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寫物作文集錦10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物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螳螂,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也叫刀螂。
它,長著個又大又圓的紅肚子。一對碧綠的“大刀”讓人看了都怕,尤其那“大刀”的兩側都長滿了密密的長刺。一對綠得發亮的大眼睛有時亮晶晶,有時又顯得那么陰森森,真可怕!由于它的眼睛大,所以猛的一看,好像螳螂給自己戴上一副眼鏡似的,很有點學士風度。
螳螂這東西可是會變的家伙。它看上去兇相十足,可有時卻溫和得很;它收好“大刀”,懶洋洋地靠在你手上,像一只小貓似的,仔細一瞧,又好似一位身披綠紗的仙女。可兇猛時,完全變了樣,把那帶刺的“大刀”使出來,用力去夾你的手指,直到刺深深地扎入皮膚,它還不松手。那時真像一只滿臉怒氣的大老虎,它以為你的手指是長得胖胖的小羊或小豬什么的,準備“啊唬!”一口吃掉呢!
一天,我在門口捉住一個大頭的螞蚱,它同樣長得也很美,綠綠的,還長了一對特長特美的大翅膀,我開始不忍心把它給螳螂吃,便把它養了起來。
晚上;媽媽回來了。她對我說螞蚱可不是益蟲,是害蟲。
開始我還不信,可后來一想,對了,這螞蚱捉來時,看它還抓了一片草,草上已經被它啃了許多小洞。它既然吃草,那么肯定就會吃蔬菜,它可不是個好東西。于是,我便把這個東西同螳螂放在一個大瓶子里了?
起初,螳螂并沒理會這在瓶里亂蹦亂跳的家伙,覺得它無關緊要,什么時候吃它都可以。可螞蚱不知好歹,一下竟跳到螳螂的頭上。這下可把我們的“大將軍”氣壞了,一跳好髙,伸出大刀,像小鳥一樣展開背上的“披風”。我簡直看呆了,那“將軍”的身上還藏著這么一對美麗的翅膀,比輕紗還薄。那朱紅色的翅底上嵌著珍珠般的黃花紋,翅膀一抖,還撒發出有趣的聲響:“沙沙沙..”
剎那間,螞蚱被它捉住了。這是個大螞蚱,身子比螳螂還大.此時,螳螂正用那“大刀”夾住螞蚱,螞蚱還在跳,它的腿不停地彈動著,在死亡中掙扎.可不一會兒螞蚱的腿就給啃光了.又一會兒,螞蚱的頭也被啃光了,我并沒為螞蚱而難過,因為我知道螞蚱不是好東西,給螳螂吃是理所當然的.螳螂是幫人類除害的“大將軍”!
我贊美你,螳螂,你是人類的好朋友!
都說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我家里有一條小狗狗,它叫迫擊炮,因為它很勇敢。它也是母狗。
它生小狗之前,它一直跟著我。上學的時候,它一直把我送到學校,就像保安一樣在我身邊。它真的對主人怪忠實的。
它生過小狗之后,我就給小狗取了個名字。黑白相間的叫查理九世,白色的叫小雪。
早上,我帶著迫擊炮去散步,狗媽媽跟著我,也不管后面的小狗。但那兩只小狗一點也不生氣,也屁顛屁顛地跟著。我們休息的時候,那兩只小狗咬了起來!但又不像打架,真是“不咬不相識,咬咬更親密”啊!
到了中午,我餓的饑腸轆轆,于是就想帶狗狗們回家吃飯了。我一看,小狗們已經在迫擊跑肚子下吃起了奶。
于是我等他們吃好奶再回家。
回到家,我拿了一個盛滿水的碗,再拿了一個盛滿花生的碗,一根骨頭放在迫擊炮面前。它大口大口的吃著花生,啃著骨頭。我笑了。
下午,我又帶它們去朋友家玩。我跑得很快,一會頭,看見小狗們手腳并用的跑。突然,我被一個絆腳石的摔了個四腳朝天。
我們到了朋友家,我抱起查理九世,它再我手里四條腿一直在蹬,我說:“別鬧,別鬧。”我讓朋友玩一會它,朋友說它很可愛。
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為什么人類不好好照顧它們?
