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寫物作文匯總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物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在我外婆家后山上,有大批大批翠綠的竹子,像一片綠海。上次去后山,我就親眼看到了那翠色的欲流的竹海。那時,整個竹林被霧包圍著,在竹林中走的時候,四周白茫茫的一片,耳畔不時傳來清脆的鳥啼,仿佛置身仙境一般。從那起,我便喜歡上了那幽靜的竹林和那翠綠的竹子。
竹子生長速度極快。樹木要長幾十年的高度,竹子一年多就能長到。
一場春雨過后,竹林里便隨處可見毛茸茸的竹筍。竹筍煮湯當然鮮美不過啦,用來燉肉、清炒也很好吃。而我最喜歡吃那剛從黃泥土里鉆出來的那種,那種炒著吃,特香、特甜、特脆。竹子的作用可多啦,竹席、竹籃、竹筷都是竹子做的…
竹子的品種也很多,有龜背竹、紫竹、斑竹、楠竹……有的生長在土里;有的還可以在清水中生長。我家有一盤開運竹,就“栽”在清水中。竹子的生命力很強。山巖上、亂石旁,都有它的身影。即使在凜冽的寒冬,竹子都生機勃勃、翠色的欲滴。所以,它和松樹、臘梅被人們稱為歲寒三友。竹子的只講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和那頑強的毅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家的陽臺上栽種著許許多多的蘆薈,一株株長得高大茂盛。到了春天開花的季節,有的還開了一朵朵大紅花,在綠葉的映照下,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格外鮮艷好看。
蘆薈在葉片厚厚的,又細又長,邊緣上長著很多細小的毛刺。我經常用手撫摸葉片,表面很光滑,有一種柔軟的像肥肉一樣的感覺。別看葉片邊緣的毛刺小,可是它會咬人,咬一口火辣辣疼痛。有一次我為它澆水時順便摸了它的葉片,不小心碰上了毛刺,扎得我手指癢癢的。我想,它可能不喜歡人摸,還以為我要折它的葉片呢。真是個會保護自己的小東西。
有一次,我的臉上長了兩個小疙瘩,又痛又癢很不舒服。我想起了電視里播過的科學節目,說蘆薈的葉汁可以吃,可以美容,還有清熱解毒的醫療作用,就走到院子里,不顧的反對,折了一片葉子,剝開表皮,將里面綠色的葉肉涂在臉上,只覺得滑滑的,也像涼爽。真的很神奇,過了一會兒,疙瘩不癢了。后來,我又抹了兩三次,幾天后,臉上的疙瘩奇跡地消失了。
我喜歡蘆薈。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詩人鄭燮在詩中贊美竹子讀詩句。竹與梅、松合稱“歲寒三友”,深受中國人的喜愛。
我的家鄉陽春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竹林。爸爸對我說:“竹子的用途非常廣泛,全身都是寶。在家鄉,很多人都用竹皮編織一些籃子,椅子等竹器。竹筍不僅味道鮮美,還富含各種營養,用來炒菜可香著呢!家鄉的人們經常把雞放在竹林里養,既消除了吃竹子的蟲,又使雞肉更肥美,比城里的雞肉好吃多了。人們把這些雞叫做‘竹蟲雞’。”
我老家門前就是一片小竹林。那種竹子頭三年長的很慢,在土里扎根,三年以后,竹子的根系牢固了,就長得飛快,像一支離弦的箭直刺藍天。早晨,我經常和小伙伴在竹林間玩耍。遠看一排排竹林,就像綠色的海洋。而近看呢,如一位位軍人挺立在身旁。夜晚,風吹過竹林發出“沙沙”的聲響,如瀟瀟的笛聲流入我的心田。這恰似一首寧靜的搖籃曲,我就在這美妙的歌聲中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啊!竹子,你不僅很美麗,還與家鄉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真不愧是“綠色的寶藏”呀!
