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初中敘事作文合集8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敘事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乘車卡里沒錢了,你自己去存點吧。”媽媽對我說。這可是我第一次自己去銀行,緊張是免不了的,可我深深地知道獨立對于我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卡里只剩下6角錢了,我硬著頭皮走進銀行,到柜臺填單、交款、取卡,一切順利。走出銀行,一種莫大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在一次又一次戰勝自我中走向成熟。
下午還要去學美術,從銀行出來后我就馬不停蹄地奔向車站,我興高采烈地上了公交車,一刷卡,“呀!怎么還是只有6角錢啊!”我一下子傻了眼,司機和乘客們都用奇怪的眼光看著我,我可不是那種騙錢坐車的壞孩子啊!我翻遍了書包的各個角落,還是沒發現零錢,我有些不安起來,腦子里飛速地掃描著可以應對的措施,我拿出10元錢跟旁邊一位穿著時髦的阿姨說:“阿姨,能給我換成零錢嗎?”在我印象當中,穿著時尚的人一般都很傲慢和不近人情,說完這話后我就有點后悔了,誰想阿姨二話沒說,就從包里掏出1元錢給我:“換不開,給你1元錢吧。”我極力不收,說:“阿姨,不用的,要不我就下車吧!” 時髦阿姨卻把錢硬塞給我就下車去了,頓時,她在我心中的形象高大起來,我也看到車上其他乘客對她投去的敬佩目光。
“外在美,指形體和風度美;內在美,指心靈和精神美。我們應努力實現外在和內在的統一,體現自身的整體魅力。”這是政治書上的一句話,為了應付考試,同學們都把它背得滾瓜爛熟,可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了它的含義,這位阿姨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她在一個孩子最無助的時候給了她1元錢,雖然僅僅是1元錢,我也會感謝這位阿姨一輩子。
事情過后再想想,好象不是特別重大,可當時我卻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我下定決心,我也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別人,也許這不會費太多力氣,可會在一個人心中珍藏許久,何樂而不為呢?
過去永遠過去,而未來卻也會變成過去。只是,過去的日子一去不復返,而刺激的往事又讓我難以忘懷。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
那是兩年前的一個下午,在馬家洲樂園里的我,決心挑戰極限,突破常人的勇氣!
“極限飛車”在我眼前回蕩,我一頭扎進人群之中,賣票人說明了一下,我買了票,坐進了那龐大而又迅猛的車里。一人獨開!心怦怦直跳,剛踩下油門,車一下子沖了上去,哈!真帶勁兒,一瞬間,我終于找到了那感覺,腳板子一硬,踩到了底。隨著油門一落,我便飛鳥似的竄向前去!
誰知,正享受自己飛車快樂之際時,后方一輛雙人車從我車后一撞,我眼看要撞車來不及,一下子來了急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的車尾要撞墻了,我踩下急剎,油門一加,沖到了那只“黑爪”后面,繞了近道,給那人也來了個措手不及!
我玩了四圈被撞了兩次,撞得那個“壞蛋”三次措手不及,回憶剛才的高速撞墻情景,心中涌出一份對自我的欽佩!
走向園中心,許多的玩耍活動我卻看不上眼,便看看地圖“摩天換車”!啊!好氣派的名字啊!我尋圖而去。遠遠地聽到一陣陣聳人耳目的尖叫聲。我快步趕去,見到一個近兩層樓高的大大大鐵環上有一個車輪,上方有一個能坐十人的保護座位。我見到在空中旋轉三百六十度的男人女人們的尖叫聲,便買了票,挑戰勇氣刺激刺激。
我忐忑不安的心情終于“百花齊綻”了出來,猶豫地上了“車”,誰知,剛坐好,就聽到叫聲——原來啟動!我看“車子”左右擺,并沒剛才險,不想才二下,我們全身心轉了一圈,那感覺靈魂出竅,全身輕松,心無雜念,就只想下去。
可怕地轉了三圈后,我快樂地叫起來,因為我朝著地面的人們揮手,向他們說廢話,并伴著許多尖叫聲!一陣刺激后,我終于心滿意足地回家了!
回億過去,留戀童真!雖無耐,可惜,這可刺激了我可能終不忘的挑戰刺激的心靈!
留戀過去,再也不能再來了,我還是一如既往——回憶著這兩樣“別樣的刺激”。
每次去湯姆家,湯姆太太總會做不少中國菜,讓天天吃面包的我品嘗家鄉味的菜肴。湯姆太太總是對我噓寒問暖,體貼入微。她最常問的就是我的太太和孩子什么時候能來夏威夷相聚?
