了,秋風送爽,天氣漸漸變涼了。有些樹葉已經黃了,它們從大樹媽媽的懷抱中跑了出來,就像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經過了幾個季節,我們的校園會有什么變化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那天,我來到校園,回到教室,把書包放下,就出去散步了。散步的.過程中,我見到了幾片樹葉,分別是:銀杏樹葉、薔薇樹葉、紅葉石楠樹葉、玉蘭樹葉、龍爪愧樹葉、冬青樹葉、楓樹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紅葉石楠樹葉。要問我為什么喜歡紅葉石楠樹葉,我只能說:紅葉石楠樹葉摸起來軟軟的、涼涼的。它的形狀是橢圓形。它的色彩是紅顏色,紅紅的顏色襯托出它淡淡的清香。它的種類是紅葉類。
看著這片紅葉石楠樹葉,我不禁想起我們人類。我們人類其實和樹葉一樣,我們人類要經過生與死,樹葉也要經過生與死。人生在世就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秋天的到來,讓我們知道了人類和樹葉是一樣的。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是涼爽的季節、還是落葉的季節。我愛秋天,我更愛秋天的樹葉。
“謝謝評委老師!剛才,老師指出的第一個問題,我一定多加練習,盡快改正;第二個問題(牙齒不齊,影響發音),我會多注意,爭取讓牙齒早日長齊。”
說這話的是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稚嫩的童聲,吐出的卻是成人化的語言,讓人感覺有些怪。
近日,觀看某電視臺播出的少兒誦讀比賽,幾歲的孩子,個個都像“小大人”,一點也看不到兒童身上應該有的天真活潑。
這樣的“小大人”現象,并不鮮見。在中小學生座談會、演講比賽、評優發言等場合,學生口才、表達越來越好,但仔細聽聽,其中不少卻充滿成人常用的空話、大話,內容空洞,套話連篇。
一位小學老師介紹,在學校里,察言觀色、處事乖巧、成績不錯的孩子很受歡迎。比如,課堂上如果有人回答不出問題而惹老師生氣,幾個小干部就會主動舉手,緩解尷尬氣氛;遇到老師生日或教師節,孩子們會主動給老師送禮物;選班干部,孩子們也懂得買些巧克力、牛肉干、果凍給同學,好拉到更多的“選票”。
少年兒童本應純潔無瑕、天真爛漫,過早成熟,反映的可能是一種世俗化、庸俗化傾向。比如,男孩子在一起常常比誰的爸爸官更大、誰家的車更高級;小女孩常常穿吊帶衫、迷你裙、露臍裝,相互攀比名牌;有小朋友說,“現在同學關系很難處”,過生日不請客,大家就會嘲笑他“小氣”;別人請客就得送禮,禮物太便宜,還會被笑話。
“小大人”現象,恐怕是家長觀念世俗、急功近利結出的“苦果”。一位朋友的孩子讀小學三年級,40人的班中竟有25 名干部,只有15名“群眾”。原來,不少有門路的家長紛紛打招呼,希望讓孩子當干部“鍛煉”一下。老師只好每一個“職位”都設置若干“副手”。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在競爭“干部”中勝出,還教孩子拉關系等成人常用的“法寶”。
學校教育也存在一些問題。面對升學的壓力,老師們對不同成績、不同家庭出身的學生,冷熱兩張臉,即便排位置,也要好學生先挑;有的老師還通過學生讓家長辦事,這些“小事”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的價值判斷和行為模式。
千萬不可低估不良社會環境的污染。正像學者指出的那樣,電視文化、娛樂文化及商業文化,給兒童的精神世界所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影視、網絡等大眾傳媒在加速地將少年兒童推入成人世界。在廣告中,兒童成為主角,稚嫩的童聲成為商家賺錢的機器。在各種各樣的“選秀”節目中,也時常見到兒童的身影。
兒童提前“成熟”,不但會被扼殺想象力、創造力,更會影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塑造。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說,大自然不需要早熟的果子,因為那是生澀的,揣著童心的兒童,才是健康的。希望“小大人”現象能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讓少年兒童回歸童年,回歸童真。
今天是植樹節,我和同學一起去植樹。老師教了我們植樹旳方法:先要挖一個50厘米深旳坑,然后把樹苗移到坑里,填上幾鍬土接著再澆水就可以了。同學們被分成一小組一小組旳。
我們開始植樹了。植樹工具鐵鍬可重啦!足足有3千克重。有一些熱心旳家長和高年級旳大哥哥大姐姐也來幫忙一起植樹。我們挖呀,挖呀,突然挖到一個像袋子一樣旳東西,一位老師過來了他拔呀,拔呀……終于拔了出來,我們上前仔細一看,呀!原來是破棉被。天池和凌楓大聲叫了起來:“嘿,我們挖到‘寶藏’啦!”于是,很多人都來湊熱鬧。
在植樹旳過程中,陳老師拿起照相機 ,把在植樹過程都拍了下來。大家干得滿頭大汗,小樹苗都被我們栽好了,我也希望我和小柳樹一起長大。這樣,我就又有了一個新旳好伙伴了。我想對小柳樹說:“你是我在學校栽下旳第一棵樹,我會給澆清澈旳水,太陽會給你溫暖旳陽光,在這里你一定會快快長大旳!”
童年像金色的搖籃,裝著我多姿多彩的夢想,搖啊搖,搖到美麗的銀河;童年又像一艘小舟,載著我五彩斑斕的希望,劃啊劃,劃到藍色的大海。把童年里發生的所有事情組合起來,就像一幅五彩斑斕的油畫。
記得有一次在奶奶家,4歲的我看見老母雞孵的蛋已經破裂,便等到老母雞去找食物時上前觀察。小雞先是從蛋孔中伸出一張小黃嘴巴。然后半身在殼內、半身又在殼外掙扎。小雞破殼而出好難呀,于是我便把蛋殼弄破,沒想到小雞當場就死了。我又拿起一只還有余熱的蛋,輕輕往石頭上一碰,一只小雞就出生了。它“嘰嘰”地叫著,好像在感謝我呢!這時老母雞突然回來了,它一邊高叫一邊向我沖來,嚇得我轉身就跑。奶奶過來了,才把我解救。奶奶笑著說:“小傻瓜,老母雞孵蛋時是最兇的,你去打它的蛋,它當然要啄你了!”可是……”我已經無話可說,只能去看自己的勞動成果,用事實證明自己。可是我幫助過的那些小雞,一個個無精打采,而那些自己出來的小雞,都一個個活蹦亂跳地玩呢!
通過那次失敗,我明白了欲速則不達,不了解情況只能好心辦壞事。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