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寫物的作文錦集6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物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詩人筆下的小草是多么頑強。
小草不知經歷過了多少風雨。曾經,當它還是種子的時候,就被夾在窄小的石縫中間,它沒有碰到困難而退縮,而且還堅持向上,通過堅持,它終于從細小石縫中鉆了出來,久經太陽和風雨的重重考驗,慢慢長大。長大后的小草變得更加堅強,它被太陽的“絕招”打過,也被風雨打過,可是它沒有退縮,所以才能到今天。
小草確實很頑強,它不怕風吹日曬,慢慢來到了危險的地方——就是懸崖邊。它來到懸崖邊不久,就交到了一個好朋友,就是小花。它們兩個談天說地,過了好幾天,小花說:“我快不行了,你自己要保重。”小草聽了以后非常傷心,問:“你為什么不行了,你要去哪里?”小花聽了以后什么話也沒有說。等到了第二天,小草醒后去找小花玩,結果找不到小花哭起來。但小草又繼續獨自在懸崖邊天頑強生長。
小草這種頑強的品質,使我想到了一個人——賣早餐的叔叔。
早上,我7:30起來了,眼睛還沒睜開呢,就聽見一陣陣呼喊聲,仔細一聽,原來是賣早餐的叔叔正在喊著。“賣油條啊,剛出鍋的大油條。”我起來一看,這個叔叔是我家樓上的鄰居。他們家的條件并不是怎么好,年紀也上五十了,但是他們不服老,決定要賺錢,于是他們就天天早上6:30就開始賣早餐了。逐漸,他們的早餐賣得很順利,錢也多了起來,他們就繼續奮力拼搏,頑強地生活著。
過了好幾個月,在星期六的早上8:00,我沒聽見賣早餐叔叔的呼喊聲,我一看,沒要賣早餐了,我到樓上去敲門,開門的是其它人,我問原來的人到哪里去了,他們回答說他們搬家了,他們的心是多么的頑強。
小草的生命是多么地列強,我們也應該像小草一樣不要退縮,努力向上。
雋永瀟灑的漢字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抒發炙熱感情的載體。華夏文化一路風塵仆仆走到今天,不斷變化著的文字總是帶給我們驚喜。古人的揮毫潑墨也總激起我無限的遐想,可是現在我們卻將它們遺忘在了某一個角落……
古語有“筆墨伺候”,用來形容書法大家提筆時需用的工具;也有“胸無點墨”,喟嘆一個人肚里沒有知識。如今,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一切呈現快餐化的趨勢。就連年味十足的春聯也沒能幸免,被印制的春聯經過技術加工,猶是好看,只是沒有了濃香的墨汁味兒,這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失落。人們總是在一味地追求創新,而在這高頻率的生活節奏之中,我們似乎丟棄了原有的東西。 王羲之的《蘭亭序》向我們展現了中國書法的精華,那雋永飄逸的文字,白紙黑字的絕妙搭配,不得不讓我們為之折服。這才是我們國人的風格! 曾經讓我們倍感親切的傳統文化哪兒去了?曾經承載著一代文人書法大宗的筆墨紙硯被人們遺忘在了灰暗的角落……我有一種想法,一種回歸自然的想法,最質樸的、最簡單的,不需要任何修飾的。
生命的簡單,在于輪回,復雜的是過程。我想回到最初,最讓人親切的時候。拿起毛筆,盡情書寫自己的雄心壯志、自己的理想抱負,可這些已經變得好遙遠。我們面對的是毫無親切感可言的電腦文字;我們面對的是毫無人情味的手機短信語言……貌似溫馨的'祝福,卻怎么也激不起人們心中的漣漪……只有筆墨紙硯在一旁沉默,只有它們明白人們內心真正的傷悲。 我希望我們可以真正地回到簡單,一如最初的我們,每個人的初生就仿佛一張白紙,似嬰兒一般純凈沒有雜質,我們每個人又都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書法家,盡情肆意地書寫屬于我們自己的人生樂章,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得到,在自己的人生紙張上描繪最激情的文字,不僅為自己,更為了振興中華文化。
沒有波瀾,沒有色彩,只有如水的靜默,這是我對筆墨紙硯最崇高的敬意,別流淚了,跟我們走吧!