一年后,我太太和孩子要來夏威夷,湯姆夫婦得知后高興得就像自己家人要來一樣,湯姆太太按照夏威夷的習俗,為我太太和孩子準備了漂亮的花環。當湯姆一家和我一起來到機場,湯姆太太給我太太和孩子帶上花環時,我不由熱淚盈眶,湯姆一家待我真是更勝親人。
太太和孩子來夏威夷之后,湯姆一家對我們的照顧就更多了。我去學校上課時,湯姆夫婦會帶太太和孩子去島上各處游玩,還為太太介紹工作。
有一年中國新年的除夕,湯姆邀我們去他家吃年夜飯。我們和他的家人圍桌而坐,我一邊吃著可口的中國飯菜,一邊和湯姆的家人舉杯共祝新年。飯后,我們都來到湯姆家的后花園。遠處傳來久違的鞭炮聲,夜幕里還不時地綻放著艷麗的煙花。湯姆指著山下一片燈光閃爍的地方,對我們說,這是中國城的華人在歡度春節。在遠離故國的異鄉,我們在除夕之夜竟也能這樣合家團聚慶賀中國的新年,這真令人感慨萬千。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度過了愉快的小學生活,跨入了初中的大門。別人都說初中學習很辛苦,如今我也站在了中學的大門口,心中有無限的期待有,有很多疑問。
跨進初中學習,數學知識越來越搞不懂了,新的知識。讓我很不適應。小學學了正負數,初中就變成正負數的加減乘除,小學學的簡單的方程,初中就變成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不是只有數學知識越來越難,語文英語只是也很難掌握了。初中的知識變得不容易明白了,我一遍又一遍的問我自己“我能學好嗎?”
跨進初中的大門,身邊的同學朋友也變得少了,初中要分班,原本熟悉的同學可能都被分到不同的班了,現在同班同學,差不多都是其它班的,有時候想問學習方面上的不懂的知識,就算是站起來,把教室都看個遍,也未必能找到幾個能問問題的同學朋友。初中的生活變的陌生了,我一遍又一遍的問我自己“我能適應嗎?”
跨進初中的學習,要參加大型考試的科目變多了,在小學里重要的科目,也就是語文,數學和英語。中學就不同了,重要的科目,還包括生物、地理、政治和歷史。每天的.重要課程很慢,所以要謄出更多的時間學習。初中的學習生活變得辛苦了。我一遍又一遍的問自己“我能學好嗎?”
站在中學的大門口,我感受到了初中的陌生,初中的辛苦,初中的不適應。中學還會給我帶來怎樣的驚喜和疑問呢?
我的家是個和平之地,家雖小,卻是和氣融融。
我的家不如桃花源一樣美麗幽靜,也不是半封閉的高檔豪宅,更不是在水波粼粼的海面上的別墅,它處于喧囂的鬧市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不過,這個家卻讓我們掛念,不管我們在外面受了多少委屈、傷害和打擊,家永遠是我們的“避風港”,獨一無二的“療傷圣地”。
回到家,可以嚎啕大哭,可以放聲高歌,可以自戀地照著鏡子,可以自得其樂地跳舞,可以幼稚地玩“過家家”,可以成熟地蹺“二郎腿”可以不顧形象地趴在沙發上看電視,可以無所事事地坐在電腦前聊QQ,也可以整天學“思想者”,還可以整日睡在我的“豬窩”里,并得意地說:“我不是懶,我只是不愛動。”在家中,永遠都不受到任何傷害,即使是犯了錯挨打幾下,可我總是天真而又固執地認為:父母是為了我好!對于我來說:家,就是我的桃花源。
我的家,雖然有4口人,但人人都有其獨特的性格。有“口才極好”的奶奶,有“肚中一粒米”的媽媽,有“明察秋毫的爸爸”,還有經常為了成績挨罵的我。可是,當我們傷心時,有人給予一杯熱水及溫暖的安慰;高興時,有人陪你一起高興,并鼓勵著你再接再厲,鞭策著你不驕不躁;膽怯時,有人給予勇氣和力量,隨你勇往直前。
陶淵明的桃花源,只不過是心靈在痛苦時的一個向往和寄托。而我的“桃花源”,才是真正安逸、和平、真實而幸福的家!
這篇敘事性的文章,開篇點題,總領全文。中間部分敘事條理清楚,先寫“我”的在家表現,再介紹家庭成員。結尾處,通過和陶淵明的桃花源對比,襯托突出家的“安逸、和平、真實而幸福”。
“嘭”一聲,我將門一摔,走出了家門。“檸兒,檸兒……”“別管他,讓他走!”“哼,走就走,走著瞧”我心理想著。 今天的月亮好圓,鑲嵌在深藍色的天空中,散發出淡淡的粉色,“呼”吹來一陣大風,樹葉子落了一地,我冷得直哆嗦,“啊欠”“啊欠”冷得一個勁得打噴嚏。我屈卷著身體,又想起了剛才發生的事。
今天原本是我的生日,一家人開開心心的過我生日宴會。蛋糕擺在桌子上,準備許愿時,父親忽然聊起一個嚴肅的話題,“你期中考試考了多少分?”“301。5分”我低著頭輕輕地說,“不好好學習,肯定考不了多少分!”“沒有。”我反駁道。“立下一個目標,期末考試時,超越目標,500分,差不多。”“別說了,我知道了,今天我過生日。”“生日年年有,考不好,就不能重考,你看你現在生活得多好,在以前,人家幾個人共同看一本書……”“少說點,檸兒會受不了的。”“別說了……”“你還嫌丟臉了……我都還沒嫌丟臉,你還嫌丟臉……”我實在是受不了,將桌子一反,將門一摔,氣沖沖的走出家門。
“呼”又是一陣大風,寒冷的風吹走了我氣憤憤的心情。我冷,我好冷!“檸兒,檸兒……”粗獷的男高音在空曠的世界里回響,我仿佛魔鬼附身,尋找聲音的來源——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在我的眼簾,我迫不及待的撲進父親的懷抱中,父親的懷抱很溫暖,我不禁流下了眼淚,“爸爸,我錯了……”“孩子,我們回家吧!” 那是我回家最晚的一天,回想起來,我依舊詫異那時父親為什么在哪個時候說哪些話。
今天,父親的一位朋友結婚,我們全家去祝賀。這位叔叔已是三十好幾的人了,可真謂是晚婚模范。父親感概道:他總算有一個家。
家?家是什么?什么是家?
