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寫物優秀作文合集9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物優秀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暑假,我和姐姐在外地游玩了一個多月,一回來,我便追尋著家鄉的味道,一邊大肆搜刮著街邊各色各樣的小吃,一邊感嘆著:“還是家鄉的小吃好!”
早晨和傍晚,是街邊小吃最豐富的時候。這里一年四季,品種繁多,豐富多彩。在夏天,多是一些綠豆湯、涼粉等消暑飲品;到了冬天,烤紅薯、卷子、豆皮之類的則擠滿了街道。
家鄉氣息最濃郁的,便是熱情洋溢的熱干面。將堿面燙熟,輔以純正深厚的芝麻醬,配上細膩的肉末,拌入能中和面粗糙口感的爽脆的蘿卜干,淋上小勺辣油和香油,再撒上點提味的香蔥,一碗香味濃郁的熱干面就呈現在眼前。只要經過,便會被吸引,忍不住要吃上一碗。
當我嘴饞的時候,我常會要奶奶給我做熱干面吃。做熱干面是奶奶的拿手好戲,她做的熱干面口感綿軟細膩,色味俱佳。當色澤金黃而滋潤的面條排列在潔白的瓷碗中,用筷子輕輕挑起面條,細細攪拌,一股香辣的味道撲鼻而來,咀嚼著纖細的有勁道的面條,醬汁香濃味美,使人回味無窮。
除了味道濃郁的熱干面,我還喜歡味道甜膩的點心,其中極具特色的便是頂糕了。把一些糯米、一點紅糖按一定的比例放入特定的凹形器皿中,蒸上幾分鐘,便熱氣騰騰出爐了。
我認為吃頂糕在下雨天。蒸頂糕時水蒸氣在眼前氤氳開來,而耳邊是雨滴的清脆之聲,就像是一首江南小曲,哼唱出了水鄉的韻味。吃下頂糕,有一種糯糯的口感,從喉嚨到胃部,是化不開的溫暖,就像是雪后初霽,雨后初晴,暖陽灑下,所有的消極情緒都被融化、蒸發……
街頭不管是熱干面、頂糕,還是鴨脖子、鍋盔,這些或甜或辣、或咸或酸的食物中,都有一種相同的味道,那便是家鄉的味道。這味道,流淌在我的心里,我知道,那是一種溫暖而讓人眷念的味道。指導教師:李義文
我七歲生日的時候,奶奶送了我一只小貓,我非常喜歡它:它那小巧玲瓏的嘴;水汪汪的眼睛上有一雙比月亮還彎的眉毛;圓圓的頭,胖胖的、毛茸茸的身子下面有四只小短腿;屁股那里有條又軟又長又細的尾巴,異常的可愛!奶奶剛送我的這只貓的時候,它非常怕我。我去給它喂食的時候,它躲要一個離我比較遠的地主,不敢過來。我把食物放在那里,走了之后,它才慢慢的嗅了過來開始慢吞吞的吃。過了一段時間,它跟我親近了許多。至少我喂食的時候,我把碗一敲,不管它在干什么都停下來,健步如飛的過來,用紅紅的小舌頭津津有味的舔著飯菜。
后來,它跟我很熟悉了,我只要閑著,就把它的脖子系著,帶著它去溜達。可是,我發現每次出去溜達的時候,它總是在回來的路上撒尿、拉屎。我感到很奇怪,就問媽媽:“為什么它總是在回來的路上撒尿、拉屎呢?”媽媽回答說:“可能是因為它想做著記號,免得迷路了,好找到回家的路。”小貓還是我找東西的好幫手呢!記得有一次,我東找西找找不到自已的鞋子。我正準備光著腳出門時,它給我把鞋子叼了過來,我摸了摸它的頭說:“謝謝你呀!”它舔了舔我的手,好像在說:“不用謝!”就這樣,我們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這就是我的一只小貓咪!它真是一個有靈性的尤物!
