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盤中餐演講稿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演講稿應用范圍愈來愈廣泛,你所見過的演講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珍惜盤中餐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珍惜盤中餐演講稿1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六年級一班的陳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熱愛生活,珍惜糧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我們牙牙學語時,父母就教我們背誦《鋤禾》這首詩,讓我們懂得稼穡的艱難和節約糧食的重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卻隨處可見。所以,為了喚起大家珍惜糧食的意識,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黨中央、國務院把世界糧食日的那一周定為“節糧周”。
作為我們這一代,不要以為我們的國家地大物博,就可以隨便浪費糧食。要知道:中國人口已超過了xx億,人均耕地面積卻不到1。5畝,僅僅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失。可見,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對我們來說是多么重要!
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拿出實際行動來,把珍惜糧食的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起來。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珍惜糧食不過是舉手之勞。比如: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對浪費的現象,我們要堅決反對,堅決抵制,用實際的節約行動為社會做出一份貢獻、盡到一份責任。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熱愛生活,節約資源,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做起吧。
珍惜盤中餐演講稿2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X的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糧食 ,從我做起》。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傳承和弘揚。
金黃而飽滿的谷粒,凝結著農民們辛勤的汗水和心血。選種、翻地、播種、澆水、施肥、管理、收割、存儲、磨面……直到做成饅頭端到我們的餐桌上,每一個環節都凝結了無數人的勞作;那青翠欲滴的蔬菜更是農民們日復一日辛勞的凝結,俗話說“一畝園十畝田”。而我們又該如何對待每天的餐食呢?
各位同學想一想,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米飯吃到一半就倒掉?你是否扔掉吃了幾口的雪白的饅頭,包子?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
我們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同學們,你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掙扎在饑餓的邊緣?在發展中國家,每5個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頭號殺手,平均每年奪去約一千萬人的生命。因此節約糧食勢在必行!
我們青年學生,衣食住行依賴家長的供給,沒有理由浪費,更沒有理由揮霍。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更是責任。同學們,讓節約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常態吧,人人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請大家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從你我做起!
珍惜盤中餐演講稿3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糧食兩個字一說起,我們的腦海中就浮現出各式各樣的情景,有路邊的小吃攤,有高檔餐廳的簡單吃食,也有金黃的麥田里農民辛苦的農作,翠綠的水稻田里工人們彎著腰插著秧,這一幕幕是美好的,也是令人深思的。糧食,是我們人生續費生命的主要材料,也是我們生活豐富多姿的主要色彩。所以親愛的同學們,請大家拾起關于糧食的責任,抗在肩上,不再浪費,不再揮霍,從此刻做起,也從現在出發!
我生在一個算是富裕的家庭,從小父母就給了我衣食無憂的生活,雖然有了這樣的日子,但是父母依舊不忘提醒我節約每一粒糧食,節約每一滴水。這個傳統的家庭給予了我很多方面的能量,比如說艱苦奮斗的家庭原則,很多富裕家庭其實都在一定程度上是節儉的,不管是生活方面還是平時的態度方面,首先就要樹立起一個正確的觀念,以往大型家庭聚餐,我爸爸都非常主張在家里吃,因為我們能夠控制好量,如若一定要去外面吃,我爸爸也會建議先上后添,如若實在少了菜再加菜就是,不用為了所謂的面子而去浪費,這是毫無意義,也毫無品質可言的。
因為這樣的家庭教育,所以現在的我是一個非常節儉的人,吃飯方面最為突出。進入高中之后,大家的飲食變得豐富多了,學校食堂食物種類也很多,大家打菜和吃飯的時候有時候也會剩下很多。每次裝剩飯的那個桶子總是滿滿一桶,我覺得真是太浪費了,所以平時我在糧食方面,就是能吃多少打多少,盡量不要去浪費食物,這是對他人辛苦勞作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
同學們,節約和珍惜是一種良好品德,并不是說面子是建立在浪費上的,擁有這樣觀念的人本身面子已經失去了。任何一個人都會崇拜一個三觀端正,有良好行為建設的人。所以親愛的同學們,珍惜糧食,從此刻做起,刻不容緩。我們需要去證明自己的品行,從而拉開未來之窗,做一個更好的時代少年,為這個社會承擔起一份艱苦的責任,鞭策著我們往一個更好的方向去前進。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珍惜每一粒糧食吧,做一個有責任心,能夠擔當這個身份的高中生吧!
