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高中的作文集錦六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最近,我們單位推薦了一篇文章《善待你所在的單位》。校長從頭到尾細致地帶領著我們看了一遍,當時有些許感慨;等到我再看第二遍,感悟良多;等我看完第三遍,更多的則是反思。雖然全文沒有長篇大論的說教,卻句句引人共鳴。文章語言樸實,道理深刻,令人久久回味。讀后,不由自主的聯系起自己的工作單位,由此想到了我在的單位上班以來所遇到人,不免有陣陣的感慨。
“家庭離不了你,但你離不了單位,沒有單位,你,什么也不是!”這句話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簡直是一針見血地說出了自己與單位共存的意義。是呀!自己的是一棵小草,單位就是我們的土地。也許,歷來這篇土地,你也能長得很好,但是我想這成長的過程必定是艱辛而有曲折的。何況,有的小草最后的結果也不一定能夠長得那么順利呢?!
可能你或者他在自己求學階段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踏入了一小小的社會,但是自己需要明白的是,人不管到了哪里,哪怕自己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也必須知道感恩!感恩父母賜予你生命,讓你領略甚至享樂世間的美好,感恩大地,賜予你存活著的糧食,讓你消減去饑餓的痛苦,感恩你的學校 ,讓你仗知識去走天涯!
可現在,有了自己的單位,自己也有了收入,還有時不時展示自我的機會與平臺。正因為單位的存在,我們好多人才有了大展身手的平臺。既然單位給了我們這么多,那么,我們作為員工是不是應該懂得感恩,善待和回饋我們的單位呢?
作為教師,我們經常教育孩子門要懂得感恩,要感恩同學,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朋友、感恩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感恩社會、感恩自然,但有多少人想到過要感恩我們的單位?又有多少人想過單位的多少發展是與自己有關的,自己奉獻了多少?
大家都不喜歡“白眼狼”。有沒有人想過并思考過其中的原因呢?那是因為幫助了那個狼,那個狼去沒有回報,都不想做那個忘恩負義的人。但可曾想過,單位給予我們的也同樣很多,我們只坦然接受單位給與的,就是理所應當的嗎?難道就沒有一丁點想要感恩回報自己的單位的念頭和想法嗎?如果有就努力工作。我想,每一個人都不至于在這點心磨滅之前不干一件正事來供自己今后茶前飯后的'的談笑風生。
金色的霞光染亮了村西的半個村落,河水輕快地流著,一群稚嫩的面孔倒映在河面,伴著鴨子輕快的腳步聲我便是當中的一員。
記憶中,兒時迎接我放學回家的不是那只撒嬌可愛的小黃狗,也不是媽媽慈祥的面孔,而是村中屋頂上一排排的炊煙。
一縷縷炊煙從煙囪中升騰而出,輕風拂過,散懶地擁入白云的懷抱,仿佛和白云一起做著甜美的夢。無論我在何方,受到任何委屈,一想起家鄉的炊煙便無時無刻的溫暖,總覺得那里面就是家,有幸福有溫暖,沒有孤獨。
兒時,家鄉的炊煙是媽媽為我放飛風箏時手里那根長長的線。
中學了,我告別了那條小溪,那群小鴨,還有炊煙,來到了離家幾個鎮外的初中上學。這是一座大城市,每當夜幕降臨便想起了家鄉,想起關于家鄉的一切,可是,我畢竟是孩子,當習慣了繁鬧街市的燈紅酒綠,早已將我記憶中那炊煙中的記憶淡漠。
當中學畢業時,再次回到家鄉接受新一輪的挑戰。我發現:當每次匆忙往返于學習啊與家之間我都忽略了家鄉的變化。那炊煙早已不復存在,一排排小洋樓的屋頂上是在陽光下刺得人耀眼的太陽能與有線天線。
春暖花開,陽光將愛心灑向大地,雖然無法回到以前那靜謐的村莊,但眼前這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足以讓我看到美好的前程與光明,會認為炊煙的犧牲是值得的。
時間的輪回在不停地旋轉,村莊不斷發展,我也在進步。高中的生活是獨立自主的,由淺入深的,遇到難題,我會消耗大量精力去解決。休息、放松的時間少了,但我仍然能感覺到身邊強者如林,競爭的激烈讓我喘不過起來,因為我也是這百米競爭中想爭冠軍的一員,雖然我不是最高的,沒有太多時間去想家鄉的事,只有下決心抽時間好好回去看一看。
終于,一次機會,學校放了幾天假。當媽媽用車載著我走過家鄉的小路時,那路已不是斷斷續續的石子路了。而是光滑平坦的水泥路,小河上建起了亭子,路兩邊栽起了花。在爺爺奶奶們的臉上看到的不是以往干活的勞累,而是容光煥發,運動后的清爽與舒適在他們的臉上體現。
小村已逐步變成小區。我們繼續上前,前面一群大媽們正在跳舞,再仔細一瞧那背景再熟悉不過了,是大媽!原來一做這件事就害羞的大媽竟然教別人跳舞。
驕陽似火,陽光火辣辣地照在我臉上,汗如雨下,一滴滴汗水淌下我們的臉頰我們在陽光下又艱難地挺直我們疲憊的身姿,支撐我們站下去的只有一個聲音——NEVER GIVE UP。
永不放棄,已經在這幾天的時間里成為我們的人生信條,訓練場上,有的同學已經站不住了,當教官要求他出列時,他仍然堅持說我可以。也許有時候永不放棄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但是做起來卻異常艱難,在這次軍訓中我學會了很多,我學會了集體合作,如果有一個人不配合,不團結,那我們今天的起步走隊列一定非常差,但是我們做到了整齊劃一,即使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吃了不少苦頭,流了不少汗,但是當我們完成這項任務時,我們都會情不自禁說一聲:“成功了!”
