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寫景的作文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景的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天晴天,上午媽媽帶著我去公園。一陣陣風吹在臉上,涼涼的,感覺非常舒服。原來是秋姑娘踏著輕盈的腳步悄悄地來到了公園里。
往里走,綠色的草坪不再那么綠了,里面有了些枯黃。
公園里梧桐樹的葉子像一只只金色的手掌,隨風招手,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銀杏樹的葉子綠中帶黃,像一把把小扇子,扇來了涼爽的秋天;柳樹的葉子好像被一位畫師添上了一筆,綠中帶有黃色,顯得格外的引人注目;還有很多樹的葉子邊上鑲了金邊,為這秋天增加了不少色彩。
有些變黃的葉子,在秋風婆婆的吹撫下,像一只只彩色的蝴蝶,打著旋兒慢慢地落下來,她們好像不愿意和媽媽告別,在媽媽的腳下跳著舞,翻著跟斗久久不愿離去。一些小朋友蹦蹦跳跳的來到樹下采集葉子,他們撿起最美的葉子,想把美麗的秋天珍藏起來。
還有五顏六色的菊花,鮮艷的一串紅,開在花壇里,為這秋天增加了一道絢麗的亮光。
這就是美麗的秋天,你喜歡嗎?
初秋的一場雨,把天空洗得更澄明了,也洗去了那躁動不安的夏日。在這南方,秋并不是那么明顯,盡管節氣上是秋天了,可陽光依然高掛天空,還是有一種悶熱難當之感。這時你會不由自主的想,有一場秋雨來就好了,感受秋天的那份淡然滋味,讓煩躁的心獲得片刻的安寧。
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遠處的山巒此起彼伏,似有萬馬在糾纏著。我不時地想,自己的心中是否也滋生了某些藤蔓,糾結在一起呢?近段時間以來,心緒總是頗不平靜。想起一些事,想起一些人,心中總有一種憤慨。總是小心翼翼,卻總有一些人,老是用一只陰險的眼叮著你,唯恐你不出錯。此刻,看著這遼遠的秋日長空,白云是那么悠然自得,天是那樣的藍,思緒也漸漸變得有些平靜了。微涼的風拂過,更是有一種愜意,那些煩惱不經意間,漸漸的也從心頭撥去了。
這秋雨來得真是時候,一層秋雨一層涼,伴著那淅淅瀝瀝的雨從天際滑落,天氣變得有些涼意了,秋天的味道更濃了。若是你抓一把有些微涼的雨絲,仿佛就揪住了秋姑娘的發梳,在心間輕輕梳過,一切的紛亂變得柔順了,有一種舒坦,如水般的平靜。心靈的疲憊,早已讓這秋雨淋濕了,洗去了,這是多么令人心曠神怡的秋雨。
有時在想,這秋意味著什么,是落葉無痕的惆悵?是片片紅葉的抒情?是秋水岸邊癡情的思念?還是秋收的喜悅?還是蕭殺的秋風?思念,在秋日總是會牽動我的一些心情,一如你盤據在我的心里,任風也吹不散。可是生活還是要過,拼命日夜的奔忙,在這秋收時節,還是空空的行囊,心中難免會有一些嘆喂。一些難言的苦悶便郁結于心,時不時扯住你似要快走的步伐。在一些靜靜的夜里,眼神總有些茫然,就是那滿天的星光,也覺得是有些的暗淡了。
內心里,還是喜愛秋天,有一種淡泊從容。少了夏日的狂燥,春天的纏綿,冬天的沉睡。或許是人到中年,經歷了很多事,少了一些魯莽,多了一份平和的心態吧。對名利已是看得很淡了,更看不慣那種明爭暗斗,爾虞我詐追逐名利的行徑。其實山是那樣的高,當你功于心計,窮盡一生的攀爬,發現自己還在半山腰,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失去了很多東西。人的欲望是無止竟的,當我們放棄那些貪婪的念頭,或者拋棄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就會覺得有一種輕松,有一種滿足感,那怕只是一個小小的成功,或者僅僅完成了一件事。
親近大自然,走進這秋雨里,接受雨水的洗禮,感受秋雨的那份空靈飄逸,不需任何言語,靜靜的品味,有一種超脫的神韻,這是我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有一種遠離喧囂塵世的沉靜。
淡淡的秋雨,潤澤著大地,給地里的作物帶來了豐收的希望。這淡淡的秋雨,何賞不也在心田里滋潤著,蕩滌著,洗去了心中種種煩躁,讓你變得從容淡定,愜意享受快樂的人生。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我最喜歡夏天。它雖然是炎熱的,但是夏天的雨讓人心曠神怡。
一個悶熱的下午,大地像個火爐,汗流浹背的我無奈中走出了家門,想去大街上感受一絲絲 涼 風。我想這個時候如果能下一場大雨該多好啊!
