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觀察日記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蝸牛觀察日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天早上,天空萬里烏云,我開開心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忽然,我看到地上有一個奇怪的東西在爬,“咦!這是什么怪東東?”我帶著好奇的表情說,“哈哈,原來是一只蝸牛在爬啊!”我蹲下身子,立刻把蝸牛抓起來,捧在手里。
“哇唔!蝸牛原來這么小啊!而且蝸牛爬過的地方都有痕跡呢!”我贊嘆道。懷著無比高興的心情,我小心翼翼地捧著蝸牛跑回家。
過了十五分鐘,我到了家門口,我把蝸牛放在門口的小花盆上。自己去家中找來了一點青菜,把菜放在蝸牛身邊,自己蹲下來觀察。
又過了一會兒,我發現蝸牛開始吃菜了,我就又跑去家中找來了一點菜葉兒,就在我轉身之際,蝸牛突然把身子伸進自己的殼中,過了好久都沒有把身子伸出來。
我跑回家以后頓時大叫起來,“哇……哇……”我在一邊大叫一邊打電話給媽媽,手中還抓著剛剛拿的一點菜葉,心中仍然感到很詫異。媽媽說:“寶貝,你先把菜葉放在蝸牛身邊,然后把蝸牛放在樓下,說不定蝸牛就自己會伸出腦袋了呢。”
我按照媽媽的說法去做了,果然蝸牛迅速地伸出了頭。不管自己被蚊子叮咬,也不論幾個男孩子搗亂,我始終在蝸牛身邊一絲不茍地觀察。
啊!蝸牛真有趣,真奇妙!所以我們都要善于觀察,認真思考,做一個善于發現生活的人!
宜昌康小指導老師劉崇
日期:20xx年11月1日
天氣:晴朗
蝸牛是一種軟體甲殼類小生物。它爬行的很慢,背著一個大大的“房子”,呈螺旋狀,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左旋的非常少見。
我把十幾只蝸牛裝在塑料碗里,拿出最大的一只放到另一個碗里,找來放大鏡,開始觀察。
聽說把蝸牛放進水里,就可以使它探出頭來。恰巧,這只蝸牛被我嚇得把頭縮進去了,我打了一些水,往里面倒。不一會兒,蝸牛就乖乖地探出頭來,并伸出兩個長長的觸角。我仔細地用放大鏡觀察它。發現,蝸牛的下腹部有很多點點,這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我又繼續觀察,發現蝸牛的殼上還有一個小洞,這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呢?于是,我帶著這兩個疑問來到媽媽面前詢問。媽媽回答說:“蝸牛腹部下面的小點是它的腹足,蝸牛就是依靠這些腹足爬行的,殼上的洞是蝸牛的氣孔呀!”“噢!”我恍然大悟。爺爺告訴我,蝸牛通常是晚上出來活動。因為它害怕白天直射的陽光,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濕的環境里,所以一般太陽下山后才出來。它慢慢地爬到青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嘗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
通過觀察,我了解了很多關于蝸牛的小知識
科學書上常說,蝸牛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潮濕的角落,果然,雨過天晴,我們在學校花壇的草叢下,找到了好幾只啦蝸牛,我一扒開草叢,它們就一動也不動了,抓住它們實在太輕松了。
我用小罐子給蝸牛做了一個溫暖的家,罐子底下鋪上沙子和泥土,再放上幾片菜葉,蝸牛好象很開心,長長觸角不停晃,好像在說“謝謝你,小朋友”呢!
蝸牛好像不喜歡當著人的面吃東西,有一次,我想觀察一下它是怎么吃東西的,可它就是不吃,再等著第二天去看的時候,一大片菜葉全被它們吃得一干二凈了。
蝸牛有兩對觸角,眼睛長在上面。它身體軟軟的,背上有個土黃色的殼子,這就是它們的家,我敲打小罐子時,它就把頭收回殼里,然后再慢慢地伸出來,它們好玩極了。
蝸牛一般在晚上行動,白天陽光太旨,氣溫又高,它就收回殼里了,到了晚上,又從殼里伸出來,開始活動了。蝸牛喜歡向上爬,每次我清理盒子時,它們都在上面,也許那兒比較涼爽吧!
