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寫物作文匯總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物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人喜歡高貴典雅的牡丹,有人喜歡嬌艷迷人的玫瑰,還有人喜歡芳香撲鼻的茉莉,而我喜歡雅麗脫雅的文竹。
文竹的莖又細又長,頸上有小節像竹子,但是竹子節是又粗又長的,葉子像雞爪。文竹的葉狀枝像松樹,葉扇形排列,主莖上的鱗片多呈刺狀,如同松針一般,精巧美麗。每個葉狀上都有成千上百的小刺,摸上去軟綿綿的一點也不扎手。遠看文竹的樣子很像松樹,文竹它雖然沒有松樹那么大,就好像是松樹的一個縮小版,雖然它們的大小相差很多,但是它們都是四季常青的植物。文竹似松非松卻有松之秀挺,似竹非竹卻有竹之清雅,近看又像縮小森林。
文竹的品種不是竹。而是屬百合科,天門冬屬的一種多年生藤本植物。它的故鄉遠在南非,現在在我國已廣泛栽培。文竹性喜氣候溫和,不耐寒冷、酷熱。適宜生長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細沙土中,喜歡溫暖濕潤、半陰半濕的環境,宜保濕。忌陽光直接照射、干旱、水澇。
文竹象征意義也很好,它象征友誼永恒不變和愛情甜蜜、地久天長。文竹還可以入藥,它有止咳潤肺的作用。
文竹的欣賞價值也很高,因為葉型秀麗,密生如羽毛狀,翠云層層,株形優雅,獨具風韻,深受人們的喜愛,是有名的室內觀葉花卉。
文竹還是地球的大功臣,因為它可以提供氧氣,美化環境。
我愛文竹。
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國人把野生的蠶養在家里,培肓出了我們現地看見的蠶寶寶。我也不例外,非懶著媽媽給我買了蠶寶寶。
一天,蠶寶寶終天買來了。它有著牙簽那么大的身子,樣子很可愛:頭比身子大一點,基本看不清,只能看見一個黑乎乎的點子,身子一節一節的,像似一列火車。它的長度大約是半厘米,足夠能證明它的身子很短。
蠶寶寶的生活習性或許你們沒有看見過吧!它能每天不喝水,你們能像它一樣每天不喝水嗎?它只吃桑葉,不會喝一口水。它慢慢長大的過程中,要脫掉四次皮,越脫越白。再吃一個星期的桑葉,白白胖胖的身子變得透明了,身子也長得有五六厘米了,可愛極了,接下來就開始吐絲了。
在沒有知道這些知識之前,每次脫皮之前,蠶寶寶都會一動不動,我以為它死了,就把它扔進了垃圾筒,想想還是撿了回來。知道了它要脫四次皮,每次不動時,我的心一點也不慌張了。
我想:蠶寶寶的天真、可愛讓我給識破了。我學到了好多養蠶的知識。
我有兩個儲蓄罐,一頭小肥豬、一只小老虎,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小豬,憨態可掬,惹人喜愛;小老虎,張著血盆大口,一點也不失老虎風范。兩個儲蓄罐背后都有一個小暗門,是放錢的口,底部也有暗門,卻是取錢的地方。
現在,這兩個朋友讓我喂得飽飽的、沉甸甸的。以前我沒有儲蓄罐時,從來不積攢零用錢,我的“壓歲錢”都被媽媽接管了,我用錢都是找爸爸、媽媽要。但自從有了這兩個朋友,我養成了積攢零用錢的習慣。我的兩個朋友肚子都很大,很能“吃”,要喂飽他們還真不容易。著實動了不少腦筋,費了不少勁兒。每個周末,爸爸媽媽換衣服時,我主動幫著清理衣服口袋,多少都會有些收獲,這么做既落得“勤快”的好名聲,又得到了實惠,一舉兩得。有時,幫著爸爸媽媽買點兒小東西,剩下的硬幣自然落入了我的“豬肚”和“虎口”。有時有了幾塊錢紙幣,就死纏爛打地讓爸爸幫著兌換成硬幣。日積月累,這兩個家伙被我喂得膘肥體壯,我不抱著他們,他們是絕不會自己走路的(哈!哈!)。
有時,我也幫他們減減肥。夏天,天氣悶熱,我就在儲蓄罐里扣點兒零用錢,吃上一只冰棍,這也算我的“高檔”消費了。同學過生日,我就用零用錢買個小禮品送給他。偶爾也買個像“溜溜球”諸如此類的小玩具。這個學期,我們小學快畢業了,我用零用錢買了一套復習提綱,鞏固已經學過的知識。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很多小伙伴都遇難了,我心里很難過!學校號召捐款,我從儲蓄罐里數出了100個壹元的硬幣,跟爸爸換了一張一百元的紙幣,加上爸爸單位的工會“六一”發給我的100元錢,一起捐給了災區的小朋友。
我還要繼續積攢零用錢,因為零用錢能夠讓自己做主,還可以培養節約的好習慣。
順便宣布一個好消息,爸爸為了獎勵我的愛心行動,把那100個硬幣還給了我的儲蓄罐。
“嗡、嗡、嗡……”雖說現在已經快要到冬天了,可是討厭的蚊子仍在我身邊飛來飛去,使我睡不好覺。
“嗡、嗡、嗡……”我剛剛睡了,蚊子又在我頭上盤旋了,真是吵死人了!我在頭上亂打亂拍了幾下,可沒用,蚊子還是飛來飛去。我只好無奈地把頭縮進被窩里。沒過多久,蚊子的聲音沒了,我就又伸出頭來。可是該死的蚊子又來了,我只好把頭又縮進被窩里。
到了半夜,我被尿憋醒了,但我不肯走出這溫暖的被窩,還是憋著。直到真的憋不住了,我才起來,很快我又進被窩。
到了五點時,我的肚子“咕咕”地叫了起來。我按著肚子又睡著了……
六點多了,舅媽來叫我起床,我沒理睬依舊睡著。
七點正了,舅媽又來叫我起床,我懶洋洋地說:“沒事,再睡會兒。”
當我揭開被子一看,啊,天都大亮了。我連忙穿好衣服跑下樓去……
冬天來了,我天天朝思暮想,盼星星,盼月亮,盼望著下雪。盼了整整一個冬季,今天,終于把盼來了第一場春雪,大伙都興高采烈!白白的雪如仙女撒下的梔子花,一片片,一簇簇,真美啊!