尚處浮躁的成長,在成熟后轉身回望,又重拾當年的“失望牢籠”,微笑是最起碼的假裝,像謊言一樣,眼淚也只是隱蔽;堅強是最起碼的偽裝,像調弄一樣,士氣也只是埋藏;失望是最起碼的迷茫,像未來一樣,希望也只是幻想……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人生就像電話,不是你先掛,就是我先掛,而掛不掛卻是希望,可不會希望,就不會失望,失望是牢銬我的枷鎖,失望太多就可能不會再有目標,可對于我——一個與常人不同的人,來說,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打擊卻是我迎難而上,繼續拼搏的動力。
我也曾哭過,而哭,并不是因為脆弱,受不了打擊,而是因為堅強太久,承的打擊太多,可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我不能活出理想中的自我所致。
時光對我來說,并非遺忘,而是愈久愈彌新,當然,給我的動力也越深,受得了打擊,才贏得起勝利……這也讓我看清了很多人,可那又怎樣,看清了很多人,卻又不能隨意拆穿;討厭著很多人,卻又不能輕易翻臉,不過,這才是成長,有時候,成長就是要比自己變得逆來順受,寵辱不驚。
成長,說起來簡單,回過頭來看看,才發現他花費了我不朽的青春年華。成長就是這樣,經歷多了累,經歷少了不成熟。而不走入逆境,不將希望變成失望,就沒有自己的回憶,我們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我們總想在對的時間去做對的事,但是結果不是無力再爭,就是失望好深。
如果像花兒一樣該多好,無論身在何處,不管周圍環境怎樣,都依然綻放著自己的美麗,可我知道,這注定無法實現,習慣了堅強,習慣了孤獨,習慣了不習慣的習慣,難道這不是我的成長嗎?對于成長你,還有什么撐不住……況且只有回不去的過去,哪有改不了的未來。
當你發現很多事情跟你預想的不一樣,甚至根本只是預想,卻也沒有很失望,而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成長。
我的文具盒是和媽媽逛超市的時候看見的,我一下就生了愛慕之心,便懇求媽媽給我買下。一拿到它我就愛不釋手。
這只文具盒是長方形的,長24厘米,寬8厘米,厚3厘米。亮晶晶的磁鐵開關把文具盒關得密不透風。它是塑料和海綿制成的,主色是黑的的,上面有一只調皮可愛的小山羊在美麗的夜空中漫步,還有一群飛猴在逗星寶寶玩,可漂亮啦!打開文具盒看看,居住在里面的成員也不少:有活潑可愛的橡皮,有性格直爽的鋼筆,有沉默寡言的直尺,有鋒利的小刀,還有散發著清香的香水鉛筆。雖然各個成員的性格不同,但相處得挺和睦。這只文具盒正面有能裝載5枚“迷你版小導彈”的白色筆筒,其中裝了一支鋼筆和一支自動鉛筆。如果把鋼筆放在陽光下,筆身就會變得十分有光澤,好像一個酷酷的小男孩穿著連體褲,十分討人喜愛。再說說自動鉛吧,自從有了這支自動鉛筆后,每次考試的前一天晚上,我就不會再為削鉛筆而煩惱了,這支自動鉛為我省了不少時間。每當我取得優異的成績時,我便感激它,因為“軍功章”里也有它一半的功勞啊!文具盒的反面有數枚“超長核彈”——鉛筆,和鉛芯,當然還少不了尺子。每當自動鉛沒了鉛芯,鉛芯盒就會跳出來幫忙。打開自動鉛的小“禮帽”,向里面投一根0.5毫米的鉛芯,再把小“禮帽”給它戴上,使勁按幾下,鉛芯就出來了。這樣,自動鉛就能繼續幫助我完成作業了。
