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生作文合集九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爺爺買來兩只龍蝦給我玩,放學的時候、做完作業的時候,總喜歡逗逗它們。它們瘦瘦的,穿著一身“火焰甲”還有兩只威武的大螯,擺著兩條長長的胡須,像一名威風的武將。只要一有人走過,它就用警惕的目光搜尋著,我故意用筷子伸向它,它立刻豎起大螯準備和我決斗。
聽媽媽說龍蝦是雜食性動物,繁殖力特強。在媽媽小的時候,稻田邊、小溝里到處都是,只要找根棉繩綁些雞腸子之類扔到河里,過兩三分鐘提起來,總會釣到幾只貪吃的大龍蝦。
現在吃龍蝦的人多了,龍蝦也越來越少了,說不定再過幾年龍蝦就變成珍惜品種了。
藍色,是天空的胸懷。黑色是神秘的劍客,粉色是可愛活潑,綠色是生命的贊歌。
在我的記憶中,最美的是天使的白色。
每一顆流星降落的時候,寓意這一個人的生命結束,但在與此同時,也會有人守護著他們,他們就是無處不在的白衣天使。哪里有危險那里就有他們,就向一星損落,暗淡不了整個天空。一花凋謝,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樣,他們是星星的守護神,是花兒的醫生,他們的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句溫馨的話語,都會給一個病人帶來勇氣。每當有危險的事故發生,她們都會穿著潔白的制服,出現在現場,與死神作戰。生命是脆弱的,但在她們的手中,生命顯得那么可貴,他們的笑容是病人最好的藥方。
我站在藍天下,幾朵白云飄過,他們的使命就是救人,但是有誰知道他們的辛苦,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工作,寸步不離病人,他們盡職盡責。有一次,我發燒,母親抱我去醫院,給我的并不是恐懼,而是溫暖,一位護士問我頭痛不痛,難不難受,樣子十分著急,溫馨的話語感動著我。她為我擦汗,給我講故事,一字一句都是那樣的親切。他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天使的淚滴入我心中的湖底,蕩開波兒藍,天使的翅膀陪我飛出了黑暗的天堂,神聲美麗的顏色,純潔而優雅的白色。
我們的班主任是個會“扭痧”的老師。
剛開學的第一周星期三下午有一節體育課,那天夭氣炎熱難當。體育老師去取運動器具,讓同學們繞操場跑步,突然我班體質最弱的斯陽同學暈倒在地,同學們都束手無策。班長說快找班主任,匆匆找來了趙老師。他一看,說:“中暑了,快把他抱到辦公室!”邊說邊抱起斯陽,直向辦公室奔去。一到辦公室,放下斯陽,倒了水,解開斯陽的衣服領口,就在脖子上扭起來。只見皮膚馬上紅起來,逐漸變紫,有些地方還起了泡,不一會,斯陽就醒過來,臉也紅潤起來,趙老師長吁了口氣,說:“沒關系了。”然后讓班長買了“正氣水”,讓斯陽喝掉,又在肩膀……那是我們第一次見識班主任的“扭痧”的本領。
過了沒幾天,徐曉同學因為晚自修不遵守紀律,經常講話,還跟班干部頂嘴,被班干部告訴了班主任。趙老師把他叫到講臺前,語重心長地教育了他一番,徐曉也檢討了錯誤。沒料到第二天晚自修,徐曉又控制不自己的“猴性”,講起話來,而且被值周班級干部抓到,班級紀律欄被扣了分;第二天午間活動課,趙老師把徐曉叫到前面,我們看著老師生氣的臉以為這下徐曉糟了,肯定要挨揍了,果然,老師伸出了手,沒想到不是“巴掌”落到臉上,也不是“五爪栗”落到頭上,而是伸到了脖子,扭起ff來。事后。我們問徐曉感覺如何,他只是紅著臉說:“想不到扭痧也這么痛。”
從那以后,我們便領教了班主任的“絕招”,他對違反紀律的同學不是打,而是‘扭o;。說來也怪,我們也真怕這絕招,老師一仲出手,我們便當起了“縮頭烏龜”;說來也怪,每當家長問我們班主任打不打我們,我們都異口同聲地說:“沒有!”跟爸爸媽媽說起班主任的“絕招”,他們都笑了;說來也怪,班主任不打我們,只是“扭痧”,可我們班的紀律卻越來越好。
家鄉的春節,真是隆重熱烈、歡快無比。
年前好幾天,就已經感受到濃濃的年味了。大人忙著上街買年貨,市場、街頭、超市真是人山人海。小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放起炮,清脆入耳。
三十兒白天,家家喜氣洋洋,貼上紅紅的春聯,掛上紅紅的燈籠,忙忙碌碌。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外飛濺。仿佛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