珍惜盤中餐演講稿4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惜糧食,文明用餐”。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這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為促進世界各國關心糧食問題于1981年正式規定的。
而我們中國,為解決目前糧食浪費嚴重的問題,也發出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特別是在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所在的這一個星期時間里都是全國“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周。
可能有的同學對于“節約糧食”不以為然,有的同學心存困惑:我們家從來不缺糧食呀?爸爸媽媽也從來沒讓我餓過肚子呢?那為什么愛惜每一粒糧食這么重要呢?
相信我們大家都通過唐代大詩人李紳的古詩《憫農》了解到農民耕種的辛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可同學們有所不知,其實要把地里的禾苗加工成我們每天碗里香噴噴的米飯,可遠遠不光是農民們在田地里頭頂烈日、拋灑汗水地勞作呀!告訴你們吧!糧食從播種、收割到加工成成品糧,這其中至少要經過20道工序,這得需要有多少農民和工人為此付出心血呀!正因為如此,每一粒糧食我們都必須要珍惜。
退一步說,雖然同學們每天都能吃得飽、吃得好,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食物吃。據聯合國最新統計,目前全球長期挨餓的人口達到了9億2500萬之多。而在我們中國的邊遠地區,由于經濟落后、交通閉塞等原因,還有許多人在餓肚子,還有許多像我們一樣大的孩子連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又怎能談得上讀書、上 ……此處隱藏2125個字……十所希望小學;按每人學雜費三千元記,則可使七千名失學兒童重返我們的校園!你還能說我們沒必要節約一粒米嗎?請各位同學想一想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飯菜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將吃了幾口雪白的饅頭、包子扔在地上?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
我們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學們,你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人們在苦苦掙扎,你們知道嗎,在發展中國家,每5個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一千萬人的生命。因此節約糧食值得我們同學們深思。
同學們,珍惜糧食就是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校園蔚然成風,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為建設文明和諧校園作出應有貢獻。謝謝!
珍惜盤中餐演講稿9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珍惜盤中餐”
說到糧食,我們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一首小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每一粒米飯,每一片菜葉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所以我們不能浪費糧食。
下面我要給大家分享兩個珍惜糧食的小故事。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毛X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結束,他留大家吃飯,餐桌上一大盤肉丸熬白菜,幾小碟咸菜,主食是燒餅。毛X吃飯時,掉在飯桌上的一粒米、一根菜,他都要撿起來吃掉,飯碗里從來沒有剩過一粒米。第二個故事是這樣的:毛X的女兒上學時,吃窩窩頭只把里面的棗吃掉,其余都掉。要知道,當時有多少人吃不上飯。老師就把這件事告訴了主席,毛X知道后便嚴厲地批評了她。從此,她再也不浪費食物了。
聽了這兩個關于珍惜糧食的正面事例與反面事例的故事,我們就可以知道珍惜糧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啊!
同學們,從今天起,我們就要養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費食物的好習慣。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完了。
珍惜盤中餐演講稿10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學校就有一條禁令:不珍惜糧食者,扣班分,將這個學期不能得到流動紅旗!所以我們都特別珍惜糧食!而我們班上有一個非常珍惜糧食的人!