回鄉時,侄子請我吃馇豆腐,用小白菜加豆糝做成,吃起來不甘不膩,清香可口,這久違了的味道不由得喚起我早年的記憶。
上世紀有段時間,幾乎家家吃馇豆腐,頓頓離不開馇豆腐。特別是“三年困難時期”,口糧嚴重不足。為了吃飽肚子,施行“低標準,瓜菜代”。然而這些代用品,大都粗糙苦澀,難以下咽。為了改善口味,馇豆腐這一傳統食品得到普遍推廣。
不僅瓜菜,莊稼的根莖葉蔓籽,以及幾乎所有的野菜,凡是做成馇豆腐能下咽的都拿來食用了。一年四季馇豆腐的原料在不停變換。春季,小白菜滿園翠綠,家家用它做馇豆腐,由于菜多豆少,吃不了三五天,早上出門,發現臉都胖了一圈,浮腫了。看到榆錢一串串掛滿枝條,小孩子們就爭先恐后地爬到樹上摘榆錢,拿回家做成馇豆腐,乍吃味道還行,再吃就膩了。五月槐花香,摘來做成馇豆腐,有種特殊香味,吃得稍多就變為怪味了。夏季,隨處生長的瓜菜、野菜都可利用。小時候我也常挎個籃子,提著小镢子漫坡里挖野菜。苦菜、薺菜、馬齒莧、野綠豆、灰灰菜、七七菜都挖過,做成的馇豆腐也都吃過。吃的最多望而生厭的是七七(小薊)菜。老一點的七七菜,葉片厚,毛刺硬,吃著扎嘴,甚至扎喉嚨,實在遭罪。秋季,地瓜秧、地瓜葉、蔓菁葉、胡蘿卜纓很豐富,都是做馇豆腐的好材料。冬季,就只能用干菜了,干地瓜秧、干地瓜葉、胡蘿卜干等,做出的馇豆腐口味就遜色多了。我最喜歡吃豆腐渣做的馇豆腐,吃起來很香,但是稍不留神就會噎住嗓子。
馇豆腐如此流行,與家鄉人喜食大煎餅有關。地瓜干煎餅牛皮似的,堅韌難咬,里面卷上馇豆腐,變得濕潤了,就好咬了,而且煎餅和馇豆腐兩者互補,口味也大為改善。如再配上用玉米面、豆扁兒、胡蘿卜片加水熬成的“胡豆”,形成煎餅、馇豆腐、胡豆三位一體的套餐,就能較好地滿足每天的食物需求了。我們這代人就都是吃著這樣的套餐長大的。
如選用好的食材加入適量豆面、豆糝,再加點油和調料,精心做出的馇豆腐是很好的健康食品。當人們厭煩了油膩肥甘,品嘗一下久違了的馇豆腐,不啻于一種美好的享受,無怪乎老家的馇豆腐又悄然走上餐桌了。
世界上有許多許多的花,每個人喜歡的花都不同,我也有自己喜歡的花,那就是吊蘭。
吊蘭的品種有很多,我家的是綠邊吊蘭。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它的葉子吧,吊蘭的葉子又細又長,中間是淡雅的淺綠色,好淺好淺,。葉子的邊緣是翠綠色的,好像無數條彩帶從上面吊下。如果一陣微風吹來,吊蘭的葉子在風中盡情飄擺,好像一位小姑娘在甩動自己的辮子。我們再說說它的花吧。春天,白色的小花長出來,好像一位小女孩的頭上插了一朵小花。花瓣橢圓形的,非常好看。吊蘭當然也有莖,莖從密密麻麻的葉子里長出來,先是莖慢慢的彎下來,然后莖的頭上長出小花,最后,花莖上結出了一個個有氣根的小吊蘭,它不需要土,能在空氣中生長。如果把它拔下來種進土里,過一段時間,它還能發一盆吊蘭。你看吊蘭的生命力多強啊!