我也學會了什么叫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在刺眼的陽光下,大地也開始變得熾熱起來,我們仍然在這里站軍姿,與其說這是一種煎熬,不如說這是一次歷練,是一次對自己的挑戰。站軍姿是對一個人的耐力和意志力的雙重體驗,雖然這是最基本的軍事動作,但要將其做到最好談何容易。在第一天站軍姿的時候許多同學紛紛倒下,但是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天氣逐漸變得悶熱起來,但是倒下的人卻越來越少,即使是女生也可以堅持下來,這讓我徹底明白,我們班的人都是最棒的,我們班每一個人的內心中,都有一個無比強大的聲音——NEVER GIVE UP。這就是我們面對困難和挫折時的最強音。
也許在未來的人生中,我們會有各種困難和挫折等待我們,也可能經歷無數的失敗和打擊,一路走來,也可能覺得自己的前路無光,慢慢前行,但是現在我明白了,我感受到了,永不放棄就是打破這一切的唯一途徑,它就像一劑強心針,讓我滿血復活,一棵明亮的火把,照耀著我勇往直前。
我有一個“四都像”的同桌。所謂那“四都像”的同桌,就是我們班那位大名鼎鼎、“臭名”遠揚的那位、那位……我還是不說了吧,大家看了后一定會知道的,尤其是那些曾受過“傷害”的女生……
“四都像”其實是一個簡稱,全稱的意思是:像鐵全虎,像河馬,像大象,像獅子。為什么這么說呢?別急,且聽我一一道來。
先說說同桌那“鐵拳”吧!為什么這么說呢?原因是這樣的:同桌因過度肥胖而導致發育過快,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同桌非但沒成被快速發育而搞成空心的,反而長的特別壯實。而更壯實的還是他那一雙拳頭,大的嚇人,所以同桌便把這拳頭當作武器,用來攻擊和欺負女生。這不,“好戲”開演了!
今天,安安不知又觸犯了哪條“禁令”,把同桌惹毛了。只見同桌目露兇光,雙手緊握,向安安走去。安安嚇得連連后退,同桌站在桌子前,雙手往桌子上一放,蓄力之后,只聽“咚”的一聲,我們便被嚇住了。沒等我們反應過來,便聽到一聲尖叫:“啊——”,又聽到“哐當”一聲,我們大家又怔住了。原來同桌分貝過高,連玻璃也怕了,最終“投地自盡”了。安安見狀,只好向老師求助……
我這個同桌雖然有缺點,但是優點還是有的,那就是——耐打!
耐打。一天,同桌把我惹毛了,要知道,我可不是好惹的,哪會忍氣吞聲呢?不管三七二十一,掄起我的小拳頭就像同桌那龐大的身軀上砸去。可同桌皮厚肉厚,怎么會怕我那小小的拳頭呢?對于我的舉動,他無動于衷。照例,該干嘛干嘛,我卻滿頭大汗。最終,我投降了。正值寒冬,我想:用他來熱熱身也是很好的。哈哈……
至于同桌那大象的身軀和河馬般的嘴巴,當然也有很多非同尋常的故事,如果你想知道的話,就快快來我們班看看吧。我一定會特別隆重的向你介紹我這可恨又可愛的同桌!