蝸牛生命力頑強,我第一次養它們時,好幾天沒給它們喂食物,它一動不動,我以為它們死了,后來,在它們身上滴了水,它們就又活了。
我要繼續養蝸牛,它太好玩了!
3月27日 星期一 晴
天下著蒙蒙細雨,放學后,我在校門口發現了一只很大的蝸牛,背上有一個大大的殼,有一圈圈的花紋,我便把它捉了回來想飼養它。
回到家,我把蝸牛養在一個瓶子里,便迫不及待地拿來一個放大鏡來觀察它。我發現它一共有兩對觸角,長長的一對上有兩只小眼睛,正看著我呢!我碰了下觸角,觸角便縮進去了。蝸牛很膽小,一點點動靜就把頭縮進殼里一動不動。
我找不到它的嘴巴,因為好奇,便到電腦上查資料。原來,蝸牛的嘴巴是貼在地上的,只有翻過來才能看見一個小小的嘴巴,它也有牙齒,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有25000多顆。我想知道它是怎么吃食物的,便拿來一片菜葉,只見蝸牛馬上“奔”過來,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菜葉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洞,而蝸牛呢正趴在菜葉上,好像很滿足似的。我想看它是怎樣爬行的,便把它拿出來放在地上。蝸牛慢慢地爬著,身后還留下一條水印,這些水印是蝸牛的排泄物,還可以助于蝸牛爬行呢!
通過這次觀察蝸牛,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大自然千奇百怪,我也在大自然里發現了許多奧秘:我在大樹下發現小螞蟻向樹上搬家,就知道快下雨了;在金魚睜著眼卻一動不動的時候,就知道它睡著了;豬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笨,只是它被圈起來罷了——————我最近還發現小蝸牛的奧秘。
蝸牛有一個圓圓的殼,有個小小的腦袋,可愛極了,它們都愛在一個陰暗、潮濕的地方活動,都愛吃些菜葉,有兩萬多顆牙齒哦。它是一種害蟲,殼不結實,一碰就破,而且還不會游泳。
有一天,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蝸牛在刀尖上爬會受傷嗎?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我做了一個實驗,把一只小蝸牛放在菜刀上,看著他爬呀爬,直到從刀尖的一邊爬到另一邊,竟毫發無損。我看著非常納悶:這是為什么呢?最后我才恍然大悟,竟然是這樣:蝸牛分泌的粘液不僅是走路時留下了的痕跡,還是一層保護層,保護著蝸牛的皮膚,所以它根本就不會被劃傷。
我覺得,大千世界里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奧秘,讓我們深入大自然,在大千世界里一起探索大自然把!讓我們一起在美妙的,千變萬化的大自然中獲取更多我們完全不知道的知識吧!
下過一場雨后,一只只蝸牛鉆出來,在葉子上、花壇里、藤蔓上、墻面上爬來爬去。我和同學們有了驚奇地發現——一只只蝸牛變成了我們的“掌中寶”。
小蝸牛真可愛呀。
瞧!它們的殼硬硬的,呈螺旋狀,讓我不禁想起了一篇課文《蝸牛的獎杯》,難道蝸牛的殼真的是它們的獎杯嗎?它們的身體軟軟的,呈淡黃色,摸起來就像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果凍。腹足底部扁平寬大,在爬行時向后方伸展,像一條長長的舌頭。我找來放大鏡仔細一瞧,蝸牛的頭部長著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長長的觸角上,只有針眼大小。
看!蝸牛從殼里出來了。它們小心地露出頭,四個觸角左探探、右探探,感覺沒有危險后,才小心翼翼地往前爬。爬著爬著,身后邊拖出了一條透明閃亮的“絲帶”,小蝸牛呀小蝸牛,你們是記性太差,記不起回家的路,所以要留著粘液做記號?