不一會兒,我隱約聽到了天空中雷公擊鼓的聲音,接著風婆婆就放開了自己的口袋,頓時大風刮了起來,刮得房子都要連根拔起,然后電公公也不甘示弱地兩錘一擊,天空中出現了一道藍色的閃電,閃電在跳著優美的舞蹈。最后該雨婆婆出場了,只見她兩手輕輕一抖,雨點如同斷了線的珠子似的就落了下來。不知不覺豆大的雨點陸陸續續地被雨婆婆從空中灑下來,在地面上慢慢匯成小河流,向地勢低的地方流去。
人們聽見雨點拍擊屋檐的聲音,就都出來了。孩子們更是喜出望外,在雨中盡情地跳舞。可是沒過多大會,大雨傾盆而下,看雨婆婆似乎已經掌控不住這樣的局面,我趕緊冒著大雨一路跑回家。
大雨過后,雨過天晴,彩虹姑娘出來了,她先在天空中架起了美麗的彩虹橋,然后在上面跳起了優美的舞蹈。
夏雨滋潤著大地,給大地洗去了憂愁,帶來了清新,給世間萬物甜美的露水,夏雨是無私的,是偉大的。我喜歡夏天,更喜歡夏天的雨!
我的家鄉位于鞍山市,臺安縣餓黃沙沱鎮。它是一個美麗而富饒的小鎮。小鎮的春風,和煦。溫柔;春天的雨,靜密,輕盈;春天的河水,清澈,明麗;春天的萬物,生機盎然。
春姑娘送走了東爺爺,大地,萬物復蘇,春色盎然,春天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了,軟軟的,一大片一大片的滿是。你可以在上面躺著,像躺在綠色的地毯上一樣舒適,在上面跑步。摔跤。打滾兒。想怎么樣就怎么玩。盡興就可以。
小河也變得清澈。明麗了。水中的魚兒自由自在地飛馳,像疾風一樣。有的魚兒在河底悠閑地散步;魚兒一群一群的,從河的東岸游到西岸,有從西岸,游了回來那個場面很壯觀的,有機會來這兒親眼看看吧!
春雨來時,小鎮兩旁鱗次櫛比的樓房在細雨中靜默著。細雨滴在河中。叮咚。叮咚的作響。田野里仍有在工作的農民。他們穿著雨衣,戴著草帽,手拿鐵鎬,有節奏地刨土。刨土的聲音,在田野邊上都能聽得見。春雨的雨絲織成一個素色的帳子,籠罩這他們的房屋。
春天是雨比較的多的季節,但他不像東天的風,那么凜冽。相比之下,顯得和煦。溫柔。起風了。暖暖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特別親切。溫暖。
故鄉的春天,雖沒有江南春光那么嫵媚,但我還是喜歡故鄉的春天。親愛的朋友們,來親眼目睹這幅妙不可言的工筆畫吧!