“在時光遺忘的背面,獨坐殘破的臺階,抬頭看云翻涌著天。天空和我的中間,只剩綿綿的思念。在裝載你的回憶里面,你占據了我的每一個細胞。曾經和想念,在腳下蔓延。”
這是我為奶奶寫的段落,奶奶不知道,她只以為這是我從哪里抄來的歌詞。雖然有些話她讀不懂,但她被吸引了。她拿著這張薄薄的紙,這張承載著厚厚思念的紙,上了樓,她端坐在陽臺的板凳上。
爺爺走的時候,天氣格外冷,是窗外飄著雪花,屋內玻璃上附著冰花的日子。雪花落了地,爺爺上了天堂。我們趕到爺爺家時,爺爺安詳地躺在床上,奶奶呆呆地看著爺爺的臉龐。屋內人開始多了起來,奶奶不動,安如山。這時候奶奶的世界是無聲的,與外面的世界有著結界,任誰都無法闖入,甚至連靠近也不行。
從前,一家人團聚閑聊時,爺爺總會用他長著老繭的手,小心翼翼地掰開葵花子,輕放進一個小碟子里,然后推到奶奶的面前。奶奶看看碟子,又嗔怪地看看爺爺,像是說“又弄疼你了吧”,然后一粒一粒遞進嘴里,細細品嘗著香味……
爺爺的睡眠很淺,奶奶在客廳看完電視回房時,爺爺已經入睡了。奶奶便會向外輕輕拉一下門,然后徐徐地轉動門把手,再脫下鞋子用腳尖踮著進門。奶奶總是在外用右手轉動把手,開門后便用左手抓住門內的把手才松開右手。關門更是小心謹慎,生怕木頭相撞的聲音吵醒了爺爺。
我問爺爺:“奶奶這樣還會吵醒您嗎?”爺爺笑著說:“會,但很輕。她那么努力,我就裝作睡著了。”
爺爺去世以后,奶奶總是出神。盯著遠方的一個點,然后四周變得模糊,最后連這個點也變得模糊而再也找不到。
有一回我推門進奶奶的房間,她正捧著相冊。奶奶輕輕撫摸著每一張老照片,盡管有些泛黃,有些照片的四周因為歲月的侵蝕而皺縮在一起。黑白老照片,讓無數回憶連接。從畢業照到結婚照,從結婚照到全家福,從全家福到三代同堂。
后來父親和姑姑問奶奶:“媽,要不幫你再找一個吧。”奶奶搖搖頭,過了許久,才開口:“再找一個?豈不是又要我照顧?”我知道,奶奶只愛一個人,所以只愿意照顧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爺爺”。從此父親再也沒提這事。
奶奶從陽臺回到我房間,對我說:“你爺爺走得安詳,少受了很多苦。”從窗戶穿過的陽光,不含雜質,不斜不倚,安靜地淌在奶奶臉上。天氣正好,陽光正足——這也許就是爺爺留給奶奶最后的溫柔吧。
“在失去你的風景里面,我獨自流浪海角天邊,也許在來生的某一天,我們能續寫新的情節,完成這一次的殘缺。”我把這兩個段落放進五月天的《步步》里面,唱給奶奶聽。但我知道,奶奶的思念是唱不完、說不清、道不盡的……
我們班有個聰明伶俐的班長。一雙明亮有神的大眼睛,在管理紀律時總能抓到我們做小動作;十分富有智慧的頭腦,考試中的難題總能迎刃而解……她的優點數不勝數,令我最敬佩的還是她管理紀律方面。
那天中午班主任不在,就由班長管理紀律。鈴聲響了,可我們仍然在嘰嘰喳喳的討論跟學習無關的事情,只見她健步走上講臺,清了清嗓,拍拍桌子,說道:“安靜了,安靜了,大家寫作業、看書、休息都可以,就是不準講話和下位。”大部分同學的安靜了下來,只有極少部分同學還在挑戰班長的忍耐限度。
我的前桌張斌,就是個極好的例子。班長走到張斌座位前,說道:“張斌你能不能暫時休息一下,別讓你的舌頭太累了!”張斌一聽,毫不領情說:“我的舌頭一點都不累,而且累著了也不關你的事兒!”她見張斌敬酒不吃,便狠了起來說:“張斌,我數三聲,你要是再講話我就讓你站到講臺上講個夠。”張斌害怕了,還沒等班長開始數,便閉上了他的嘴巴安安靜靜的寫起了作業。
過了一會兒,張斌伸長了腦袋,抬起頭來東看看西瞧瞧,見班長在寫作業,找著了機會可以講話,就放下筆,轉過臉來,跟左邊的男生開始聊起“閑話家常”。他們以為誰也沒有發現,聊得更起勁來,竟沒發現她已經走到了張斌的座位旁,“咳咳!”班長咳嗽了幾聲,張斌緩緩的轉過頭來,大吃一驚說道:“我……我……我再也不敢了,饒過我吧!”“再講怎么辦?”班長問道。“再講下課我就去老師辦公室!”見到張斌求饒,班長回到了座位,而張斌也再也不敢講話了。怎么樣?我們的班長聰明吧!她就是——朱硯凌,全班公認的最負責人,最聰明的班長。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