聽!“沙沙,沙沙!”這是蝸牛用齒舌舔食物發出的聲音。你知道蝸牛有多少顆嗎?告訴你吧,最多有25600顆。它們吃一切能找得到的食物,特別愛吃蔬菜,是農夫的“眼中釘”!
蝸牛雖然是害蟲,但是它們可愛的模樣卻把我們都得哈哈大笑,真是我們的好伙伴!
今天是10月4日,大家知道今天在我們家是什么日子嗎?我告訴你們吧!是我媽媽的生日。
早上一起床,媽媽說: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請你看電影,我說:哇,今天肯定爽呆了!吃完早飯,我們坐上地鐵到了中華門站下來走了五分鐘來到虹悅城的海上國際影城,我選了11點05分的《極速蝸牛》,影片很精彩,講的是一只很普通的蝸牛特伯想變成賽車手,但是因為他天方夜譚的想法讓其它蝸牛嘲笑和鄙視,但是他不灰心天天還是做著自己的賽車夢,后來真是老天不負有心人啊!經過一次偶遇他有了超能力,變成了一只會賽車的蝸牛,他高興極了。經過他的努力和別人的幫助,他終于參加了他夢寐以求的“印地500大獎賽”,在賽場上他的進取精神一次次的感染了我,比賽還沒結束我的拳頭一直握的緊緊在替它加油,終于,他獲勝了,得了冠軍!真是太好看了,小蝸牛真是太偉大了!我想我也要像這只蝸牛一樣,努力不懈,實現夢想!
大家要是有時間也可以去看看哦,真的很好看呢!
9月26日星期三
我回到家后就跑到六樓爺爺種菜的地方,在那兒被我發現了一只小蝸牛。它有兩對觸角上面的長,下面的短。我找了一根小竹簽撥了一下它的觸角就一下給縮回去了,然后它又像看到怪物一樣縮進了殼里。過了一會它又鉆出來了,我放了一片葉子在它面前它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我跑到樓下寫作業,寫完作業后又跑到樓上一看葉子已經被它啃個精光,厲害呀!真是個吃貨我把葉子的莖拿掉它還不肯下去呢。
9月27日星期四
今天,我準備把那只蝸牛放了,我跑到樓上一看還在上次的那個地方,這個速度也是夠慢的了。要是和海龜比誰會贏呢?這個問題真難,我給蝸牛起了個外號叫“很慢的牛”。
9月28日星期五
今天,我要找出蝸牛喜歡吃什么,我把肉、菜、米飯、面包、水果、巧克力,全放在了桌子上。又在樓上小心翼翼地捉了只蝸牛然后把蝸牛放在桌子上,蝸牛緩緩地爬向菜葉。原來蝸牛喜歡吃的菜呀。
9月29日星期六
蝸牛是什么時候出來的,就是我要觀察的東西。五點我上樓去看,看不到一只蝸牛。六點我上樓去看,有那么幾只蝸牛了。七點我上樓去看有很多的蝸牛出來了。我想蝸牛應該是晚上才出來的吧。
蝸牛與蛞蝓同屬軟體動物,然而蝸牛卻多了一座“房屋”。你知道蝸牛這個名字是怎樣得來的嗎?嘻嘻,其實很簡單,因為蝸牛的頭上生著一對觸角,很像牛角,所以得名“蝸牛”。
在小的時候我經常捉蝸牛來玩,甚至和別的小朋友比賽誰的蝸牛跑得快。可是我一直感到奇怪:為什么蝸牛爬過的地方有一條沿線?為了找到答案我一直在觀察蝸牛,把蝸牛翻過身,甚至把蝸牛取出殼外。我就這樣癡迷的觀察了整整一個多月。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得到了結果。
通過一個月的觀察我發現:蝸牛頭上的觸角頂端有一對眼睛,但在強光下看不遠,只能在弱光下才能看見遠一點的東西。所以它總是在黃昏和夜間出來活動。蝸牛的身體很軟弱,爬行時從足腺中不斷分泌出一種滑膩膩的粘液,以減輕足部與路面的摩擦,這樣有利于加快足部的移動。這種粘液于空氣接觸干燥后,在光線照射下閃閃發亮,所以蝸牛爬過的地,總留著一條亮晶晶的痕跡。
發現了蝸牛的秘密讓我感到很開心,因為從中讓我知道:只要對事情有信心,有耐心,那么就可以從中發現很多秘密。