大家好,我叫仙人掌。我是一株生長在沙漠干旱地區的綠色盆景。我的莖扁扁的,上面長了許多刺,為了適應沙漠氣候,減少水分蒸發,才會有這樣特殊的外形;莖變得肥大多肉,是因為要在雨季儲存養料。
在我眼中,沙漠好長好長,那金黃色的沙土被曬得滾燙,天空也顯得十分寂靜。烈日的照射并沒有影響我的生活,因為我還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在干旱季節,我可以不吃不喝地進入休眠狀態,把體內的養料與水分的消耗降到最低程度。當雨季來臨時,我又非常敏感地“醒”過來,根系立刻活躍起來,大量吸收水分,使植株迅速生長并很快地開花結果。
這世界多姿多彩,美輪美奐。魚兒向往大海,蝦蟹喜愛溪流,花草離不開泥土和樹木……我什么都不追求,最愛的就是與我相依相伴的大沙漠,和我追逐嬉戲的小雨點,還有那天空中的悠悠白云,也是我的好朋友。有他們和我為伴,我有數不盡的喜悅。我很滿足。
我是仙人掌,我耐旱,是觀賞植物,也有藥用價值。我喜歡陽光,我的生命力非常頑強。請大家記住我,愛護我和我的伙伴,一株生長在沙漠干旱地區的綠色盆景。
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對梅花不知傾注了多少情,南宋詩人陸游的“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群芳之首。然而,梅畢竟有“花”,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風霜雨雪的堅強品格,更以文靜、高雅、虛心進取、高風亮節、樂于奉獻的美德給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愛竹、欣賞竹、崇拜竹、贊美竹,不僅因為竹的萬般風情給人以藝術的美感,更是因為竹的自然天性和獨特的品格給了我哲理的啟迪和人格的力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錘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千古流傳的佳句,可說把竹子堅貞不屈的精神品質寫得淋漓盡致。竹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無論是峰峰嶺嶺,還是溝溝壑壑,他都能以堅韌的毅力在逆境中頑強生存。盡管長年累月固守著無邊的寂寞與凄涼,一年四季經受著風霜雨雪的抽打與折磨,但她始終“咬定青山”、專心致志、無怨無悔。千百年來,竹子清峻不阿、高風亮節的品格形象,為人師表,令人崇拜。
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新筍就悄悄的萌發了,一場春雨過后,竹筍破土而出,直指云霄,所謂“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對她青春活力和蓬勃生機的寫照。當春風拂去層層筍衣,她便象個活潑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輕紗,臨風起舞,婀娜多姿。暑盡寒來,她仍綠茵蔥蔥笑迎風霜雨雪,難怪白居易在《題窗竹》中留下這樣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盡,留向紛紛雪里看。”竹,擁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松樹,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樹,使人想起將軍。而修竹呢,它使人想起隱者。竹,輕盈細巧,四季常青,盡管百般柔情,但從不嘩眾取寵寵,更不盛氣凌人,樸實無華才是她的品格。竹,清高淡雅,一塵不染,她不圖華麗,不求虛名的自然天性為世人所傾倒。清代詩人鄭燮這樣贊美道:“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竹子心無雜念,甘于孤寂,他不求聞達于芒林,不慕熱鬧于山嶺,千百年過去了,終成這瀚海般的大氣候。