打開我的衣柜,里邊是一個整齊、干凈、齊全的衣帽間。從上往下看,帽子、衣服、鞋子,應有盡有。
媽媽做事很有條理,換季了,就把春裝,夏裝放進整理袋,而秋裝,冬裝又像剛剛上市的新品一樣,掛的掛,擺得擺,摞的摞,衣帽間就成了商品展標柜。最上邊的一層,是各種各樣的帽子和搭配相應的圍脖、手套,中間這一層,放著長短大衣,毛衣毛褲,運動褲和牛仔褲。最下邊的一層,擺著運動鞋,是姥爺托人從長春帶過來的,底很厚很軟,上體育課穿了。從頭到腳,我這些穿戴,不僅舒適保暖,而且特精神特帥氣。
媽媽整理著衣柜,又看看我,說:“兒子,真幸福啊!比我小時候好多了,可我又比姥姥、姥爺好多了。我問媽媽,怎么好多了?”媽媽說:“房子大了,有車了,原來是吃粗糧想細糧,現是是要吃粗糧講營養。衣服四季分明,缺就買。”記得小時候,你姥爺常說我,孩了,知足吧!我像你這么大,連線褲都沒有,冬天,穿上大棉褲,把褲腰勉起來,系上一條帶子,就不錯了,你太奶一開春就把棉褲拆了,洗了洗,縫了縫,就又穿上了……
我和媽媽那個年代相比,已是今非昔比。國家興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衣食住行等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相信我的祖國會更加繁榮昌盛,人們更加安居樂業。
不知何故,開春時,朋友送我一株野生的吊蘭。它纖細的莖稈,窄而稍厚的葉片,顏色是淺灰中略透些嫩綠,與那些名貴的花草相比,似乎顯得更加單調、乏味。待朋友走后,我便隨手把它扔進了屋后的小溝,心中忍不住暗笑起朋友的荒唐與迂來。
之后,我再也沒有記起過那株吊蘭。
可是,到了夏日的一天清晨,我因有事,正打屋后那條小溝經過。當我剛要邁步跨過小溝時,卻被溝內猛然躍入眼簾一片綠色所吸引。這綠色,仿佛是沉沉黑夜中劃過的一道閃電,那么惹眼,那么撼人心魄。
此時,我不由自主地收住了腳步,用心打量起這片綠來——
好神奇的一片綠喲!它挨挨擠擠,密密匝匝地鋪滿了一溝。看上去,儼然一條綠色的走廊。陽光下,那鋪滿一地的葉片,青翠欲滴,油光閃亮。中間零零星星的開出了幾朵淡黃色的小花,那脹鼓鼓的花瓣上,還不停地泛著點點金光。那情狀,仿佛是王母瑤池中翩翩起舞的神女,又像是神女臉蛋上沁出的幾滴晶瑩的汗珠,那樣馨香無比,那樣妙曼多姿!
望著眼前這神奇的景色,我不禁有些陶醉了。陶醉之后,便是深深的疑惑——
哦,終于想起來了——這油油的一片,不正是開春時被我扔棄的吊蘭么?原來丟棄只是一株呀?怎么幾個月功夫,竟然長成了林林總總的一片?為此,我不得不詫異,不得不驚嘆。當初,它在我心目中只不過是株一文不值的野草,可當它一旦接觸到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時,竟會變得如此多姿多彩,竟能煥發出如此強盛的生命力,這種強盛的生命力似乎是任何外力也阻擋不了的!