文具盒是我的好伙伴,每天我都帶著它去上學。當我需要寫字的時候,鉛筆就會“走”出來顯示它的威風。一旦我寫錯了字,橡皮就會“跑”出來幫我的`忙。當我需要劃等號時,尺子就會為我服務。
我愛我的文具盒,它陪我走過了風風雨雨,在學習上為了立下了汗馬功勞。它是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過大年了,我們匆匆地吃完晚飯,早早地來到體育場去觀看大型的焰火晚會。
一進體育場,就發現地上放著好多好多的煙火。八點鐘,焰火晚會正式開始了。
“轟”隨著一聲巨響,一顆煙花升上了天空,霎時漆黑的夜空變得一片透亮,大大的紅色球形狀的煙花把天空染得十分紅艷,慢慢地紅點四面散開了。人們的歡叫聲還未完,另一顆煙花帶著嘯叫沖入夜空,把紅色的夜空變成了明亮的綠色、眩目的紫色、耀眼的藍色和醒目的黃色。一朵朵美麗的煙花在天空中綻放,好像繁花似錦,百花爭艷,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第一組煙花還未展示完它的色彩,第二組煙花就迫不急待地沖向夜空,夜空里出現了五光十色的星星,明亮地眨著眼睛,調皮地沖向大地,好像要掉到我們頭上似的,引得大伙一陣尖叫。“快看!快看!”夜空中的星星又變成了一條條銀色的小色,歡快地游來游去,追逐著,嬉戲著,有趣極了。
夜空慢慢變回了原樣,“就這么完了?”我們正疑問著,突然“吱吱……”的聲音響起,人們眼前為之一亮,只見體育場的正中出現了一道長長的“瀑布”,珍珠般的“水”從“山”上飛濺而下,地上則是無數根水柱向上噴著,如一幅“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好看極了。
“還要放孔明燈?”只見孔明燈慢慢離開大地媽媽的懷抱,飛向夜空,帶著人們深深的祝福和對新春的喜悅,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絢麗多彩的焰火晚會持續40分鐘結束了,能看到這么美麗的煙花,我真感到高興。
近日, 中華文化藝術協會與中國老舍研究會舉辦了一個名為"老舍文學創作生涯展覽".以往只是從教科書上略略認識了老舍, 并沒有真正了解到他在文學上的精湛造詣, 慕名前去參觀后, 才知道老舍的一生是那麼地豐富,他的文學作品又是那麼地扣人心弦!
舒乙先生曾經這樣概括老舍的特點:"渾身上下帶著他固有的特點, 就像他多次描寫過的’長在北京城墻磚縫中的小棗樹’一樣, 土壤,營養都貧乏到了極點, 可是它依俯在母親—雄偉古城的胸口上, 頑強地硬鉆了出來, 驕傲地長成了樹, 從而獨樹一幟……"老舍先生生活在一個最動蕩的年代, 槍聲,炮響都曾在他幼小的心靈上刻下了不少烙印.破落的胡同裏, 留有老舍童年瘦弱的身影, 拿著一塊塊小棉花在角落裏玩耍, 每天吃著剩菜稀飯的情景;在艱苦的環境中, 老舍磨成堅毅耐勞的個性.
在偶然的機會下, 老舍進了學堂, 成為了一名學子,他在學校所有學科中, 對國文,寫作有著特別的鐘愛, 這是老舍踏進文壇,成為一顆巨星的先機. 在學堂裏他學到了知識, 這些知識不僅使他增長了智慧, 更為他日后出國深造打下深厚的基礎,這裏是老舍醞釀光芒的地方, 為他將來大放異彩, 寫下他精彩豐富的人生第一頁;這時侯的老舍儼然是一顆正等待著滋潤,培養的種子.
后來, "五四運動"爆發了, 這個運動不但帶給老舍在思想上無限的沖擊, 也開始了老舍的文學創作生涯.新的思維,新的語言成為了老舍寫作的原料, 白話文的生動靈活, 使老舍可以更自由地創作,種子終於萌芽長成了樹,一棵會結出累累果實的大樹.