三十兒晚上,一家人圍在電視機前吃餃子、看春晚,溫馨熱鬧、其樂融融。到了零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明亮的彩燈、絢爛的禮花把夜空映照得一片通明。天空中開滿了艷麗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把撐開的小傘,有的像一棵棵高大的松柏,有的像一朵朵芬芳撲鼻的玫瑰花,有的像一塊塊甜甜的糖果……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我早早起了床,和爺爺、爸爸一起放鞭炮。爺爺說,這叫辭舊迎新、祈福平安。放過鞭炮,我給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拜年,他們給了我好多壓歲錢。之后,我們到左右鄰居家拜年,叔叔阿姨、伯父伯母們給了我好多糖果,我拿都拿不住了。
過年真好,過了年,我就長大了一歲。我喜歡過年,希望自己快快長大。
今天是我學游泳的第一天,我們總共有17個人。
教練先教我們做下水前的熱身運動,做完準備活動后,教練給我們背上背一個象書包一樣的東西,就把我們都抱到泳池里。
我們就手抓著岸邊側著游,個頭高的小孩在淺水區游,個頭矮的小孩在深水區游。淺水區水深是1。3米,深水區水深是1。7米。
我是最矮的一個,剛開始我非常害怕,胳膊扶在岸邊,后來老師發現了,就把我的胳膊往下弄,只讓我用手指頭扶在岸邊。最后,我不害怕了,因為我放松的時候,手沒怎么使勁,身體自己就浮起來了。
我們從右到左,一共來回游了5趟,老師就讓我們上岸了。上不來的老師就扶他們上來,我是自己上來的,有好多小孩都沒起來,我就去拉旁邊的一個小孩,我覺得她太沉,大半天都沒有拉起來。
我們起來之后,老師又給了我們浮板,我們的肚子趴在浮板上邊,老師交了我們一些腿部動作,是收、翻、蹬、夾四個動作。我們練了很久,老師才說挨個挨個的下水。要求我們趴在浮板上,按順序把剛才的幾個腿部動作連接起來做。剛開始,我看見別人做起來一點也不難,我也特別想下去,但是還沒有輪到我,連一半的人還沒有下完水,老師就不讓我們下去了。
我們又在岸上做了這幾個動作,做了一會之后就下課了,我心里想,為什么不每天早上9點上課?讓我煩的是今天我只下過一次水!
公交車上,坐在我前面的那個小男孩正津津有味地吃一個“土得掉渣”的燒餅,片刻,一個餅就被他消滅了。接下來,他面臨的是如何處理燒餅袋的問題。我看得出他是考慮過的,因為一開始他沒有立刻把袋子扔出窗外,而是拿了很久。可是后來袋子還是被他從車窗扔了出去。
吃過這種最近很流行的燒餅的人都知道,燒餅袋子又大又油,粘在馬路上絕對有礙觀瞻。更何況做出這種舉動的還是個孩子,再何況這種有失公德的行為就發生在我的面前。我有些坐不住了,雖然事情已經發生,但是指出來,也許那個孩子以后就不會這么做了。可是我的嘴巴卻偏偏閉得緊緊的。老實講,我怕呀,怕小孩說我多管閑事,怕周圍的人冷眼旁觀……可他畢竟是個小孩,這個年齡正是養成習慣的年紀,習慣一旦形成再改就難了,現在不給他指出來就晚了,更何況他應該也是有一點公德意識的,剛才他不是猶豫過嗎?指出吧,不管結果怎樣我也算盡力了。
“小弟弟,不可以向窗外扔東西的,這樣是——是不對的,你們……”我原本想再講一些大道理,可是那個小男孩的臉已經漲得通紅。他怔怔地看著我,沒有我想象中理直氣壯的反駁。他的神情應該是羞愧的,應該還有一些委屈。他就這樣帶著復雜的表情看著我,什么話也沒說。而我的那些大道理也給硬生生憋回去了。
這不是我預見的結局,我倒有些不知所措了,不可否認還夾雜著一些失望。
周圍的人都沒有說話,沒人說我多管閑事,也沒人和我一起教育小男孩,只是他們看我的眼神有了些許笑意,是那種溫暖人心的笑意。( )這樣一來我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車又過了兩站,小男孩要下車了。就在車即將停穩,車門要開的那一刻,他忽然回頭,看著我,一朵微笑在他的嘴角綻開,那時他的臉還很紅,可是那朵微笑里寫著感激、悔改,還有一份堅定,我看得真真切切。我心里的失望在那一刻被驅散,一千二凈了。我覺得小男孩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同時,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的種子已經在他的心中生根發芽了。
我慶幸自己在那一刻所做的決定,慶幸在那一刻“大膽”地指出了男孩的錯誤。所以我才收獲了許多笑容,那些暖人的笑容。
每當我想起第一次捉魚時的情景,心里總感覺到很有意思。
