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敘事作文錦集6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敘事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比如醫生的責任是治病,教師的責任是教學生知識,警察的責任是抓壞人確保人民的安全。但是如果每個人都能盡力完成他的責任,那么生活就會非常美好。
而我,卻常沒能盡到我自己的一份責任。昨天晚上,我跟媽媽回家,途中,我們經過一家冷飲批發店。天熱,媽媽決定批些冷飲回家。我高興得不得了,要知道我是最愛吃冷飲的了,在空調房吃著一支冷飲再玩電腦,哇,神仙般地享受!到那里,我們左挑右選,共買了價值33元的冷飲,足足一大包。我把它放在我的小自行車簍里,高高興興地回家了。然而,回家以后,我第一件事不是把冷飲放到冰箱冷凍柜,而是去洗澡鉆空調房玩電腦去了。也沒想起來提醒一下后來回家的媽媽。于是,直到第二天一大早,媽媽才發現安安靜靜躺在長椅上的裝冷飲的袋子,惹得媽媽那個火大呀.......唉。我這是怎么了?平常媽媽就是不用說,我一定會首先把冷飲放好的呀。
而昨晚我的腦子如進水一般,現在再想,當時可能心里只有電腦。覺得趕緊洗澡,才可以早點玩電腦。現在電腦,網絡對我們來說,真是有癮。我的癮還真是有點不小。網絡讓我們全都忘了初衷。忘了該做的事,眼里只有網絡。其它都不是事,唉,這點真不好。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希望我能吃這個教訓,盡量避免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知道自己要挨兩針就把褲子褪的多一點,兩側的屁股都露了出來一些。感受到護士來到身邊對她說:“兩側各打一針吧。”護士問:“先打那邊”我:“隨便,都一樣,選擇權交給你了”說話間感受到右側屁股傳來涼涼感覺。知道是消毒,接下來就是用針扎PP了,但還是很喜歡消毒的感受,涼涼的很舒服。身體一顫,右側屁股挨了一針。“趴好了被亂動,藥液多給你打慢點。”護士說著一邊用棉簽給我做PP的按摩一邊開始推藥。起初還不太疼加上按摩感覺挺好的。可隨著注射器里的藥液一點點進入我的身體,右側的屁股脹疼不斷增加。
怎么越來越疼啊,還有多少啊,心里想著。“很疼嗎?堅持一下,快好了”聽到安慰心里很溫馨,但屁股上的疼痛確一點也沒減輕,沒辦法忍著吧。屁股不再感覺脹痛而是單純的疼的時候拔針了。我長出了口氣,可算打完了。護士:“按好,我去準備下一針。”按好棉簽,回頭看到護士把手中的棉簽和注射器扔到一個小桶里,來到先前的地方,從瓷盤里取出棉簽和裝有頭孢的注射器。拔掉針套排凈空氣,向我走來。我清楚針是頭孢曲松鈉比剛才那針還要疼。我:“等一下,再按一會,對了明天我什么時候來”(怕護士馬上就打第二針,有意和她聊一會,等屁股不太疼時再說)護士:“這些藥都是每天肌注兩次,你明天早上來就可以,我們現在是早上7點到晚上7點應診。明天晚上根據你的病情會重新給你開處方的,所以明天得來兩次。我:“還得重新開處方啊”護士:“你病的很重,最少也得打3天針。你打的藥都很疼,而且藥量也大,和醫生說說改輸液吧。”我:“明天晚上看情況再說吧”護士:“好了,把棉簽拿開,可以了。該打左邊了”我按命令做著準備,把棉簽拿開,露出左邊的屁股。左邊PP一陣劇痛按摩仍然劇痛,疼痛沒有增加是持續的疼。我:“怎么沒消毒?”護士:“頭孢和酒精有反應,又是消炎的所以就不消毒了。”沒消毒還是有點不適應,頭孢的疼更讓我不太適應。剛才那針是脹痛可現在是放射式的疼。從針眼處向外圍擴散的疼,疼痛不斷均衡。拔針的時候左邊的屁股都不敢動了。這次是護士幫我按的棉簽,可能知道我屁股很疼怕我不敢按。按了一會護士看不出血了就收拾輸液室里的東西了。當我要離開時護士提醒我:“你明天得按時來打針,我們這個診所沒有注射室,明天最好早點來,8點以前病人少。”我回了一句“好的,麻煩你了。”就離開了診所。