下午,我們坐著曾叔叔的車子來到了茶山竹海的半山腰上,這兒已經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只見:車旁的樹叢早已變成了玉樹銀花;寬寬的公路上鋪著一層地毯似的白雪;一簇簇的花草叢林中還點綴著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白色鉆石……
現在我們漫步在冰天雪地里,走著走著,我們似乎來到了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里:山坡上披著一層厚厚的白雪,草地上也積滿了厚厚的白雪,偶爾看見的一幢幢房屋也變成了童話世界的宮殿一樣……我們在那個世界里打雪仗。我們先把一團無形的雪捏成一個圓溜溜的雪球,然后往目標用力一扔,這樣就是打雪仗。我們在那個世界里堆雪人,我先把雪捏成一個圓球,再把那個大雪球放在地上,不停地滾,不停地滾,雪球越滾越大,這個就是雪人的身體;曾叔叔再捏一個小雪球,放在身體的上面,這就是雪人的頭,曾香菱再在小雪球上戳兩個小洞洞,戳一個大洞洞,這就是雪人的眼睛、嘴巴;阿姨找來兩根樹枝,插在雪人的身體兩旁,這就是雪人的雙手,瞧!這么一個可愛的雪人就做好了。旁邊,一個小哥哥在那兒堆豬八戒雪人和大象雪人。
霎時間,雪還在呼呼地飄,快樂的笑聲不停地響起,人越來越多,有在大人、有小孩,還有老人,個個都精神抖擻,有的在追著打雪仗,有的在跑著躲雪球,有的在滾雪球,玩得痛快極了。
在這個風雪交加的日子里,讓人感覺寒風刺骨,但是一玩起來就沒有冷了,今天是個快樂的、溫暖的日子。
虎在臨沂的民間是勇猛、吉祥、安全的象征。沂蒙山區流行的是布老虎,這種由當地婦女手工縫制的布老虎很受眾多游客的歡迎。沂蒙老區農村婦女縫制布老虎的風俗有著悠久的歷史,自明代興起,清代后期最為興盛。剛開始興起時,是官宦和大戶人家保佑孩子平安吉祥的鎮物,后來就普及到平民百姓,逐漸發展成為獨具風格的民間工藝品。
臨沂民間風行的布老虎其特點是制作精巧、色澤鮮艷、造型生動、形態逼真、淳樸廉價。近年來,布老虎除了成為成為廣大游客選購的紀念品、收藏品或用于饋贈禮品外,它在當地民間還有一大用處,誰家要是生了孩子,送上一只布老虎,既可以表達贈送者的寓意,讓孩子長的虎頭虎腦,虎虎有生氣,又可以暗示孩子長大了干活有虎勁,在保家衛國中是一員虎將。
制作布老虎需要的主要材料是黃布、紅布、棉絮或加工后柔軟的香草等。聰明勤勞、飽含愛心的沂蒙婦女,將剪好的黃布虎身和紅布虎肚縫成筒狀的虎套,然后用棉花、香草等物填充,經過擠壓修正成老虎形狀,再用花線或畫筆描出虎身上的斑紋和頭頂心的“王”字等。這樣,一只胖墩墩、黃身軀、紅肚皮、翹尾、矮腳、威武、質樸、憨厚的布老虎就做成了。
龍貓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溫順、膽子小,只要一撒嬌,就會讓人抵擋不住它的可愛,它們主要吃提摩西草和龍貓糧。
龍貓又叫南美洲粟鼠,它們與松鼠和兔子十分相似,頭部長得像兔子,尾巴卻像松鼠。但龍貓沒有貓狗了聰明,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喂養和訓練,也都可以懂得簡單的命令。
龍貓獨立自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很強,籠子旁邊有什么東西都會托到籠子里咬一會兒,仔細研究一番,它也像我們孩子一樣,容易接近,它們頑皮、任性。一點體罰都會引起它的逆反心理。我們站在它面前,它不會兒對我們做出舉動,我們好像是空氣,它也像一個逆反的孩子,假裝對人不理不睬,有時它也會生你的悶氣。
