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物作文集錦7篇
在學(xué)習(xí)、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寫物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20xx年歲末,曾到寧鄉(xiāng)溈山密印寺一游。密印寺為千年古寺,建于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相傳相當?shù)撵`驗。雖不是佛徒,但也焚香虔心膜拜寺內(nèi)供奉的佛、菩薩,祈禱家人平安。大約佛堂真是教化人的地方,人走入佛堂中,心頭一振,原本的浮躁不安疲憊不堪突然變得平靜如水,真怕自己會生出些出家的念頭,逃也似的離開了大殿。
在寺內(nèi)轉(zhuǎn)了一圈,穿過密密壓壓的佛堂凈舍從大殿旁走出,眼前開闊了許多,這是一塊由黃墻圍著的巨大的坪地,在城市當中難以覓跡的空坪,除了大殿前的一個香爐和七八個游客外幾乎是空無一物。就在我們即將走出寺門的時候,偶一轉(zhuǎn)頭,寺東邊圍墻邊的一顆大樹跳進了我的視線,夕陽西下,蒼茫的暮色中,這樹就這樣孤單地立在空蕩蕩的坪中,掉光了樹葉的枝干就這樣刺拉拉地伸展著,像一把把質(zhì)樸卻又尖硬地利劍堅定地毫無顧忌地刺向天空。遠處依稀可見的是青山農(nóng)家稻田菜地,雖是深冬,那山依舊是呈現(xiàn)著綠色,幾家農(nóng)戶的屋頂也升起了裊裊炊煙,墻外的一切呈現(xiàn)著生機安寧祥和。然而,一道黃墻隔開了山外的一切,那樹竟是孤零零的,葉子掉光了只剩下樹干,蒼涼地,站在黃墻內(nèi)。那一刻,我被感動了,莫明的,被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包圍著。 快步走到大樹跟前,說明牌告訴我這是一顆千年古銀杏,是唐代
建寺時裴休丞相親手所植。近前細看,發(fā)現(xiàn)這樹竟然中部已空,內(nèi)可納七八人,抬頭望著樹的枝干,雖是樹葉全無,但沒有絲毫的枯敗之像,可以想象得出待到開春新葉滿枝時,此樹該是怎樣的枝繁葉茂。此樹樹身如此之高大,樹干卻如此之空空,千百年來的風(fēng)霜雨雪雖然無情的肆虐過他的身體,在他身上摧殘過太多的痕跡,但在他強大的生命力面前終究無能為力。圍著他走了兩圈,心中很是感慨,仰望大樹,風(fēng)吹過來,眼睛有些刺刺的痛。
天色漸晚,同行們催促著,戀戀不舍地走出寺門,回頭望去,那樹依然挺立著,孤單的,默默的,毫無顧忌的挺立著。
我的心,是一顆被種皮禁錮的小小的種子。
父母用他們的愛,凝聚成我生命的第一滴水,滴入干涸的土地,侵進我的`種皮。我感到了愛的呼喚,奮力地沖出了種皮的禁錮。父母的微笑化成了我生命中的第一縷陽光,照在我身上,天空下了一場小雨為我接風(fēng)洗塵。在以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我一直貪婪地吮吸著父母給予的養(yǎng)料,我,漸漸長大了!
有一天,我終于長出了一個花骨朵,但是花骨朵一直沒有開放,稚嫩的花苞,在等待著更多的營養(yǎng)。父母鼓勵我,讓我去新的天地找尋另一種營養(yǎng)。終于,我下定決心去闖一闖,告別父母,我踏上了尋找養(yǎng)分的路。首先,我去了一個叫“學(xué)校”的地方,在那里交了很多朋友。我們每天一起學(xué)習(xí)、玩耍。當然,中間也有許多矛盾和不愉快,可這又怎能和我們的友情相比呢?在這里,我找到了一種叫友情的養(yǎng)分,同時體會到了“幸福”的美妙。我的花骨朵也變得更大了,但卻仍然很脆弱,似乎一陣風(fēng)就能吹倒他。她還在等待,等待更多的內(nèi)涵。
我大步行走在路上,觀賞著一路的風(fēng)景。漸漸地,我走進了一條沿山壁建造的隧道,穿過這條隧道就到下一個目的地“社會”了。突然,剎那間,天崩地裂,無數(shù)碎石掉落下來,我明白這是地震。地震停下來了,可是隧道卻封住了。我一個人孤獨的在這個昏暗的空間,我挖了很久很久,仍然沒有挖通。我絕望了,我開始自暴自棄,呆呆的坐在一角,我根本沒指望有人能救我。就在我快不行了的時候,一個聲音蕩漾在這個不大的空間中,“有人嗎?再堅持一下馬上就通了。”我精神馬上恢復(fù)了大半,又開始挖,這次只搬了幾塊石頭就看到了光明。我得救了,原來當時我已經(jīng)快挖通了,只是沒堅持下來。我體會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但我又得到了一種養(yǎng)分,叫堅持。
人生中,如果只有幸福,就像一首只有清唱的花之歌。雖然很美,但沒有花的色彩。只有挫折的綠葉為她譜曲,才會美妙動聽。
我慢慢展開自己的花苞,迎向燦爛的陽光。努力,讓心花怒放!