第二天早上向單位請好假,心想反正不用上班再睡會兒吧。再次起了已經是9點了,感覺身上又有點不舒服,量了下體溫38。2。沒辦法還得去診所。洗完臉穿好衣服直奔小診所。診所離我家不算遠9點半多點就到了。幾天診所的病人還不少,輸液室已經有幾個人掛上吊瓶了。診室里還有5個病人再就診。看到護士和醫生都很忙,而且也都不是昨天的,只好再等一會兒。10點多醫生和護士才空閑下來,這才注意到我。醫生:“有什么事嗎”我:“來打針的,昨天晚上看的病。”護士詢問完我的姓名后找到我的病歷和診斷記錄,又問了我的基本情況(昨天的癥狀等)經核對后說:“不是讓你早點來的嗎,好了跟我來吧”再次來到配藥室,同樣的情景再次上演,兩支10毫升的注射器準備好了。我:“去輸液室打針嗎”護士:病人少的時候可以但現在輸液室的床位都有人了,你只能在這打針了。”我:“在這,怎么打啊”護士:“扶著點配藥操作臺或者貼著墻都可以。”我退下左邊的褲子雙手扶住操作臺,做好了打針的準備。
我:“先打退燒針是吧,昨左邊打的頭孢,今天換一下。”護士:“好,先打柴胡針”,護士右手拿著注射器,左手拿出消毒棉簽,沾了碘酒,用小指把褲子又往下壓了壓,才進行消毒工作,轉過臉去一看,哇!擦了好大一片呀,打針不就是一個眼么,還不等我調整好,一陣刺穿皮膚的疼痛把我拉回現實,臀部反射性的一繃,“放松”,幸好不是很疼,只是有點漲漲的感覺,突然疼痛加劇,剛要喊,護士已經拔針,把棉簽壓在了針眼上。把左邊的褲子提好后換右側的,站著打頭孢還是第一次,心里開始打鼓了。不等我多休息一會,護士拿著另一個注射器過來了,我把右邊的褲子壓低一點,護士在昨天的針眼旁邊消毒,屁股一顫進針了,進針的時候比剛才疼多了,也許感覺到肌肉比較緊張,護士加大了手勁,并一再告誡我要放松,不然藥液不擴散,會加劇疼痛。我也知道放松呀,可是真的好疼,怎么放松?隨著時間的推移,打針的地方又酸又漲又疼,回頭一看,怎么還有那么多,仿佛過了一個世紀,突然感覺PP上力量加重,一陣鈍痛,緊接著就是護士快速的拔出針頭,棉簽按在了針眼上,我重重的松了一口氣,總算打完了。重心慢慢移到右腿,可是不敢用勁,現在整個右邊的PP處于麻木狀態。避開針眼小心的提好褲子,護士收拾完打針的器材,回過頭對我說:“這針比較疼,你先呆一會兒,緩一下在離開吧。別忘了晚上還得來就診。”呆了一會兒我捂著屁股一瘸一拐的離開了,真不知道我還有沒有勇氣再來這個診所了。
當第一片黃葉在清香甜蜜的果味中,在秋蟲那最后的低鳴聲中,打著卷兒落下來時,所有的生靈似乎都在那一剎那感受到了大自然那低低的嗡鳴,聞到了秋天獨有的,復雜而專一的味道。那淡淡的呢喃聲在萬物心間回響:秋天來來啊。
又是一個無月的夜,我獨自走在小區中的小徑上。昏黃的燈光照著那滿地的枯黃,涼涼的秋風吹來,秋蟲的呢喃聲也隨之飄來,滿目一片蕭瑟,我打了個哆嗦,心中也也片蕭瑟。白天本來就因為數學沒有考好在憂郁著,傍晚時分又因工作失職而被老師狠狠批了一頓,心中的憂郁于煩惱便盛起來。心中忍不住低低咒罵起來:“煩死了,什么鬼的班級工作,一天到晚又是這個不好,又是那個不對的,干脆我別當了!”這般想著,心中便更煩了,找了張長椅,坐了上去。秋風拂面,似能把我的煩躁吹去一般。心,漸漸靜下來。
細細地聆聽起那秋蟲的低語。蟲兒們早已不復夏日的輝煌,有的已悄無聲息地沉睡了過去,有的仍在扯著嗓子鳴著、叫著。只是那蟲鳴聽起來暗淡了許多,夏天的活力與囂張的棱角在時間長河長河水流的沖刷下,被幾近磨光。同刷一只蟲兒,同唱一只曲子,卻是天壤云泥之別,硬是多出了幾分對已逝出的同類的哀思與對它那不多的生命的哀怨。靜靜聽這哀怨的曲子,秋蟲啊,那你的歌聲還能持續多久?你的命運難道就該如此嗎?你生命的最后,就只剩下凄涼了嗎?
