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三年級寫物作文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寫物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心愛的寶貝是一條狗,它就是我的小黑。它有著亮晶晶的眼睛,黑乎乎的狗毛。我心目中一直都想把小黑養(yǎng)到老為止。
有一次,我記得小黑從樓上跑了下去,我叫了一聲“爺爺”,小黑就乖乖地上來啦,這使我大吃一驚!后來我跟爸爸說:“小黑改名字了,你看我叫了兩聲爺爺,小黑就跑到我跟前了。”爸爸聽了哈哈大笑說:“這下你死定啦,爺爺肯定會說你啦!”我聽了啞口無言。爸爸剛說完,小黑就汪汪汪地叫了起來,好像在說:“我喜歡這個名字,我喜歡這個名字!”
每當一做完作業(yè),我都會對小黑說:“小黑,來,我們一起做游戲吧!”小黑就叫了幾聲,汪汪汪的,好像在說:“還等什么,快來玩吧!”于是我們來到了陽臺,我把手抬得很高,小黑就跳起來,我把手放低一點,一下子抱住了小黑,小黑就不停的舔著我的手,好像在說:“我們是好兄弟,我們是好兄弟!”
現(xiàn)在它住在我外婆家,所以我們相處的時間不多,雖然是這樣子,但是我們的心早已是相親相愛的啦,我早已把它當做是我心愛的寶貝了。
我有一個粉紅色的火車頭卷筆機,是圣誕節(jié)的時候爸爸送給我的。
我的火車頭卷筆機真可愛!頂頭上有一個小紅煙囪,紅煙囪后面有一幅畫,畫上面小象一家正在踢足球。你看!它們玩得多開心,大象爸爸當守門員,小象和象媽媽正在踢足球。卷筆機的底下有四個紅黃相間的小輪子,兩側各有一扇小窗,窗口畫子舉著一朵鮮艷的花兒。
卷筆機的正面有一個圓孔,上面有一個按鈕,只要按一下按鈕,再把鉛筆往圓孔里插進去,然后,捏住火車頭后面的把手,輕輕地搖幾下,鉛筆就削得尖尖的了。在卷筆機圓孔的下邊有一個小抽屜,削鉛筆時掉下來的鉛筆屑都裝在了里面。
我可喜歡我的卷筆機了。我把它擦得亮亮的,小心地放在我的書桌上,我要讓它一直陪伴著我長大。
大家可能都有一些小寵物,比如小貓小狗小雞等等。可是誰想過要養(yǎng)一只小狗做自己的寵物呢?很多人喜歡小狗,我也不例外,剛好媽媽幫我買了一只,姑父就給它取名叫“沙沙”。
沙沙的毛是白色的,短短的,它的兩只耳朵小小的,還會不停地撲扇;它機靈的眼睛讓我無法忘記,嘴巴小小的可愛極了,尾巴短短的,摸起來毛茸茸的;它爪子上的指甲前面彎彎的,特別尖。
沙沙雖然膽子小了點,看門可是一絕。媽媽告訴我,沙沙如果聽到門外有一點兒動靜,立刻就沖過去大叫起來,如果進來的是它認識的人,它則會百依百順地搖尾巴,表示喜歡來人。
沙沙睡覺的樣子好像一個小孩子,憨厚老實的睡相蠻可愛的。沙沙很乖,隨便摸摸它,它就會不聲不響地靠在你身上。
我看著小狗,心里感到幸福極了!
一天手工課,老師教同學們制作絲網(wǎng)花。
小小絲網(wǎng)花做起來挺耗時,需要準備紅、綠兩種顏色的絲網(wǎng),金色鐵絲、黃色塑料片(做花蕾)、綠色膠帶。
先 把金色鐵絲圍成四小、兩大6個橢圓形,固定好,用來制作花瓣和花葉。拿紅色絲網(wǎng)裹住四個小橢圓,裹的時候要細心,因為鐵絲很纖細,容易變形,再用綠色絲網(wǎng) 做兩片葉片,花和葉子就OK了!接著,用綠色膠帶裹住鐵絲,做花莖,把黃色塑料片剪成花蕾,一切就緒,只剩最后一步——固定。這是最關鍵的一步,搞不好花 容易散架。固定后,手輕輕將花蕾、花瓣、花葉“捏”成花朵形狀。
看,一朵漂亮的絲網(wǎng)花做成了!
春天到了,晴朗的天空時不時搖曳著朵朵美麗的風箏。我也有一個風箏,是迷你型的,成年人手掌大小,雖然飛不起來,只能作裝飾,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制作工序可不比大風箏省事。
做 迷你風箏,須準備彩筆、剪刀、雙面膠、細線、卡紙和幾只牙簽。首先在卡紙上畫出你想要的風箏形狀,涂滿顏色后沿邊剪下。接著,將牙簽折適當長度,粘貼在風 箏背面作骨架。這里要特別注意,牙簽又細又小,粘貼時要有耐心,不能折斷。如果怕膠水貼不牢靠,也可用雙面膠固定。粘好后,再取一只牙簽,折到適當長度再 細線纏繞,作為栓線的'軸。最后,把細線另一端粘在風箏背面的骨架上,一只迷你風箏就完成啦!