她就是:王偉嫻,她雖然學習不是很好,但是她,非常珍惜糧食,從去年到現在從來沒倒過一粒米。
有一天,我非常餓,一口飯也沒吃,就倒了,剛準備倒的時候,我突然聽到她說:“一口也沒吃呀,等會就餓了,真是不珍惜糧食呦,那句詩怎么念來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好學生也不能不珍惜糧食呀!要是中國人都向你這樣,一在就要節約13億斤糧食,唉!”聽完之后,我的臉像蘋果一樣紅,雖然當時還是把飯倒了,但是這件事過后,我就很少倒飯了!幾乎每天都只倒一點兒,有一次去倒時,王偉嫻就對我說:“上次的事對不起,啊!因為我看風你每天都倒了一滿碗飯,太不珍惜糧食了,所以我才說的!”“沒有關系的,我早就忘了!”我對她微微一笑。
她不僅勸告別人珍惜糧食,自己也必須做到珍惜糧食,并且不能浪費一粒米,即使自已已經吃得非常飽了,但是非要吃完,要是太飽了,就帶回家紅小貓、小狗吃,她這種珍惜糧食的美德,值得我們學習!
珍惜糧食講文明,儉以養德樹新風。珍惜糧食的美德,代代相傳,我們任何人都應該做到,這樣才能做一個品質高尚的人!
珍惜盤中餐演講稿11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很榮幸能夠站在這里與大家分享節約糧食的經歷,本來我還準備了一份演講稿的,但因為緊張怕忘詞,也因為中午我吃完午餐后,將盒飯蓋上那一粒米撿起來放進了嘴里,我認為我可以脫稿給大家講講節約糧食這件事了。
本人能夠站在這里與大家分享這些,全都是因為我這個人出了名的節儉,當然,在有些時候,我的節儉會被別人認為是一種摳門,但更多的時候,我的節儉還是可以給大家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的。因為我家是軍人家庭,從小,我在家吃飯時,都是一粒米也不能剩,更不能撒在餐桌上的,每次撒在桌上的米,我的爸爸都能給我講一個關于糧食的故事,告訴我糧食的珍貴,以及珍惜糧食的必要。在撒過米聽過故事,也挨過打后,我再也不敢浪費糧食了,甚至于每次看見一粒米,都能看見鋤禾日當午里那些農民伯伯的汗水在我眼前低滴落。
同學們,你們也許沒有這么嚴厲的爸爸,但你們一定都浪費過米飯,浪費過食物。那些我們浪費的糧食,如果收集在一起的話,多到可以養活一個孩子,甚至養活一個窮人家庭的一屋人。的確,我們這一代人的出身是幸福的,再不濟的生活也不至于讓我們餓肚子。然而,我們的祖輩都是餓著肚子挺過來的,他們都是餓過肚子也要把我們這些血脈傳承下來的人,我們這么想的話,還會浪費糧食嗎?也許我們浪費的糧食足以救活我們過去因為饑餓而逝去的祖輩,這樣想的話,我們還覺得一粒米不足以讓我們珍惜嗎?
節約糧食吧!同學們,老師們!我們只有把節約糧食從我做起了,我們的糧食才不會因此被浪費,農民伯伯的血汗才沒有白流,我們的祖輩們才沒有白白挨餓。世事是無常的,像這一次疫情的發生,我們誰也不知道哪一天我們就會在家里“彈盡糧絕”,我們誰也不知道哪一天我們又會出現糧食緊缺的現象,所以,珍惜吧!節約糧食吧!就當是為我們未來落難的某一刻儲存糧食,就當是為我們自己未來吃不上飯的某一天儲備米飯,這樣那一天到來時,我們才不會因為自己曾經沒有珍惜糧食而后悔!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我已經做到了,你們呢?一起來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珍惜盤中餐演講稿12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秋風在我們身邊蕩漾,今天我們又迎來了新一周的學習和生活。讓輕松愉快的學習伴隨我們成材,讓甜蜜的生活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
建國60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質應有盡有。有的同學甚至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的確,節約一粒米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但它卻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素質。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請各位同學想一想,在家,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飯菜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將吃了幾口雪白的饅頭、包子扔在地上?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我們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學們,你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人們在苦苦掙扎,你們知道嗎,在發展中國家,每5個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一千萬人的生命。因此節約糧食值得我們同學們深思。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周恩來一貫反對鋪張浪費。他吃米飯時,一粒米也不肯浪費,偶爾灑到桌子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撿起來放到嘴里。我們應該向周學習。
同學們,珍惜糧食就是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校園蔚然成風,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為建設文明和諧校園作出應有貢獻。謝謝!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