吊蘭不僅美麗,而且還能凈化空氣,所以我最喜歡的花是吊蘭。
今天是三月八日婦女節,我準備幫媽媽和外婆擦皮鞋。
我找出工具:鞋油、鞋刷、抹布,把找到的五雙皮鞋和小板凳搬到西陽臺,開始擦皮鞋。
我先把每雙皮鞋都用布擦一遍,然后把皮鞋油抹在鞋面上,接著,我把左手伸進一只皮鞋里,用鞋刷把皮鞋油擦遍皮鞋的“全身”。雖然說起來這件事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就難了。我只擦了三雙皮鞋就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了,兩只胳膊像灌了鉛似的抬不起來。但是我還是堅持下去。我又擦了一雙皮鞋。我實在太熱了,就起來把衣服脫了,接著把剩下的一雙也擦了,有把它們曬在
太陽底下。
媽媽回來了。我神秘地拉著媽媽到西陽臺,看我送她的節日禮物。她看見陽臺上排著這么一排锃亮的皮鞋,夸我說:“小李,你真能干,你擦的皮鞋可以當鏡子了!”
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
大家都知道西瓜是夏天最好的一種解渴水果。在炎熱的夏天,熱浪滾滾,當我們坐在陰涼的樹陰底下,吃著又甜又爽口的西瓜,真是很愜意的享受。
西瓜外表顏色是淡綠和深綠兩種顏色相互交替,很有規則。西瓜表面的中心有一根像豬尾巴一樣的小藤。西瓜的外形有圓形和橢圓形,它里面的果實有紅色或是黃色兩種,瓜瓤里夾雜著黑色的西瓜子。西瓜的樣子就十分誘人可愛。
夏天暑假的天,天氣非常炎熱,媽媽下班從集市場買來了個又大又圓的大西瓜,我趕緊從媽媽手里抱過來,非常開心,我抱著西瓜左看看右看看,十分喜歡。這時媽媽拿來了水果刀,她從我們懷里接過西瓜,放在水池里洗了洗,然后擺在桌面上,拿起水果刀先把西瓜切成了兩半,鮮紅的瓜瓤露了出來,瓜瓤晶瑩剔透,瓜瓤的表面鑲嵌著黑色的西瓜子,像一顆顆黑珍珠。接著媽媽熟練的把西瓜切成了一片片。我迫不急待的隨手拿起了一片咬了一口,哇!真甜呀!頓時,我就覺得身體里充滿了涼意,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媽媽看著我貪婪的樣子,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
西瓜真是我們夏天必不可少的水果啊!
秋姑娘她輕輕地來了,她那金色的裙擺飄揚在大地上,真美!而美麗的秋就來到了我們羅夫。
羅夫的秋是從街道兩旁的樹上開始顯現的。在不經意間,我發現街道上有了枯黃的落葉,除了和松柏一樣的常青樹以外,幾乎所有樹的葉子都變黃了,還有一些紅色的。難道這還不足以說明秋姑娘來到了我們身邊嗎?瞧!這些樹就是披上了她那金色的裙擺,難倒不是嗎?
羅夫的秋也是從人們上顯現的。人們脫下了涼爽的夏裝,換上了暖和的秋裝。也不再買冰爽可口的冰淇淋,更不會再開空調避暑。天氣逐漸變冷,天氣也好像在和炎炎夏日說“Bey-bey”!歡迎這秋天的到來!
羅夫的秋還是從動物們身上顯現的。比如說一到秋天蚊子就越來越少,人們都給自家的寵物穿上了暖和的小衣服(一般都不穿的,但是一到了秋冬季節,害怕那些貓貓狗狗會冷,甚至會生病,所以就穿上嘍!)。還有還有,一到秋天,就會有很多候鳥從羅夫這個小地方的上空飛過。經常見的就有什么燕子呀、大雁呀。記得有一次,我竟然看到了一群天鵝飛過,那些天鵝中有純黑的,也有純白的,甚至還有黑白相間的,我都有點懷疑自己的眼睛,再定睛一看,沒錯!就是天鵝,我當時超想拿相機拍下來,可相機還沒拿來它們就飛遠了。
秋,是美麗的!秋,是豐碩的!而我們羅夫的秋,是精彩的!