“呼 ------”一陣狂風撲來,樹枝猛烈搖晃著,我使勁縮了縮身子,但那蟲鳴沒有衰減,反而更加旺盛!我的雙眼猛得綻出光彩,站起來,凝視著樹木,似想透過那黑夜,透過那層層樹葉,直網到秋蟲身上。這秋蟲的鳴叫,不也同樣是一首生命的贊歌么?面對自己的死亡,這些蟲兒沒有從此一蹶不振,沒有終日且惶恐不安地等待自己的死亡,而是繼續著自己的使命,歌唱著明天,歌唱著生命,歌唱著大千世界。盡管最美的歌聲也改變不了命運,但它仍是忘情地歌唱著。它用歌聲回答著我剛剛的問話,它用歌聲詮釋著生命的意義。聽著聽著,我不禁生出些許敬意,由秋蟲對生命的態度,我不禁想到了人類。
面對必將來臨的災難,一種人終日惴惴不安,頹廢不前,另一種人則坦然面對,甚至更加努力勤奮。
每個人都在為了死去而活著,只不過對生的態度不同,但這也生最大的不同。
在秋蟲的歌聲中,生命在升華,在秋蟲的歌聲中,我找回了應有的心態。
夜不在迷茫,有了秋蟲的歌聲相伴,我不再迷茫,心中的光亮涌現。在人生的舞臺上,讓我們像秋蟲一樣盡情地歌唱吧!
河內的火車站,人聲鼎沸。從火車上下來,陷入紛雜的人群,形形色色的人像印在瞳孔里,竟失了神,像很多來這里的旅行者一樣,我背著碩大的背包,風塵仆仆,茫然無措地看著火車行進夕陽里,忽然回過神來。
這里又是哪里?
遇見那個女人的時候,我正穿過一家小旅館的院子。她俯在水井旁打水,油黑的頭發,長期暴曬而毛孔粗大的`臉,不漂亮。拐上樓梯的時候,余光里,那個女人點起一支煙,坐在水井旁,看著這里。
長期的旅途使我格外困倦,記憶里,當初那么強烈的執念,倔強地選擇遠行的摸樣早已被旅途中長時間的寂寞、恐懼、麻木磨去了棱角,總有一根弦,緊繃著,等待著斷裂的那一天。
夜里,我夢見那個女人,她拍拍我的肩說,來,坐下歇歇吧……
來河內的第二天,起得很早,我趿著拖鞋在街邊慢慢走著,毫無目的。然后,我便看見那個女人坐在一張被安放在店外的大木桌旁,早餐店里,零星的幾個鬼佬喝著啤酒,大聲說笑。我坐在女人的對面,要了和她一樣的檸檬水和鮮木瓜。她抬起了頭,眼光穿過我的身體,很從容。她說,走了很遠了嗎?我有些差異的點點頭。她笑著說,累了就歇歇吧。她喝了一口水,又要了一份咸魚慢慢吃著,突然說,一個人,走了那么遠,是不是連最初的目標和方向都忘了呢?我看著她緩緩抬起的臉因為背光,邊緣溢出的一縷縷陽光,像一圈光環,像圣母瑪利亞。垂下頭,有些自嘲地笑笑,說,是啊,快忘了吧。那你最初的夢想是什么,女人專注地看著我,緩緩問道。
是什么?我出神地望著杯子里沉沉浮浮的青檬,心底有個聲音在吶喊,是因為禁錮在城市太久忘記了什么是自由,是因為厭倦了人心的勾心斗角,是因為二十幾年來的人生只是為了生存而活。我想要什么?是自由,是為自己而活?