置身萬頃碧波的竹海,只見蒼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勇士,而彎彎新竹,卻又像柔情似水的少女;舉目望去那成方成陣的竹林,就像一隊隊、一排排跨馬揮戈的軍團,而當漫步于兩旁茂林夾道,竹葉輕輕拂面,又顯得萬般溫柔,寧靜和幽雅。剛柔相濟能屈能伸,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莫嫌雪壓低頭,紅日歸時,即沖霄漢;莫道土埋節短,青尖露后,立刺蒼穹。”這副對聯,道出了竹子博大的`胸懷與豁達開朗的性格。
哪怕是在條件艱苦的破巖中,竹子也能頑強生長。他不求索取,只有奉獻。竹筍做的菜肴,為人類所食用;用筍衣縫的布鞋,忍辱負重,默默承受著煎熬。竹子制作的涼席、竹家具、竹膠板、竹筷等竹工藝應有盡有。在成寧竹鄉,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一說,道出了竹鄉人與竹密不可分的關系。竹鄉人打的是竹傘,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樓、坐的竹椅、睡的竹床、吃的竹筍……竹子還以她殘留的枝丫扎成掃帚,為人類清掃污垢,就是竹末、竹頭等,也在灶底燃燒,發揮光和熱。有副對聯這樣寫道“竹頭雖微餐餐灶底炊肴饌,器皿雖小戶戶廚中要斗筲。”竹與人結下不解之緣,竹為人類奉獻了自己的全部。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軀亦自豪。”
銀杏樹,不像妖嬈美麗的玫瑰;也不像紅紅火火的牡丹;更不像亭亭玉立的荷花。它就像一位老人,樹干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抵擋著風沙,在春夏秋冬呈現出不同的景象。
春天邁著輕盈的腳步到來了,銀杏樹的枝干萌發出了小扇子般的新芽,像是沉睡了千年的好奇娃娃。那星星點點的綠,像是一只只發著光的螢火蟲棲息在枝干上,把光禿禿的枝干裝扮地十分美麗動人。溫暖的春雨輕輕地播灑著生命之水,喝飽了水的嫩芽,在春風春雨的呵護下,舒展著身子,快樂地成長。
夏天的銀杏樹像一把綠色的扇子,給人們帶來了涼爽。那翠綠的“小扇子”,像是在為人們扇風。在公園小路兩旁,栽滿了一顆顆高大挺拔的銀杏樹,它們彎著腰,很自然地形成了一座拱形大廳。再加上彎彎曲曲的小路,像是通往一座古老城堡的通道,讓人看了如癡如醉。
夏天剛過去,秋媽媽就忙著給銀杏樹披上金裝。登高望去,猶如一片茫茫的金海。剎那間,秋風掃過,“小扇子”紛紛落下,傾盆大“扇”,不知何時向你鋪天蓋地地涌來。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黃鶯展翅高飛;還有的像舞蹈家演員那樣輕盈地旋轉。又一陣風吹過,銀杏樹們飛得更歡了,似金蝶般翩翩起舞,如飛天般婀娜多姿,還不時有幾片淘氣的,飛進你的衣裳,帶來一陣冰涼。
秋天剛過去,冬天就來了。這位脾氣易爆,身體強壯的小伙子整夜使勁地吹著寒冷的冬風,使銀杏樹美麗的、茂密的綠色長發紛紛落下,變成一節棕色、毫無生機的老樹干。還隔三岔五地來找銀杏樹摔跤,身為植物界的活化石,銀杏樹從沒有認輸過,雖然有時候也有點力不從心。但春天的第一縷陽光認同了這位年邁的老人。
銀杏樹不但美麗,而且還能結果呢!但是銀杏樹的果實——銀杏果像是在和我們作對一樣,它20多年才結一次,而且搞不好還會中毒呢。所以說,大家千萬不要自己弄銀杏果吃哦,小心會中毒。
雖然銀杏樹是那么普通,不起眼,但我卻愛這默默無聞的銀杏樹!
中秋節前一晚上,玉盤似的明月高掛在深藍的夜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樣瀉下來,大地一片銀白色,我贊嘆的說:“這月亮真亮真圓啊!”