日期:20xx年11月1日天氣:晴朗
蝸牛是一種軟體甲殼類小生物。它爬行的很慢,背一個大大的“房子”,呈螺旋狀,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左旋的非常少見。我把十幾只蝸牛裝在塑料碗里,拿出最大的一只放到另一個碗里,找來放大鏡,開始觀察。聽說把蝸牛放進水里,就可以使它探出頭來。恰巧,這只蝸牛被我嚇得把頭縮進去了,我打了一些水,往里面倒。不一會兒,蝸牛就乖乖地探出頭來,并伸出兩個長長的觸角。
我仔細地用放大鏡觀察它。發現,蝸牛的下腹部有很多點點,這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我又繼續觀察,發現蝸牛的殼上還有一個小洞,這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呢?于是,我帶這兩個疑問來到媽媽面前詢問。媽媽回答說:“蝸牛腹部下面的小點是它的腹足,蝸牛就是依靠這些腹足爬行的,殼上的'洞是蝸牛的氣孔呀!”
“噢!”我恍然大悟。爺爺告訴我,蝸牛通常是晚上出來活動。因為它害怕白天直射的陽光,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濕的環境里,所以一般太陽下山后才出來。它慢慢地爬到青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嘗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通過觀察,我了解了很多關于蝸牛的小知識。
20xx年10月11日上午 晴
今天早上,我在野草叢里一下子發現了好幾只蝸牛,為了便于觀察,我決定把它們帶回家,飼養起來。
20xx年10月11日下午 晴
我放學回到家里,得到爸爸的幫助,很快給蝸牛們安排了一個既舒適又樸素的家,便開始認真觀察起來,并對它進行了“追蹤報道”。蝸牛真可愛,圓溜溜的身子,腦袋上兩只觸角不停的一伸一縮,觸角上還有一對小小的眼睛,蝸牛的背上有一張薄薄的殼。
20xx年10月12日上午 晴
今天,我清理菜葉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個像面條一樣的東西,我問爸爸這是什么,爸爸說:“這就是蝸牛的大便啊。”我又問:“那蝸牛是從哪兒大便的。”這下 ,他可答不上來。于是我上網查了查,原來它是用一個叫“氣孔”的器官來大便的。照理說這事應該完了吧,可我卻還要親自看看氣孔。最后,我終于看到了他原來是長在肉上的一個小孔啊。
20xx年10月13日下午 晴
前幾天,我還發現了許多有趣的事情,由于太忙疏于記錄,今天我發現蝸牛不怎么活潑了,便把它們放回了大自然。
今天上午,天氣悶熱,我來到院子就開始擺弄爸爸的寶貝花草,忽然看到蝸牛在葉子上爬,這是我的腦海中便浮現一連串的問號,“為什么蝸牛爬過的地方都會有一條白線?”“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
我跑進屋,問正在玩電腦的爸爸,爸爸說:“那既然你想知道答案,為什么不自己動手去找答案呢?”于是,我決定自己動手。
為什么蝸牛爬過的路都會有一條白線?首先,我把蝸牛拿起來,然后去摸蝸牛的身子可是還沒摸到就伸了回去,幾次都是這樣,最后,我拿起一個小石子,把蝸牛殼砸爛,抽出那塊肉,只見下面黏糊糊,還有一些小粒,那是他的腳,那些黏糊糊的東西,是蝸牛的排泄物,有助于蝸牛的爬行。