世上有很多迷人的風景,每個人的心中也會有自己認為是最美的一處風景,也許是雄偉的中國長城,也許是奔騰不息的九曲黃河,也許是百花齊放的滿園春色……
而我,則更喜歡看家鄉的“菊海風情”。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自古以來,“菊”成了田園的象征。如今在城市中,我們看到的多數是盆栽的菊花。
而在桐鄉,此“菊”并不是盆栽的嬌艷多彩的菊花,而是漫天遍野的乳白色小菊花——杭白菊。
在桐鄉,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都幾乎是不留空白地種著菊花。每逢秋風來臨,露水成霜時,樹葉脫落了,群花萎縮了,惟有菊花迎風而立。
大片大片的地里都是一團團、一簇簇的菊花。它們有的才展開出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綻開了,白白的花瓣一層層地繞著黃里透綠的花心
就像小姑娘裙子上一層一層的白色的
蕾絲花邊,清新可愛,美極了!
秋分瑟瑟、萬物凋零,灼灼開放的菊花在微風中搖擺。成千上萬朵菊花連成一片,儼然成了一片“田野菊海”。
這時,你若走入其中,將會被掩映在茫茫菊海之中,仿佛置身于神話仙境,別有一番味道。
而遠遠望去,盛開的菊花在藍天白云下銀浪滾滾、迎風飄搖,在秋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嫵媚和妖嬈。到處都是白茫茫一片,田地間還能看到忙前忙后忙著采摘的老農呢!
杭白菊不僅美麗,還能泡茶喝呢!將幾朵小菊花放入杯中,用滾燙的開水一沖,花瓣就慢慢地卷起來,但隨即又慢慢舒展開來,就像一個個嬌羞的少女。
喝一口,清清涼涼的,慢慢地從喉嚨里流到心窩。在忙碌一天工作后,泡上一杯菊花茶,獨坐在窗前,看書報雜志,聽音樂歌曲,這便是又一處別樣風景!
我愛家鄉的菊,更愛看家鄉的“菊海風情”。
一出大樓,就被眼前的景色定住了腳步:天空湛藍如洗,顯得比以往開闊很多,云朵東一片西一片,隨意而靜默地浮在空中,是那樣潔白,純凈,通透,怎么看怎么舒服。不遠處有兩幢在建的高樓,一幢明黃,一幢淺灰,相互比照,加上藍天白云一映襯,和諧氣派,剛性十足。高高的腳手架,縱橫伸展,從容自信,猶如一個指點江山的巨人,正在揮毫寫下壯美的詩篇。附近高低錯落的建筑物,格外精神,似乎有了不一樣的光輝。而政府大樓前的旗桿上,一面紅旗迎風飛揚,給這美景又添了一絲靈動與新鮮。
凝視良久,禁不住心神俱潔。如此藍天白云,想來,應該是昨天經歷暴雨洗禮過后,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吧。
面對這樣的天空,我心亦如雪,那云山變幻多姿,銀浪千疊。
與90后的孩子談論我們70后的童年,我總是充滿自豪與幸運感。我們那一代,尤其是農村長大的孩子,物質生活并不富裕,精神世界卻相當充實。放養式的童年,讓我們充分地接觸大地,貼近自然,領略山水。至今回憶起來,嘴角還有黃瓜的青澀,手上還有泥土的濕潤,頭上還有梔子花的芬芳,耳邊還有蟬鳴的聒噪。經常,幾個放牛娃把牛趕到山上,牛繩一系,去采野花野果,然后在山野的風中,找一處綿密的.草叢仰躺下來,講一些從大人那里聽來的故事,聊一些孩子氣的話。實在無聊了,我們就看天上的云,數云,看有多少朵,并各自劃定自己的領地,這一塊歸我,那一塊歸你;或者形容云的樣子,像馬,像猴,像阿寶家的狗,像小芳家的豬……那白云悠悠蕩蕩,在天空踱著步,毫不理睬我們的游戲,我們也不生氣,等牛在那里哞哞叫起來,我們就解了牛繩回家。
仰望天空,不知哪一朵云上,歇著我的童年?
初中三年,我在馬曹廟鎮上住讀,但有急事還是要回家的。回家的路有五六里,若有三五個伙伴同行,一起歸家是最快活的。艷陽高照,白云滿天,我們說說笑笑,時不時地看看頭頂,尤其喜歡一大堆云遮住驕陽的那片陰涼。前面不遠處陰下來的一小塊天空,就是我們極力前往的“桃源”,于是大家緊趕慢趕,向那塊“桃源”進發。當頭頂果然被云籠住,心里那份美呀,簡直無以言喻。有時,明明前面有一大塊“陰”,我們趕到時,“陰”卻消失了,雖有失望,卻不妨礙我們繼續趕路。年少的心情那樣單純,陰涼是歡快,艷陽也是開心。
天空呀,哪一朵云的列車,滿載著我少年的陽光?