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看著黑色的天幕上,稀稀落落的幾顆星星,像害羞似的,時隱時現,窺視人間。在它們中間有個銀盤似的月亮。它那圓圓的臉盤上,掛著慈祥溫和的笑容,靜靜地望著大地,幾朵灰色的、薄薄地云縈繞在它身旁,宛如仙女翩翩起舞,皎潔的月光,給大地披上了銀灰色的紗裙。月光照在了我的窗前好似覆蓋了一層霜,不禁使我想起了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月光有些清涼、帶點香味的夜氣交織在一起,使人呼吸了覺得心情舒暢……
我看著,不禁對月光肅然起敬:它,默默無聞,總是在黑夜出來,為夜行的人們照明;它,正直無私,把自己所有的財產——如水的月光貢獻給了人類,難道它這種精神不可貴嗎?
我睡著了,在夢里,夢到了我乘坐阿波羅十一號飛船登上了人類心馳神往的月球,我仿佛看到嫦娥和玉兔在為中秋而忙碌,她們正忙著做月餅,我給嫦娥講述我們人類的故事。然后,她帶著我找到了許多化學元素,讓我帶回地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月球一定會成為嫦娥、玉兔和人類的共同家園。
我們向往月球,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能到月球上去旅游,去探索奧秘。
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在成為沙漠以前,土地肥沃,水分充足,是各種植物生長的天堂。其中一些高大的樹木以其發達的根系和碩大的樹冠,占盡了生長的優勢,成了這片土地的“霸主”。
后來,地球環境逐漸惡劣起來,這個地區開始變得極度干旱。面對自然條件的挑戰,許多植物——包括那些大樹都抵抗不住,開始成批地枯死,直至滅絕。
其中有一種大樹,也在經受著氣候變化的考驗。但它沒有絲毫畏懼,在經過一番認真“思考”后,它決定改變自己。于是,它的葉子漸漸退化,以致最終消失殆盡。最后,它干脆用樹干和枝丫代替葉子進行光合作用,以一種不可思議的“生存術”存活于茫茫沙海,直至今天。
這種高可達4~9米,屬于大戟科灌木,它們枝條碧綠,光滑,有光澤。由于渾身上下找不到一片葉子,因此人們形象地稱它為“光棍樹”。
要正視困難的存在,保持良好心態。“光棍樹”是一種敢于直面困難的樹,它果斷地舍棄了那些曾經引以為豪的葉子,為自己生命的延續創造了條件。困難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折磨,困難也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失去是為了更好地得到。
“光棍樹”面對生存困境,勇敢地讓葉子退化,舍棄葉子卻保存了生命,失去了軀體的部分卻得到了生命的延續。
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地球環境變得惡劣起來,“光棍樹”經受著氣候變化的考驗,它深知自己不能改變環境,因而理智地改變了自己光合作用的途徑,從而在沙漠中存活至今。所以,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在別人的手里。
聽說人民公園引進了大量的郁金香花,我就纏著媽媽帶我去觀賞。
走進公園,我頓時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一叢叢,一簇簇的郁金香花盛開在明媚的春光中,在微風吹拂下,它們擺動起美妙多姿的身子,好像在翩翩起舞,歡迎著前來游園觀賞的人們。郁金香花的顏色可真多呀!有大紅的、有深紅的、有粉紅的、有金黃色的、淡黃色的、橘黃色的、有紅白相間的、黃紅相間的……真是美不勝收。
郁金香花的名字也是千奇百怪,洋味十足:卡內基、斯卡里特、金色阿普多爾,還有的名字簡直讓人捧腹大笑,北歐海盜,雄鵝狂想曲……
紅色的郁金香花的花瓣宛如華貴的綢緞,雍容華貴,金色的郁金香花就像它的名字——金色阿普多爾一樣絢麗多彩,潔白的郁金香花猶如白雪,清香淡雅,還有的粉紅色的郁金香是那么新鮮嬌嫩。
聽管理員介紹,郁金香是我國從荷蘭引進的,它很難種植,尋常百姓難以養活、養好,像這樣的“花海”也近兩年才有的。我想:如果這美不勝收的郁金香花開遍每一個百姓家,那多好!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