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寫物的作文三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物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前些日子,媽媽帶回來一株卷柏。起初我還以為它是一株綠草,媽媽告訴我:“這叫卷柏,它還有個別名,叫‘九死還魂草’呢!”原來它就是卷柏啊,我終于見到它的“廬山真面目”了。我早就聽說卷柏在土壤嚴重缺水的時候,就會把自己的根從土里拔出來,將身子卷成一個圓球狀,隨風滾動,等找到了新的水源,它又會重新扎根生長。這位植物王國里的“旅行者”“九死一生”的本領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為了親眼目睹它的“死”而復“生”,媽媽一連幾天都沒給它澆水。果然,沒過多久,它蜷縮成一團,黯然失色了,像枯了很久的稻草團。那天晚上,媽媽端來一杯水徐徐地注入它的盆內,我滿心期待著它的“起死回生”。第二天早上,只見它彎曲的身軀竟奇跡般地舒展開來,枝葉也慢慢地恢復精氣神了。原來,干枯了的卷柏是在頑強地積蓄力量,執著地等候屬于自己生命里的春天啊!
這小小的植物身上竟然蘊藏著如此神奇的力量,是多么勇敢啊!卷柏對生命永不言棄地追求,值得我敬仰!今后在學習和生活中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和挫折,無論困難有多大,我一定不輕言放棄,我相信只要有堅強的毅力,執著的精神,就一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卷柏的精神,在于它的生命力,它激勵我成長!
云卷陣陣麥浪,風涌濤濤金黃,我醉在了一季的收成里。
踩在厚實的黃土地上,呼吸著麥香盈盈的空氣,任靈魂在田埂上且行且歌。渾重的音符激蕩一粒粒飽滿,席卷起無邊的漣漪,回響,回響…
----這是祖輩們穿越時光的吟唱。
祖祖輩輩們一生都在跟泥土打交道,從呱呱墜地到黃土沒膝,土地養育了他們也最終接管了他們淳樸的靈魂。他們用汗水澆灌每一寸的肥沃,用心血耕耘一份希冀。土地也不遺其力,用豐收回報勤勞。
而今祖輩們已經長眠在他們生于斯長于斯的泥土里,靈魂也在麥浪的安魂曲中靜默。那一塊石碑下是我的曾祖父母,我未曾見過;那一處凸起的土丘里又埋葬著誰,我稱呼不來…閑暇時,在三尺厚土下他們是否也會像我這樣,靜靜聆聽,聆聽著麥苗拔節、灌漿、抽穗,直到歲月染香?他們是否也會在大好收成時,把笑聲飄向四野八荒?
我甚至固執的以為,他們早已化為某粒塵埃,給養著那株最飽滿的麥穗…
外國女作家賽珍珠久居中國40年后,在《大地》里寫到:世界上最美的地方,是中國的田野和農村。一位異國作家,當她把全部的熱情傾注在泥土里時,她給了中國農民和大地的禮贊。而土地,也毫不吝嗇的把繁花金穗編織的花環戴在她頭上。我曾一度抱怨自己的文字蒼白無力,筆下流淌的盡是閑愁萬種矯揉造作,摯友告訴我,去厚實的土地上走一走坐一坐吧,沒有泥土芬芳的字眼,就像稗草秕谷,華而不實。
是呵,只有植根于泥土的文字,才能字字珠璣,天然去雕飾…
暮色開始蒼茫大地了,遙遠的地平線上升騰起一層霧靄--我寧愿相信那是流動的麥香。許久不曾這樣親近土地了,連泥土的芬芳也有些陌生。然而,這輩子我也不會忘了這味道吧?我想。躺在新跺的麥秸上,我只覺得水泥石灰包裹的身心開始回歸原野,芳香沁人心脾。人本就是泥土造就的,最后一扌不凈土安靜的歸于大地,塵埃落定,應是最圓滿的`結局罷?
遠處的機器又聒噪起來,又有一陣忙活了。鳥雀呼鳴,掠過參差的麥茬,在田壟里撿拾遺漏的收成。又一陣風過,一排排麥浪由遠及近,送來濃香陣陣,我幻想我就是一只飛魚,徜徉在磅礴的金色海洋。
耕耘天地間…
我死后,只愿把我葬在這塊土地里,耳聞麥浪,背倚金黃。和我黃土地里的祖輩們,品咂這一季季的醇香…
我的英語一直不太好,但是爸爸媽媽都沒有辦法輔導我學習,他們也很著急,有一天晚上,爸爸給媽媽說:“我擔心磊磊的英語學不好,不然我們去給何銳買一個點讀機吧,這樣也有助于他學習英語。”媽媽說:“好吧,這樣也好,我們不用擔心他的英語了。聽你的”爸爸吃過飯后就帶我去買點讀機了,爸爸二話不說就掏出一千元。
爸爸的舉動讓我感動的都哭了,因為爸爸每次給自己買東西連幾元錢都舍不得買,可為了讓我好好學習,連一千元的點讀機二話不說就買下來了,我們來到賣點讀機的店里來,點讀機可漂亮了,它的外殼是綠色和白色合起來的顏色,點讀機的左邊有九個按鈕,一個小屏幕,把開關按鈕一按,小屏幕就亮了,我可喜歡它了。
我捧著我心愛的點讀機,我對著說,爸爸給我買點讀機不是讓我來玩的,而是讓我學英語的,我一定不能辜負爸爸對我的期望,我一定會好好學習英語的,不讓爸爸媽媽失望,讓他們欣慰的。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