石蒜,為血紅色的彼岸花。又叫曼珠沙華,人稱“草莫見花莫見”。 又有“分離、傷心、不吉祥、死亡之美” 的意思。
石蒜花外包暗褐色膜質鱗被。葉帶狀較窄,色深綠,自基部抽生,發于夏末,落于秋初。花期夏末秋初,約從7月至9月。花莖長30-60厘米,通常4-6朵排成傘形,著生在花莖頂端,花瓣倒披針形,花被紅色(亦有白花品種),向后開展卷曲,邊緣呈皺波狀,花被管極短,喜偏酸性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質土最好,如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則花朵格外繁盛,但其他土壤也能生長。
它生長的地方大多在田間小道,河邊步道,一到秋天,就綻放出妖異濃艷得近于紅黑色的花朵,整片的.彼岸花看上去便是觸目驚心的赤紅,如火,如血,如荼。石蒜的美,是妖異、災難、死亡與分離的不祥之美。或者是因為它深艷鮮紅的色澤讓人聯想到血,也或者是因為它的鱗莖含有劇毒。可是,它可以用于鎮靜、抑制藥物代謝及抗癌作用。它承受太多不公平的指責,缺少太多真心的祝福……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邊緣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華,也就是曼珠沙華。它的花香有一種魔力,可以讓人想起自己前世的事情。 守護彼岸花的是兩個妖精,一個花妖叫曼珠,一個是葉妖叫沙華。他們守候了幾千年的彼岸花,可是從來沒有見過面,因為花開的時候,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他們瘋狂地想念著彼此,并被這種痛苦折磨著。終于有一天,他們決定違背神的規定偷偷地見一次面。那一年的曼珠沙華紅艷艷的花被惹眼的綠色襯托著,開得格外妖冶美麗。神怪罪下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曼珠和沙華被打入輪回,并被詛咒永遠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間受到磨難。從那以后,蔓珠沙華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開放在天國的花,花的形狀像一只只在向天堂祈禱的手掌,可是再也沒有在城市出現過。
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
我有一盆文竹,它已經伴我四年多了。
文竹的枝干是深綠色的,很細,像一根針,枝干上有許多像竹子一樣的節,大概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吧!文竹那淺綠色的莖就更細了,像一根線,以至于有些弱不禁風,似乎一滴水就能把它壓彎下去,文竹的葉子像一根根小刺,它們密密麻麻地疊在一起,摸上去毛茸茸的。剛澆過水的文竹特別美麗,晶瑩的水珠在葉子的中間,被太陽一照,就像美麗的珍珠在綠葉中閃耀。
春天,文竹的抽出了幾根嫩芽,它們越長越高,最后長出了毛茸茸的綠葉子,它綠得那么美麗,給人一種舒暢的感覺。
夏天,文竹更加翠綠了,也更加清新了。在炎熱的夏日里更加讓我們覺得很清涼。
秋天,樹葉凋落,文竹卻絲毫沒有改變,仍然還是原來那樣翠綠無比。
冬天,幾乎所有的植物都變得光禿禿的,可文竹卻還是那樣的翠綠。
我愛這盆文竹,因為它是那樣的堅強同時又如此的文靜!
揮別昨日的過往,零落醉人的憂傷,別棄浮世的繁華,暫沒桂月的芬芳。
長久以來,都想寫一篇關于月的文章,想來大概已有些年頭,只是心底里亂,竟不知為了哪般。今已近中秋,尋思著該動筆寫寫這月,也好安撫下我這擾亂的心思,回歸如月光般清澈的心靈。
八月已是桂花盛開的季節,從那中迷人的幽香中,我已經看見了她盛開的樣子,雖然這是夜。一個人靜靜地仰臥在學校的操場,聞著不知從校園何處襲來的桂花香,竟也沉醉了,如花不醉人人自醉般醉倒在桂香之下。甚至這月也來把這醉加以升華,淡淡的月光,朦朧著,朦朧著世間的一切,那些在城市里奔忙的人們,那些在田埂間納涼的人們,那些在寒窗內苦讀的人們。倒也成了一幅傳統的水墨畫,把這古月淡妝濃抹一番,怎不讓人頓生沉醉,忘卻浮生?