它們的聽覺也很好,不了解龍貓的人都說:“龍貓這種動物怎么好像不能睡覺呀,它們不會累嗎?”但是我告訴你們,龍貓的聽覺非常的好,細小的聲音也可以驚醒它,比如:東西摔在地上發出的“啪”的聲音,蚊子的'“嗡嗡”聲……所以它總是睜著眼睛,每次你過去,腳步聲也會驚醒它。
如果你想和它們增進感情,就這樣做:平時沒事可以給它起個名字;用溫和的聲音去叫它,并陪它說一說話即使它聽不懂,但是它也會覺得主人很溫柔。會產生一種安全感覺,讓你接近它。
養龍貓最佳時間是它個月個月的時候,嬰兒貓有2月齡,體重大約有克,沒有生病或者缺陷,就可以養了。如果小了,龍貓仔可能就會缺少安全感,不相信你。即使它們有時候很淘氣和任性,但是它們一樣都是一群可愛的小天使。
在異鄉是見不到李花的,倒是梨花開的不少。但我卻酷愛李花,不單單是因為李花的純潔,更重要的還是對故鄉的想念。記憶里,家中的春總是來的很早。櫻花才謝,李花便來了。房前屋后探出一枝李的花來,起初還是那般單調,過一日,便有三兩枝挨依在青瓦的邊兒上。一覺醒來,花們就爭先恐后地探出頭來,展開翅欲飛。這時,不光是田埂邊冒出來的薺菜很是鮮嫩,那日里,母親最愛摘了去拌著吃,馥郁的香好久都不散去。竹篾圈起的園子里的油菜花,也開得濕漉漉的,滿眼的黃。兒時的我,也最愛鉆進油菜叢里,撥弄豬們喜吃的嫩葉。其時,整身心都沾了稠稠的花粉。田埂邊也婀娜著李的花,伸進脖子里,涼涼的癢。
于是,小溪邊,路徑旁,隨見李花的影。站到高處,便滿眼的圣潔,滿耳的蜜蜂的哼哼,滿心的喜悅的狂歡。點綴其間的,便是金黃的菜花,綢緞般鋪去,直伸到山的腳。
待李的葉芽出來時,花兒們便散去。白的一片,灑落在溪的流里,隨而漾去。小魚兒冒出頭來,在花的面下親一口,迅即鉆進水里。走在李的下面,透過白的、綠的間隙,覓李的子,眼酸酸地還不罷,兒時也便是那一絲渴求了。
茄子是一只招人喜愛的小狗:卷卷的耳朵,水汪汪的大眼睛,還披了一身銀色加白色的棉襖。叫聲非常清脆,一叫,就知道它是一只可愛的小狗。
茄子是我去奶奶家時發現的,奶奶告訴我,照相時說茄子,茄子又代表快樂,所以才叫他茄子的。
我去時是暑假,媽媽怕我張胖,就叫奶奶監督我每天早晨跑步。茄子不知怎的,也跟我一起跑,大概我給它吃的肉太多了,它也想跟我一起減肥吧!
有一次,我們跑完步回來,吃了早飯,便到小幺姥家去玩兒,茄子也跟了去。我們一進門,一只貓飛快的撲過來,對茄子“喵喵”直叫,叫聲有點恐怖,茄子嚇得忙躲到我腳跟兒后,還裝勇敢地“汪汪”叫了兩聲。“哈哈……”把我們肚子都笑疼了,天下只有貓怕狗的,哪兒有狗怕貓的呀!茄子知道我們是在笑它,就不滿地只哼哼,好像在說:“真是的,人家還是沒滿一歲的小狗嘛!”呵呵,真可愛!
暑假的時間最漫長,也最短暫,不久,我就要回家了。我很舍不得爺爺奶奶,還有茄子,但也沒辦法,就要開學了。
再新的一學期中,我由于學習的忙碌,沒再到奶奶家去,我很想念茄子,是否長高了?聽話了?
終于,放寒假了,我又可以到奶奶家去了。
我下了車,就興沖沖地往奶奶家跑,想看看茄子怎么樣了?突然,一條大狗搖著尾巴沖過來,我嚇得直跑,絆到了一塊石頭,摔了一摔跤。我心想:完了完了,我就這樣要壯烈犧牲了。“爺爺!奶奶!爺爺!救我呀!”我大聲喊著。奶奶和爺爺急沖沖地跑來,這是那只狗已經添著我的手,高興地向我搖尾巴。爺爺奶奶氣喘吁吁地問我:“怎么了?”“這……這只狗,它……”沒等我把話說完,奶奶笑著說道:“你忘了,它是茄子啊!”我既高興又驚訝地說道:“茄子?它長這么大了呀!我都認不出它了,把我嚇慘了!”茄子還記得我,我心里美滋滋的!
以后,每次我到奶奶家來,茄子都使勁搖著尾巴迎接我。我太喜歡茄子了!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