不過到那時侯為止, 老舍的眼光都只局限在中國, 并沒有機會感受到世界文學,之后受聘於英國倫敦大學, 遠洋的輪船帶老舍走出了他所熟悉的中國, 向著新鮮,遙遠的國度駛去.在英國, 他涉獵了很多外國文學, 他為了更能準確地明白外國作家在書中表達的情感, 便讀了歐洲史,希臘藝術,希臘史等等.老舍完全沉浸在這另一類文學中, 為他以后的小說加添了許多元素.
生長在古城墻上的小棗樹終於開花結果了, 他成了令中國人驕傲的"人民藝術家".老舍是中國母親孕育出來出色的兒子, 他依附著古城墻,感受著中華大地的氣息, 再憑藉自己的頑強的精神, 鉆出了頭, 更昂然地挺立著.雖然后來他為歷史作出了犧牲, 捐獻了身軀, 姑且不論他選擇自殺的方式來結束生命是對是錯, 但老舍的確為中國新文學奠下了根基, 而他的作品更是永恒不朽的.
老舍含淚幽默,寫實無華的寫作風格在中華文化中是獨一無二的.他留給后人的是甘甜的果實, 只有細細品賞才能領會當中的滋味.而這棵城墻上的小棗樹, 仍然會屹立著, 等待著后人細細品賞.
剛邁開步子走進校園,就可以看到一個圓形大花壇,里面種著各種各樣的菊花.我慢慢地走到花壇旁邊仔細觀賞,只見有黃的、紅的、白的、紫的菊花爭奇斗艷,異常美麗!這些菊花有的微卷著花瓣,猶如害羞的小朋友遮住自己的小臉蛋,不愿讓任何人看到他;有的張開“雙臂”,不像其它他膽小如鼠的花兒。
我用手輕輕一點,菊花撒嬌似的擺擺身子,同時發出輕微的響聲,仿佛警告道:“你到底有完沒完?我可是園丁辛勤培育出來供人欣賞的!”正在這時,一陣清風吹過,菊花們立刻發出“沙沙”的聲音,此時此刻,它們搖晃著腦袋,好像在嬉戲。過了一會兒,花兒們停止了嬉戲,各自低著頭,好像在說著悄悄話。我以為它們是怕我了,便喃喃地說道:“花兒們,請你們不要害怕,我不會告訴任何人的,晚上連枕頭也不會告訴的!”風婆婆似乎聽懂了我的話,又把話更加具體地告訴了花兒們,花兒們便欣喜若狂,又開始了它們那歡樂又有趣的大宴會,它們喝著玉液瓊漿,各個歡呼雀躍。
花兒們不知疲乏的玩著,我想:我不應該再打擾它們了。想呀想,我就慢慢地走開了
我家里有一只小鴨子,它長得一身金黃的絨毛,紅紅的的嘴,圓溜溜的眼睛,短短的尾巴,橘紅的腳趾。長得好可愛哦!
每天我放學回家,都會喂它麥片,它吃的時候,兩只腳踩進麥片里,用嘴吮吸著麥片。吃完了,它就圍著我轉,那樣子真逗人。它的已經骨碌碌直轉,好象在說:“小主人,我要喝水,喝完水跟你玩好嗎?”我說:“好啊!”我就去裝水了,裝完水,我端出來放在地上,小鴨子就開心地喝起來,喝完水它就爬到我身上,鉆進我衣服里面,然后又爬出來、爬進去。我洗澡的時候,我裝一盆熱水,讓它在里面游,它鉆進熱水里又鉆出來,好象真的在洗澡呢!
可是有一天它死了,是被我的表弟踩死的,為這事我大哭了一場,都快一年,想起來好象還是昨天的事。
我又買了一只鴨子,跟以前那一只一樣可愛。中秋節的時候我和它一起去操場玩,可是這只也死了,我就把它埋了,并立了十字架。
哎,可憐的小鴨子哇,我好想你們!!