接下來,我要做第二項實驗,“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首先,我找來白菜葉子,饅頭沫和小蟲子,然后捉來三只蝸牛,我給蝸牛編上了號,把它們放在三種事物面前,他么大概非常餓,都爬向自己喜歡的食物,我由此斷定蝸牛是個大害蟲。
通過這次的實驗讓我明白了大自然的奧秘,以后我要多觀察身邊的不同物種。
星期日 天氣: 陰
今天,天氣陰冷陰冷的,我和媽媽到菜地摘菜。我仔細的尋找著,忽然發現一株白菜的葉片上有一只蝸牛。它正睡得香呢?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到手心里,灰褐色的殼是硬的,正當我要弄醒它時,他伸出了兩只細細的觸角,好像在試探著什么,翻過來翻過去,它有些生氣了,縮在殼里的身體慢慢伸出來。現在,我才注意到它的殼上有一圈一圈的花紋,樣子很特別。
我把蝸牛放入水中,一會兒的功夫,它挪動著爬出了水面,先露出來的是頭,接著探出兩只小小的觸角,看起來它還小,觸角就像南瓜的莖須,觸到它就會迅速縮進殼里。蝸牛用 黏一液來幫助爬行,有的螺紋不相同,所以爬行的方向也不相同。
我捧著蝸牛,問媽媽:“它是怎樣生出后代的 ?”媽媽笑著說:“我也沒有觀察過,可能是生蛋,過一久后,一只只小蝸牛就從殼里出來的吧!”
蝸牛的爬行速度很慢,但它堅持不懈,最后能到達目的地,老師常常用它的 這種精神鼓勵同學們,今天我親眼看到蝸牛是怎樣一點一點的努力,一點一點地向前,真讓我感動!
點評:內容簡短,但可以看出是通過認真觀察后寫出的,語言質樸,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今天真開心,爸爸從金雞山回來的時候給我帶回了一只可愛的小蝸牛,我叫它叫小Q,聽說這種小蝸牛還可以吃,但是我不舍得,就把它養了起來!
今天是養小蝸牛的第一天我去摸摸它的小肚子吧!摸下黏乎乎的,真惡心!但是我不害怕,看著它在水缸的墻壁上爬來爬去,真可愛呀!我十分開心!哎呀,忘記了它肚子是不是餓了?好吧!就讓我這個大姐姐拿好吃的給你吃吧,就是——菜葉子!看他吧唧吧唧的吃著菜葉子,是多么可愛呀!我輕輕的碰了碰它的觸須,它還以為有壞人來了,趕緊躲回了殼中,好好玩呀!但是也有不幸的事發生。今天我早上起來的時候,便跑到了陽臺外,想去看看它嗎,但是它不見了,我大哭了起來,我心想小蝸牛你可別死呀!我最愛你的,雖難只和你相處了一天但是我也很愛你的,你別走呀!突然,我才水缸后面看到了它,便叫奶奶把它又抓回了水缸,但是它在水外待了太久了,差點就死了,行好抓了回去它又活了!
進過這次的驚嚇,小蝸牛我以后一定要好好保護你!讓你把這當成自己的家吧!我會好好照顧你的!
10月3日星期一天氣雨轉晴
今天中午,剛下過一場大雨,雨停后,我和姐姐就下二樓去看蝸牛了。
我和姐姐看到的蝸牛很特別,它的殼是螺旋形的,還有一些奇怪的花紋。殼由前面黃、后面橙兩種顏色組成。二樓有許多蝸牛,我觀察完第一個蝸牛又觀察第二個。姐姐把蝸牛從磚上放到地上,還沒到地上的時候。蝸牛在半空中動來動去,別提有多惡心了!那只蝸牛像很渴了似的,在喝地上的水。我們發現蝸牛喝水的時候額頭會動,真神奇。我們反轉了蝸牛的身體,蝸牛就用頭往前爬。身子用力一翻,他就正過來了!
姐姐問我:“你知道蝸牛有幾個觸角嗎?”
“兩個!”我說。
姐姐立刻把蝸牛拿起來給我看。我一看,蝸牛的頭底下居然還有兩個比較短的觸角!蝸牛真是太神奇了!
今天我特別開心,因為沒想到蝸牛也有那么大的奧秘!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