處在人生不同階段的人,對于家,有不同的詮釋。
從我讀書開始:家就是“磁鐵”。放學鈴聲一響。心長翅膀,腳踏輪子,一心一意只想一下子飛進家門。桌上熱騰騰的飯菜,母親臉上慈祥的笑容,都是把孩子吸回家的強大“磁力”、這就是家的味道。
長大成人后,家不再是“磁鐵”了。這是,它就成了“樊籠”。像大表姐那樣,把自己看成是可憐的“籠中鳥”,她和她的同齡人苦苦掙扎,急欲脫籠而出,飛向心中那個遼闊無邊的天地。父母的關懷與勸告,全被看成是束縛個人自由的繩子。她們哪兒都想去,唯有自己的家不愿多逗留,接著,討厭家的人,自己成了家。
這時,家是溫暖的安樂窩。無論父母如何牽掛,大表姐也懶得回來了,相夫教子的歡愉使她忙得不亦樂乎。
青春漸逝,中年的足音,清晰可聞。
中年人把家看成了“避風港”,如我父母,為了三餐與兒女而忙忙碌碌。在外頭受了傷害,回到港灣便有人為你治療。用家的味道治療。
當父母發現聽話的兒女也將看作“樊籠”時他們已經雪染雙鬢。后來,當籠中的鳥兒一只只飛走后,相依為命的老伴也駕鶴西去了,——如我可憐的奶奶。
家成了一個空殼,殼里的人,靜靜地在等——等一個永遠的約會。
消耗一生的時間,卻不知與誰在約會,冥冥中似有天堂。等得好苦、好累。
苦樂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樂吧,最大的了就在家中。愛我們的家吧!
家的味道是幸福的,苦澀的。
在這個周日,我們一家去水庫釣魚。這天早晨,我早早地起了床,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們一家拿上魚具和魚食開著車出發了。一路上我一邊欣賞著窗外的景色一邊想著水庫的風景。
過了半過多鐘頭我們到了水庫,我看見水清澈見底,可以映出游人的倒影。人們的倒影隨著水面一起一伏,很有意思。我看水這么清澈,跟爸爸說這里一定有魚。
我和爸爸先擺好魚具和魚食,然后把魚食掛在魚鉤上,把魚竿甩在水里,耐心地等待魚兒上鉤。我心想:魚兒,魚兒快來上鉤吧,我還等著吃你們那鮮美的肉呢!過了一會兒,有魚上鉤了。爸爸溜了一會魚猛的一拉竿,一條兩斤多重的白鰱就這樣釣上來了!我高興得跳了起來。我也學著爸爸的樣子,把魚食掛在魚鉤上,然后把魚竿甩到水里,等待著。我剛剛等了10分鐘,就抓耳撓腮,不耐煩了,于是,我拉了一下鉤,一看,沒有魚,很掃興。爸爸微笑著對我說:“釣魚要有耐心。魚如果上鉤了,魚漂就會下沉,看到這種情況再拉竿,否則會白費力氣的。”我聽了,又把魚竿又甩了出去,目不轉睛地盯著魚竿,過了20分鐘,我果然發現魚竿有變化——下沉了。我趕緊拉,結果魚竿被拉得很彎,差一點就把魚竿拉斷了,但是我還是把他給拽了上來。一條肥胖的大草魚就這樣被我拽上來了,我頓時欣喜若狂。仿佛要把這個消息告訴全世界似的。媽媽看著覺得挺簡單的也想釣一下我就把竿給媽媽了,媽媽釣了半天也沒魚上鉤,只好把竿丟給我,看著媽媽失落的表情我和爸爸笑了半天。就這樣我們全家從上午八點一直釣到了晚上七點多才回家。雖然時間挺晚,但是收獲不小一共釣了二十多條魚,而且個個肥大。我和爸爸看著自己的“杰作”,開心地笑了。這時媽媽也笑了。
這一天,我玩的很高興,并且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不然什么都干不成。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