那是某個暑假的一天,我和幾個小伙伴一塊到河邊乘涼。我們坐在河邊正感到涼快·舒服,只見一群小魚游過來。它們搖頭搖尾快活極了,時而尋覓食物,時而又呆立不動閉目養神,要不就慢慢游著,淘氣地吐著水泡。真有趣。我不由自主地走到河邊招呼小伙伴們來捉魚。
我挽起袖子迫不及待地下手就抓,因為沒有經驗,手剛一伸,小魚就跑了。魚沒捉到,水卻濺起一尺多高,弄了我一臉。這還不說,由于重心靠前,兩只手深插到泥巴里去了。伸出水面一看,兩只大黑爪不露一點肉色。我又好氣又好笑,無可奈何地去找新的魚群。
我沿著河邊漫步向前走,發現了一個新目標。嘿!這魚群為首的是條又肥又大的草鯉魚,看著真惹人饞。可這回我吸取了教訓,沒有急于下手,我躡手躡腳地走到魚群旁,輕輕地把手伸到水里去捉。姜還是老的辣,這條大魚可真精啊,尾巴一擺,“嗖”的一下逃離了危險區。雖然它跑了,可我甘心,接著又是猛的一捉,因為用力過猛,一下子撲到水里去了,嘴里一喊“哎呀”!河里翻上來的臟水涌進嘴里。岸上的伙伴們看到我這狼狽樣,笑得前仰后合。就在這時,我腳下踩到一個軟乎乎的東西。我喜出望外,把它撈出水面,伙伴們笑得直打滾,原來是只破皮鞋。我也忍不住大笑起來。
今天是年初七,人日,人人過生日,吃過早餐,我幫媽媽蒸年糕。
在廚房里,我和媽媽一起蒸年糕,我負責開粉,媽媽煮糖水,我們分頭工作,搞好之后把糖水和粉倒在盤子里順方向攪溶后就開始用火蒸年糕。這時候,媽媽對我說:“一層年糕要蒸6分鐘,我要蒸九層需要多少時間?”我想想說:“蒸一層年糕要6分鐘,蒸九層一共是:6*9=54(分鐘)。”媽媽說:“答對,亮仔真聰明。”
過一段時間,年糕蒸好,一盤共有九層,聞起來十分香,吃起來味道好極。吃完之后,媽媽又要考我,她說:“在年糕上開2刀,會分成幾份?變成多少層?”我想想說:“在年糕上開2刀會分成4份,一共是:4*9=36(層)。”答對,真聰明。
在蒸年糕的過程,讓我學會一個道理,只要付出代價,才會有收獲。
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似一個根深蒂結的蒼老之樹。但是隨著時間流逝,許多民間技藝和古典文學已經快被人們所遺忘。為了讓這個文化老樹能抽出新枝,無數的人都在為之努力。
評書中的動漫
評書,起源于清朝,是一種敘述加動作所形成的一種表演形式,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但是近年來,評書卻不怎么受青年人歡迎。原因是評書內容太過俗套,不是四大名著,就是英雄傳說。這對于今天終日與手機、電腦為伍的年輕人來說,是沒有多大吸引力的。如何創新評書內容?這個問題讓無數的老藝人“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但在20xx年,一位80后的男青年-----張準,卻巧妙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原來,他把一部風靡全球的日本漫畫---《海賊王》搬上了評書的舞臺。結果效果大好,從那天起,張準便開始研究全新的評書----以動漫或游戲為材料來說書。張準,這一巨大創新讓許多青年人對評書產生了興趣,相信不久以后,評書這一傳統技藝又將興旺起來!
熒屏上的古書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翅”......瞅瞅上面這些文言文是不是有些看不懂?確實,現代社會白話文滿天飛,就算是學生接觸文言文的機會,也是少之又少。所以許多的古典文學都開始遭人冷漠......。
20xx年7月8日,張春導演的電影《大魚海棠》在全國上映。這是一部極具“中國風”的影視作品。作品的靈感來自莊子《逍遙游》中的一句:“北冥有魚,其名為鯤。”故事中的許多人物都來自《山海經》,如:鳳凰,帝江,靈婆......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將古書搬到了熒屏上。張春導演的這一次創新,一定讓那些“沉默”已久的古書又重放光彩了,一定讓很多國人又開始注意起這些祖先的瑰寶!
五千年的根深深地扎入歷史長河中,汲取精華營養。無數的“莖”,從根中傳承精華,運至葉末枝頭。一簇簇新枝,在老樹上生出,而后又開始出“繽紛之花”、“飽滿之果”!張準,張春等等,敢于創新之人,都是這棵“文化老樹”的“莖”,他們不斷地為傳承而努力!在他們的不斷創新努力下,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必將老樹發新枝,必將走向世界,踏向未來。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