歌里唱,越成長越悲傷。真是這樣嗎?時代的高速列車,運送著快捷與方便,也帶來敷衍和麻木。無數的藍天白云從車窗一掠而過,沒有人去細賞。人們關注的是眼前的報紙、手機、電腦,匆匆又匆匆,從一個站口到另一個站口,忽略了站臺處那微風吹拂下的唯美裙衫,那駐滿真純的稚嫩面龐,那親人凝神期待的目光。
如今是信息滿天飛的年代。信息竟比白云多。不被愛惜的白云隱去了,不受關注的藍天消失了,于是“霧霾”進入人們的視野,并大為肆虐。時常看到或聽到這樣的消息,“霧霾仍盤踞京城,北京連續3天空氣質量六級污染。預計中東部大部分地區的霧霾天氣仍將持續;華北平原,黃淮、江淮、江漢、江南、華南北部,西南地區東部部分地區,仍會出現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霧,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200米”。深受其害的人們開始擔憂,開始回憶了。
什么時候,小學識字課本里最基本的詞匯——“藍天”“白云”,竟變得這般珍貴而罕見?
很多東西,因為常見而不被珍惜,因為擁有而不被重視。等到成片的陰霾籠罩了我們的生活,才想起環保的重要,才知道新鮮的空氣、宜人的環境是大自然多么博大慷慨的禮物!
不向往首都北京,也不羨慕省城武漢,我安然地居住在一個叫團風的小城里,雖然這里環境還不夠整潔,很多人交通意識還不強,這里工資并不高、物價卻不低。
因為這個小城,經常有這樣讓人爽心悅目的,藍天,白云。
國慶節期間,我和媽媽去了蒙山。
在去蒙山的路上,導游阿姨介紹說 蒙山是山東省境內除泰山外的第二座高山,是古代軍事家孫臏的老師王禪的修煉成仙之地。當聽到導游阿姨的介紹后,我恨不得飛到蒙山。當我們來到蒙山的山腳下,看到了松翠的群山層層疊疊,像波濤起伏的大海雄偉壯觀,滿山的樹郁郁蔥蔥,好像披了一件綠色的衣服。我們開始興致勃勃地爬山了。
蒙山的石頭很奇特。站在瞻佛亭往前方看,在遠處兩座大山的空隙間,隱約出現的那座大山的輪廓,很像一尊側睡的大佛!它的頭向西天,那上面突起的高點是耳朵,順勢下來是它的脖子、肩膀,身體大半隱在大山的后面。
水特別清澈,而且水流得特別急,好像小溪正急著回家吃飯。在小溪旁邊有一棵很特別的松樹,它是在蒙山唯一一棵根長在巖石下的松樹,它的枝葉很長也很多,像一把綠色的雨傘。在松樹的旁邊有一個形似中國地圖的瀑布。在群山北部的峽谷谷口處,兩邊巨巖拔地而起,像兩只龐大的石獸傾斜相依,那谷口便只剩下一線黝黑的縫隙通向遙遠的天際,成為驚天動魄的“一線天”奇觀。蒙山真是山秀水美啊!可是它的山路非常窄,我越走越累,腿像灌了鉛似的。但又想爬到山頂,看看蒙山的全景,所以我就奮力地向山頂爬去,一會兒攀著鐵鏈,一會兒手腳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經過2個小時我終于爬到了蒙山的山頂。往山下看,真有“會當凌絕頂,以攬眾山小”的感覺。我深深地吸了口氣,空氣非常清新,蒙山不愧為“天然氧吧。”夕陽快下山了,我戀戀不舍地下山了。
有人說蒙山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秀,雁蕩山之奇,我想蒙山不愧予這樣評價它。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