泰山是五岳之首,只從泰安市區遠遠望去,便能領略到它的雄偉風姿 平地小丘之間,一座高大巍峨的山脈拔地而起,山頂在云霧之中,像戴了頂帽子,下半部分是清一色的墨緑,令人生畏。
一條盤山路,一車游覽人,輕裝簡行,我便開始了泰山之旅。蜿蜒的山路如一條蛇,時隱時現,行云流水。一會兒急轉彎,一會又直上直下,路途顛簸,使人頭暈目眩,翻江倒海。兩旁的樹木葳蕤挺拔,樹干因為水汽的滋潤,漆黑柔軟,長出青苔,綠葉遮天蔽日。車行到山谷中,只見層巒疊翠間露出醒目的花崗巖,使這綠色不顯得單調,增加了自然氣息。
下了車,便是中天門了,接下來一直到玉皇頂,都要徒步攀爬。路兩邊的石頭上經常刻著字,或遒勁有力,或清秀瀟灑;有的稱頌泰山,有的弘揚道法……泰山石刻,從古至今都名揚四海。山中走不了多遠,便能聽見淙淙流水聲。石縫里,草叢中,經常有細小的水流,潺潺不息,有的只是水滴,“滴答,滴答……”,順著巖石流下,山泉匯成了一條清澈的小溪,從山頂上奔來,水越來越多,勢越來越猛,遇見了卵石,就激起了白色的浪花;又在哪里成為飛流直下的瀑布,站在云步橋上,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聲勢浩大,響徹云霄。
一轉眼,就到了十八盤。臺階真多,得有幾千階吧 。如一條巨龍,它攀附在懸崖峭壁上。頂部是一座門樓似的建筑—--南天門。人們摩肩接踵,遠望山路五彩斑斕,天衣無縫。無休止的臺階像垂掛著的天梯,抬起、放下、向前……我的每一步都竭盡全力,重如千鈞。日光毒辣, 汗流如雨,爬了不到一半兒,氣喘吁吁的我早已衣襟濕透。撐不住了,只能一下子癱坐在樓梯上,周圍熱如蒸籠。掙扎著爬起來,卻早已力不從心,走兩步,歇三步。低下頭,看各色的鞋子一步步遠去,我咬咬牙,重振旗鼓,向南天門前進。有的人坐下了,有的人站著停下腳步,成功在于堅持,還有的人矢志不渝地前進。也不知過了多久,南天門近在咫尺,臺階剩下五階、四階、三階……終于,我成功了!征服了這“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泰山如一幅畫卷,徐徐為我展開。
跨入南天門,真有飄飄欲仙的感覺。令人想起李白的“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方才是炎炎烈日當頭,即刻涼氣襲人,如墜冰窖。真是到了山頂上的“白帽子”,周圍一切,都朦朧如幻,充溢著乳白色的冷霧。隨著涼爽清風刮過,如絲如縷的霧氣輕煙一樣彌漫開來,又如潔白蟬翼紗遠鋪天邊。走上天街,向下望,白茫茫一片,深不可測,猶如身在云端,可比蓬萊仙境。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之廟宇皆修建于此。久居山頂,聞花香,聽鳥鳴,喝山泉,真是修身養性。難怪是圣人之天堂,隱者之居所,在此仙境,真能修煉得仙風道骨!
不到半個時辰,天方放晴,天色極好。“五岳獨尊”的石刻邊擠滿了合影留念的人,還有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巨石,靜靜屹立,上面皆刻著字,倒也無什么特別之處。忽有一個不同者,立在日觀峰上,向北斜橫出,名曰:拱北石。在這上面看日出,何等壯美磅礴。大自然鬼斧神工,真是奇妙瑰麗。
我又游覽了典雅遒勁的唐摩崖石刻,歌頌漢武帝功名的無字碑,以及香火不斷的神社廟宇,“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玉皇頂······一路上,游人絡繹不絕。泰山之雄偉,內涵之深厚,文化之燦爛,著實嘆為觀止。
“五岳歸來不看山”,乘纜車下山,那一片世外桃源般的綠色夢寐在腦海里,它的自然與文化,令人深深的向往。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