放暑假了,我去街道參加社區(qū)活動。今走在那古樸、清幽小巷上,它婉轉悠長,如歌如章。對小巷曲調般的情感油然而生。我曾領略過烏衣巷的風采,又領悟了有著韻味的美麗小巷。
走進小巷,圍墻的兩邊是矗立著的老房屋。白墻黑瓦的民國建筑,它飽受了風雨的侵襲,彰顯著一種滄桑積淀后的黯然。青色的墻面記下了歲月的留影。小巷雖小,但是歷史悠長,當年沈九思不知在這小巷里走了個多少來回。如今鋪著仿石板路的小巷,這一靜一動點綴著的小巷,它會讓你不禁嘆發(fā)思古之幽情,感嘆于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
今日大雨傾盆,撐一把傘,走在這小巷上,便魂牽夢繞,再也難忘。徜徉在悠長靜謐的小巷中,感受到的令我無限神往。
小巷的墻面上刻有“四書五經”。這不僅僅是一條可供人行走的小路,而且這還傳播我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走在這條小路上,墻邊的竹子,更給這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帶來了生機。寓意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小巷是歷史留給現(xiàn)實的入口。是啊!雨后的小巷是心靈的圣地,不妨就讓這雨巷的煙雨浸潤你已疲憊的心靈! “千福墻”上那些不同字體的“福”字,象征著今人永遠幸福安康。
看!盛夏的滂沱大雨在圍墻的瓦棱上跳躍,忽而又頑皮地跳到仿石板的路上,和他們在石板上的伙伴們嬉鬧著、喧嘩著。新鮮的空氣中浸透著靜謐的小巷。我的心也隨著雨兒們跳動,成全了小巷的生動而美麗,成為躍然舞動的曲章。
啊!這就是我家的小巷。
晚上,我們來到了中心公園觀看噴泉。
來看噴泉的人很多,大橋上更是人山人海,大家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噴泉口,等著、盼著。大概過了兩個多小時,湖面上起了一層又一層的波浪,一陣音樂聲突然響起,一束束噴泉像九條龍似得直沖云天,又忽地落下,漫天卷地般的水霧灑落在人們的頭上,人群一陣躁動,有不少人抱著頭逃到了大橋上。不一會兒,水中突然彈出一個球,兩條水柱接踵而來,隨著水球的移動,兩條水柱也跟著移動,就好像雙龍戲珠一般。
接著,一條條水柱接連噴出,隨著音樂而擺動,時左時右,忽上忽下,好像在跳芭蕾舞一樣,甚至連水也不會落下。當音樂由弱到強時,兩條水柱如同離弦之箭一般射出,交接在一起,中間又有一條水柱射出,旁邊的水柱形成一個果凍狀的水球并且旋轉起來,從遠處看,就像一架巨大的戰(zhàn)斗機轟鳴著起飛了。那架戰(zhàn)斗機越來越大,最終變成了一大半足球場,引起人們的驚呼。這時,這架戰(zhàn)斗機突然落下,水珠像子彈一樣打在人們身上,人群四散逃開,一會兒就不見了蹤影。音樂停止了,噴泉也沒有了。
真是美麗的噴泉啊!
在房間的書架上,擺放著許多工藝品。要說最喜歡的呀,數(shù)那頭橫臥著的烏黑發(fā)亮的老牛了。
看!這頭瓷制的老牛,膘肥身健,體型勻稱,鬃毛整齊。它的頭微微向前傾兒往左歪,兩只角弧形地往后彎,眼睛目不轉睛地凝視著前方,它的尾巴不是一般地往下垂,而是往前伸,好像在拍打著身上的蒼蠅和蚊子。它張開嘴,人們仿佛聽到了它那低沉的“哞哞”聲。
這是一頭橫臥著的老牛。怎樣表現(xiàn)它是橫臥著的呢?作者構思奇妙,讓牛的右前腿向前伸,左腿向后平伸,右后腿都呈彎曲形,整個身子就像趴了下去。
同學們,一定會認為它是一頭單獨的老牛,那就錯了。作者匠心獨運,讓老牛橫臥在石頭上,石頭上的東西可豐富了,
有古代的銅板,上面刻著“招財進寶”、“大吉大利”等,還有金元寶呢!一個個形象逼真,象征著牛年財源廣進、大吉大利的意思。遠看它,一以為只有一頭老牛,可近看,老牛的身邊還有兩頭小牛哩!小牛臥在老牛身邊,好像正在吃奶呢!使這個工藝品顯得不那么單調了。
這個工藝品多么精巧啊!太喜歡它了。
我的家鄉(xiāng)是魚米之鄉(xiāng)--這里盛產蓮藕,蓮花湖的蓮藕,在全國有名。
春天來了,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湖里露出荷葉尖尖的角。夏天,湖中翠綠的荷葉慢慢地伸展開來,你看那荷花粉紅的花苞,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看到這,不由得使人想起了楊萬里的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微風帶來陣陣的荷葉、荷花的幽香,使人心曠神怡。秋天是蓮藕成熟的季節(jié),采藕人穿著防水衣褲把白白胖胖的蓮藕從湖底挖出來,雖然滿身都是泥,但是掩飾不住豐收的喜悅。回到家中用水清洗幾遍,看那一支支藕像胖娃娃小胳膊似的,潔白又透亮,真是好看。蓮藕非常美味,可以涼拌、可以炒著吃,還可以煨湯,不管怎么吃,都是一種營養(yǎng)又美味的食品。
蓮藕是高潔的象征,有人贊美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的,蓮藕雖生活在淤泥里,但是它的本質一直是潔白無暇的。啊!蓮藕,家鄉(xiāng)的蓮藕,我愛你清幽的美,更愛你清高的品質。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