驚醒的一瞬,我仿佛看見適才的自己竟與那女人的影子重疊在一起。我頭也不回地奔回旅館取了行李,我對自己說,該走了。
當我重又站在月臺上,看著緩緩駛來的火車,似是看見人生向我展開手臂,我們是如此歡愉著擁抱。
旅行需要不斷,這是夢延續的方式,暫時的停留教你認清夢的方向。走走停停,踟踟躕躕,一生就這么過去了。無論何時,倦了,寂寞了,無望了,麻木了,停下來想一想,想一想最初的堅持,然后堅定地告訴自己,我要走下去。
最為人動情的,莫過于親情、友情及愛情。人是感性的動物,有著普遍的七情六欲,善惡分明的純凈心靈。有時會為了陪伴良久逝去的小貓悲傷不已,有時也會為了一只毫無關系死去的鳥兒感到惋惜。即使是一些平凡也不起眼的小事,也足以讓人動情。
動情,遍布你生活的每個角落。
我對這個燦爛盛大的世界認識的時間很短,卻也很親切,陪我悠悠走過了12個春秋,與它一同賞過了這世間的大景之美。在這12個春秋里,少不了父親的陪伴與包容,他的哎,讓我沉溺在溫柔鄉里,害怕分別,卻也期待著同行。
父親為我所做的事我都已成為習慣,每天上下課時接送我,勞心勞力的工作生活中也要抽出些空暇時間督促我學習,這在我眼里沒什么特別的了,只是因這份愛我未能多加留意,用心體會。沒有一份愛在付出時是理所應當的,只是起源是無條件愛你。這份愛直達我心頭至微微顫動,鼻尖發酸,并虔誠許下守護這份愛的誓言。
親人的愛溫暖了我整個夏與秋。一句短短的話語包含了對我不余保留的關愛。“天氣涼了,記得多穿件衣裳”,一陣涼風拂過,迅速裹緊了衣衫,僅憑愛捂暖了心房。簡單的話語里夾雜了親人不經意卻愛你的意。
“獨處余生半載,晚風微揚時勿忘回家。”送給長大后的自己。無論未來你苦累并肩都要常回家人身旁。那不厭其煩的嘮叨聲和冒著熱氣的飯菜,陪伴你度過了轟烈年少時。
最動情的時刻。
以前,我總認為父母照顧子女是應該的,父母要不斷地為子女付出,子女無止境的接受。犯錯時,有父母點頭哈腰向對方道歉;遇事不會時,有萬能的父母;任性胡鬧時,有父母百般嬌縱。我們享受著父親的玩笑話和母親美味的佳肴。在兒時記憶中,如超級英雄般無所不能。可長大后才發現無所不能的父母也會發那些糊涂錯,超級英雄也會老去,華發與白蒼更迭,最后只剩下你。他也是初為人父,她也是初為人母,孩子是他們的鎧甲亦是溫柔,他們用著簡單和笨拙的方法深愛著你。
在緩慢的時光音調中,我們放映每一年的錄像帶,學著愛的路上滿是坎坷,我們一同選擇了遠方風雨兼顧地來到彼此身旁。你們初為孩子家長,也會有束手無措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生來便是父母的料。我也是初為孩童,在成長的路途中也會犯很多你們小時也會犯的錯,請多擔待。
沒有人定義了動情所起,但我知道情與愛是你們教會了我,牙牙學語中說著愛您,情不知因何而起,但我知情是于你。你們眉目如我眼瞳,溫暖我十方冬春。
一個物理學家因研究某課題成績不佳而轉換課題,卻意外獲得眾多新發現,在眾人皆慶賀其“審時度勢”時,卻有一個大科學家不以為然,認為應持之以恒地鉆研“最厚的地方”,而我認為,嘗試在泥濘中抬腳,總好過深陷此中不愿自拔。
面對“易”的誘惑,“難”更顯可貴!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金錢名利的誘惑著實算得上夏娃偷食的美味“禁果”,因而不論是物理學家,亦或是這個社會的其他人,我們對于“求易”行為,都不應簡單地歸之為無法持之以恒,正如林達所言:“刺破平靜水面的銳利冰鋒,也許它僅露出一角。”所以我們不僅要看過這些怕苦貪易的表面,更要看到其背后如冰山之重的本質。那便于對功利主義對社會的危害,恐怕能做到“心不動于微刑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人少之又少,因而我們更要做到迎難而上!
顧此失彼,圖謀超前,只會一事無成!古有“楓葉經霜艷,梅花透雪香”“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香撲鼻”。西方莎士比亞也曾告誡世人:“唯有埋頭才有出頭,急于出人頭地的人,不會真正得到什么。”因而,我們應該知道,要想成功,三心二意是萬萬不可的,只有不畏艱難困苦,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才能獲得真實的成功,有靠低俗內容走紅的網紅,還有只會創作毫無內容的雞湯文學的“作家”,可無數歷史偉人向我們證明,那些害怕困難,想以捷徑取得成功的人都是不現實的,迎難而上,即便道阻且長。埋頭苦干,克服困難,一切終會實現。
富蘭克林言:“懶惰,像生銹一樣,比操勞更能消耗身體,經常用的鑰匙總是亮閃閃的。”成功沒有捷徑可走,欲獲成功就必下苦功!正如蒲松齡所言:“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我在故宮修文物》中的王師傅耗費200多天僅為修一只文物表,沉下氣來,才使一件件文物重煥光彩;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靜下心來,才鑄就了千古名著《紅樓夢》;馬克思在圖書館所坐位置下的水泥被他磨去一層,耗費了40多年,才著成震驚世界的《資本論》。世間萬事無論難易,全在一“勤”字,只要肯下苦功夫,哪有不成之事。
《紅與黑》中曾說,一條路并不因為它路旁長滿荊棘而喪失美麗,旅行者照舊向前進。
面對困難,方顯英雄本色。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