我姥姥家有五只可愛的小狗。它們里面有白色的、黑色的,摸上去軟軟的,像棉花,它們的眼睛比豆子還小,爪子還是紅色的。
它們睡覺的時候很可愛。有時它們睡覺會為成圓形,讓那一只黑色的小狗睡在中間,有時后會有幾只小狗睡在下面,另幾只小狗的頭就會枕在那幾只小狗的身上。
小狗吃飯的時候更可愛。它們總是爭著吃,因為小狗還沒有一個月,所以只能吃它媽媽的奶。小狗的媽媽一去小狗們的身邊,小狗們就往它身邊擠,爭著吃它的奶,有的從它的頭下爬過,有的從它的腿下爬。那只最大的好象讓著它的弟弟、妹妹似的,有時它們吃奶時就會排成一排正好是:老一、老二、老三……如果我一把那小狗拿起來,它就會尖叫,腿還亂蹬,可愛極了。
它門是那么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夫子廟坐落在南京秦淮河畔,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夫子廟的秦淮河是南京第一大河,古稱淮水,因其得天獨厚的歷史人文優(yōu)勢,被世人美稱為十里珠簾。到了晚上,華燈初上,河上的燈船彩燈齊亮,游客們可以在此一覽它的風(fēng)采。
夫子廟因紀念孔老夫子而得名,目的是在于希望學(xué)子遵循孔子之道,接受教育。廟宇正中是大成殿,殿內(nèi)正中供奉孔子之位,庭院三面有寬暢的通道,古木參天,郁郁蒼蒼。大成殿的黃色琉璃瓦屋頂在綠蔭叢中顯得金碧輝煌、雄偉壯觀。
夫子廟的小吃品種繁多,讓人嘴花繚亂,香噴噴的鴨血粉絲湯、令人垂涎欲滴的鹽水鴨、味道鮮美的小籠包。。。。。。絕對令你口不暇接!其中最值得一試的當屬百年老字號蓮湖糕團店的赤豆元宵,那香糯甜滑的口感,絕對是無宵能及!
現(xiàn)在的夫子廟,已成為富有明清建筑風(fēng)格的景點,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
早聽我們老師說,她春節(jié)前買回一株蒜苗一樣的植物,找了個花盤,裝上沙子石頭,把它種入了盤子中,然后又加滿了水。 我很奇怪,就問:“植物種在水里能開花嗎?”老師笑著對我說:“當然,等開花時可漂亮呢!到時候,你們猜猜是啥子花?”