皎潔的月光照映著那些平淡的過往,多已是物是人非了。人是不是經歷了越多,就越喜歡去回憶,回憶那些只是屬于記憶的美好,然后獨自在歲月的纏綿里蜜化,蜜化即使是曾經的苦痛。
看見了這圓月,總會想起蘇軾那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對于我們這些在外面求學的人來說,該有些共鳴的,這月就是最好的寄托。雖然現如今的人們倒也不把這深邃的自然事物放在眼里,一味追求所謂的虛幻,但最后停留下來時,該是覺得一種寂寞和空虛吧!想著世事,略入回憶。回憶那個中秋的夜,雖沒有桂香,但略有稻香。
孩童時,在那個夕陽的黃昏里,到處都是剛剛打完谷子堆出來的稻草堆,像一棟棟的房子,那是田園的味道。爸爸在把田野里的稻草一個個地綁在一棵樹上,那棵樹很筆直且高,只是秋葉落下,倒也略顯凄涼了。之所以把稻草綁在樹上,是為了防潮,來年就可以把這些稻草當成繩子用,捆柴火,或是扎草人,有的可以用好幾年,這在農村也是常有的。我和哥哥則是從地上傳遞著稻草到樹上,就這樣忙碌著。天也漸漸暗下來,開始看得不太清楚,那些遠遠的稻草堆,倒也像通了人情似的對我們這些勞動的人們行著注目禮。圓月升起,一番故景卻又另有滋味,只可尋思,不茍言談。稻草堆們或是七八個一群在嬉戲,或兩三個在隔岸寒暄,或一個在田壟上獨自蒼然。看得人好生沉醉,世間竟有這般樂趣,倒也不枉此生。夜更深了,月更亮了,時而有布谷鳥的鳴啼,時而有螢火蟲的閃閃燈光,時而又有幾片蛙聲此起彼伏,誰家的狗,竟也惹入其間,為這鄉村的圖畫添了幾分色彩,恬美,靜謐,幽雅,再配上這古時之月,豈是人間處處皆有?到了晚上十點多,我們的工作終于忙完了,此時已是皓月當空,幾片淡云圍繞著白玉盤般的仙月,還有深藍得發黑的夜空做背景,好神奇,地球以外又是什么?停歇了,一家人終于可以安靜地坐下來吃頓飯,一天的忙碌都在媽媽可口的飯菜和那輪如月餅一樣可愛的桂月中化成了今天美好的回憶。回憶太長,需要尋思……
今時的月,再次升起,應該能從它潔白的面龐上看見崔鶯鶯留下的痕跡吧!說不定它也去看過七夕的鵲橋,或該就是吳剛砍的那棵桂樹吧,這片仙人的癡情如今已傳為人間的佳話,值得我們去習學,特別是今人。尋思的夢,終究是要醒的,我還是一個人仰臥在操場,看皓月,數繁星,旁邊時有跑步者慢跑而去,時有情侶信步而過,時有如我般孤者側目而行。曾經也陪一個喜歡的女子一起賞過這輪明月,她亦喚作月,不知當時的月和現在的月有何不同?僅僅是多了一片桂香嗎?我跟她曾說過要寫這輪明月,竟不知一輪明月變化多快,時間多么似箭,歲月如何如梭,一切也只是成了癡情怨夢,唯有這輪明月沒有變,卻又不斷在變,但依舊不掩飾她嬌人的面龐,含笑而立。覺得說過的話,該是就要做到的,今天才有這個心境寫下這些。想想古月亦是新月,在桂花香里,操場上皎潔的月光中,霧起前方,騰云般,處處皆為仙境,一切都沒有離去,中秋近在咫尺,人生又何須太多惆悵,浮生多為夢,唯有桂月香。……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