這野生的神奇的吊蘭,讓我震顫,使我折服。它在爛泥中扎根,在風雨中生長,在無依中壯大。環境險惡,它不曾屈服;世俗鄙棄,它不曾退縮。在我眼中,它簡直不是“吊蘭”二字所能涵蓋得了的花草,而是一個只知向前,永不退縮、渾身膨脹著青春與生命活力的勇猛斗士。不,它應該是個在刀光劍影的沙場上經歷過九死一生后仍然昂首挺立的軍魂!
此時,我多想把它整個兒地移植到花盆中,放到斗室里,抑或是陽臺上,以彌補過去對它賤視的那份歉意。但我轉而又想,如此強盛的生命,又豈是一個或幾個小小的花盆能盛得下的!
陡地,一種莊嚴、肅穆的情緒盈滿了我的整個心頭......
我有一個漂亮的削筆刀,它是一只可愛的米老鼠,它由黑、紅、粉、白四種顏色組成。
它有一對圓圓大大的黑耳朵,還有一雙黑溜溜的大眼睛,它的臉是肉粉色的,臉上長著一個尖尖的鼻子,鼻子下面有一個月牙形的嘴巴。它總是張著嘴巴,吐著小紅舌頭。對我甜甜的微笑。它的身子是長方形的,由黑色和紅色兩種顏色組成。它的身后有一個長長的尾巴,尾巴下面有一個裝鉛筆屑的小盒子。
每當我放學回到家,它總是吐著它拿紅紅的小舌頭,坐在我的書桌上,用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望著我,好像在說:“小主人你回來了。”每當我要削鉛筆時,我就先把它的頭拉出來,然后捏著它的小耳朵把鉛筆從它的鼻子里塞進去,在轉動它的小尾巴,鉛筆屑就到它的肚子里了。如果肚子塞滿了,我就把后面的小盒子抽出來,把鉛筆屑到掉,把它打掃的干干凈凈。它一直陪伴著我,我每天都會用它把我的鉛筆削地尖尖的,這樣我才能寫出整齊、漂亮的作業。
我很喜歡我的削筆刀。
你如果到我家來,你在我的寫字臺上會看見一只白色的陶瓷鼬,那就是我心愛的小白鼬!
小白鼬是我過10歲生日時,爸爸送給我的。
小白鼬直立起身子,站著,全身白得發亮。它側著身子,兩只小爪自然放在胸前,抬起頭,兩只綠豆大的眼睛正注視著前方。有一次,我好奇地問爸爸:“它在看什么!”爸爸摸摸我的頭,笑著說:“它在看你呀,瞧瞧你有沒有偷懶呀!”
當時我只以為這是句笑話,但日久天長,我竟感到它真的在看我呢。
就拿這個星期來說。那天作業大部分都做完了,爸爸讓我畫一會兒國畫。可我畫著畫著就沒有耐心了,抬頭望見了它——小白鼬。它看著我,它那張小嘴仿佛張開了,對我說:“要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做事不干到底,太對不起你爸爸媽媽了。”我又畫起來。我覺得它是在激勵我。
上個星期三,作業多了一點兒,我想:外語作業就馬虎一點吧,陳老師不會說我的。可我無意中看到了它——小白鼬,它仿佛不再那么平靜了,它的眼神是那么嚴峻。好像在指責我:“做作業怎么能這樣的不負責任?怎么能這樣草率?這是你的任務,你要像做別的作業一樣,認真做好。”我便老老實實地做起了外語作業。這時,我覺得它是在批評我。
一次,我和好朋友因為一件雞毛蒜皮的事吵了一架,我哭著跑回了家,爸爸媽媽都勸不住。我忽然看見了它——小白鼬,它顯得格外的和氣,仿佛對我說:“你這么斤斤計較,那以后誰還會和你好?”它“說”得對,我止住了哭。這時,我覺得它在開導我。
小白鼬,它看著我,使我勤奮,使我認真,使我開朗,它看著我成長,我愛我的小白鼬。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