于是,我就在心里默默的盼啊盼啊,嗨,這周一終于在我們的教室里見到了它。老師問同學(xué)們,這是什么植物?一個人也說不出來。經(jīng)老師提示我們才知道是有名的——水仙花。我細細地觀察它。水仙花的球莖部一片一片白白的,像魚鱗一樣,葉子碧綠得和蒜葉沒有什么區(qū)別,它發(fā)出了三根花莖。其中有兩根莖頂上都開花了,分別有三四朵兒,每朵花有六片花瓣。層層疊疊的花瓣微微下垂,在陽光的照耀下,猶如涂上了一層奶油,光澤而明亮。白色的小花里面還有一層黃色的碗兒型小花瓣兒,有的才展開花瓣兒,仿佛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全開了,有的還是花骨朵兒……此時,一股淡淡的幽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微風(fēng)輕輕吹來的時候,水仙這個亭亭玉立的仙子搖擺起她美麗的身軀,跳起迷人的舞蹈。清晨,晶瑩剔透的露水在水仙葉上晃動。一陣微風(fēng)吹來,露珠好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往下掉。水仙花三五成對,好像在討論昨晚做的美夢。
我聽老師介紹說,水仙花是花中仙,它還有很多好聽的名字呢:什么雅蒜、天蔥、玉玲瓏、儷蘭、凌波仙子等等。而且我國許多詩人寫有大量描寫水仙花的詩詞,比如“花前獨有詩情在,還作凌波步月看”,故有“凌波仙子”之雅稱。我喜歡水仙花,喜歡它的美麗,更喜歡它的清香。
啊,我愛這可愛美麗的水仙花
我有一盆文竹,它已經(jīng)伴我四年多了。
文竹的枝干是深綠色的,很細,像一根針,枝干上有許多像竹子一樣的節(jié),大概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吧!文竹那淺綠色的莖就更細了,像一根線,以至于有些弱不禁風(fēng),似乎一滴水就能把它壓彎下去,文竹的葉子像一根根小刺,它們密密麻麻地疊在一起,摸上去毛茸茸的。剛澆過水的文竹特別美麗,晶瑩的水珠在葉子的中間,被太陽一照,就像美麗的珍珠在綠葉中閃耀。
春天,文竹的抽出了幾根嫩芽,它們越長越高,最后長出了毛茸茸的綠葉子,它綠得那么美麗,給人一種舒暢的感覺。
夏天,文竹更加翠綠了,也更加清新了。在炎熱的夏日里更加讓我們覺得很清涼。
秋天,樹葉凋落,文竹卻絲毫沒有改變,仍然還是原來那樣翠綠無比。
冬天,幾乎所有的植物都變得光禿禿的,可文竹卻還是那樣的翠綠。
我愛這盆文竹,因為它是那樣的堅強同時又如此的文靜!
一座滿是雜草的山谷,有一天卻長出了一朵野百合。野百合堅信自己是一朵花—祈以,它一定要開花。所有的雜草都譏笑它,但野百合只是默默忍受著,它沒有反唇相譏,它仍然堅持—我是一朵花……若干年后,這里已是遠近馳名的百合谷……
每個人都是一朵百合,當你被譏嘲和否定的時候,是奮起攻擊,還是默默忍受?每朵百合都想開出自己的花朵,但是,你是愿意把精力放在無謂的爭論上,還是積蓄實力,以絕世的美麗證明自己的存在?
不要認為“忍”是懦弱,是無能,是對命運悲哀的妥協(xié)。韓信忍受了胯下之辱,終于成就了漢家八百年天下;左思忍受了無盡的嘲笑和不解,終于寫成了不朽的仁靚嶺。
蠟梅忍住了在春季納蕊吐芳的機會,冰天雪地里從此多了一絲幽香,一抹嬌艷。
老人說,人生的智慧就是一個字—“忍”。忍下你所有的心浮氣躁、自卑沮喪,那么你就擁有了人生的智慧。
還有一種花,它總是在冰雪初融、春光未露時就活潑地開放,開出一片燦爛炫目的艷黃—它不愿忍,盡管寒風(fēng)瑟瑟,盡管春風(fēng)乍起便注定了它的凋零,它依然無悔地堅持。為了這一份悲壯的“不忍”,人們同樣給了它一個耀眼的名字一洲望春。這也是一種絕世的花。它沒有百合那種超凡脫俗的美,卻比百合更多一份親切。你能說,‘不忍”是一種錯誤嗎?
在我們民族面臨沉淪時,聞一多拍案而起,以他的熱血譜寫了又一首丹青曲。面對黑暗。魯迅沒有“忍”,而是以筆為劍,吶喊著引導(dǎo)一代人前進。
“忍”—如百合的傲岸、冷靜。
“不忍”—如迎春的堅定、熱情。
一個古老的民族,它崇尚著“忍”,卻不斷涌現(xiàn)一批“不忍”的仁人志士。那么,我們究竟該怎樣呢?從百合和迎春的故事中,你領(lǐng)悟到了什么呢?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