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青春敘事作文四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青春敘事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望著書架上的陳列,出神。
抬手,劃過那一列列書皮,落定,一撥、一推、一挑,一本書便躍然掌上。翻開,幾許淡灰的筆跡顯映出來。這么些年來,我還是慣用鉛筆。許是不自信和不舍的緣故,也許是比水筆更得心應手,我還是偏愛鉛筆。
我有兩個改不掉的壞毛病,已經積累了有些時間。
其中,慣用鉛筆給作文打草稿是人人皆知的。瞧著吧,但凡語文作文課,我總會不由自主翻出筆記本,拿起鉛筆,抵在下巴上思索。下意識的,我便這么做了,自己都未曾察覺。怕是與小學累計下來的肌肉記憶有關吧。倒是老師和好友,一看見我拿起鉛筆,便愁了。因為啊,我總是糾結于一些字句的選用,在本子上用鉛筆反反復復修改,耗費了大把時間,從而導致下課鈴響起,我的作文紙只涂滿了一面都不到。
老師也無奈,好友也無奈,我也無奈,鉛筆也無奈。好在,我知道,鉛筆還是懂我的,它知道,我追求的是完美。至少,在我斟酌字句時,它總是安靜的看著我,順從地在紙上跳出我想的文字,不需要任何語言作溝通。這一切都歸結于我們的心有靈犀啊。
另外一個壞毛病呀,就是喜歡用鉛筆在書上做筆記。不信你翻翻我的語文書,大部分可都是鉛筆的痕跡。看自家書時,每每看到精彩的片段和有趣的詞句,我都會拿起那支鉛筆,劃一條淡淡的線。像什么《茶花女》、《夏洛的網》、《城南舊事》、《小橘燈》等等,都有著一條條淡灰的痕跡。
我喜歡《城南舊事》中的"惠安館"一篇,妞兒那汪汪的淚坑子,又黃又短的小辮兒,還有那脖頸后拇指大小的胎印,都被劃上了灰色的標記。我和那只鉛筆,早已經看過了好多書,我們一起閱讀,一起交流,一起成長,但我還是離不開我的鉛筆老伙計。
如今再看那些,我只淡笑。
我的老伙計啊,你陪我度過青春,我將陪你度過余生。
“有的時候一個人說真話,是因為他誰也不在乎。”
“有的時候一個人說假話,是因為想獲得別人的認同。”
看完了《誰的青春不迷茫》,而且是看了三遍,可能是因為每次看的時候心情不同吧,每次的感觸也不一樣,第一次看的時候震撼最大,很感動,寫了滿滿一頁紙的感觸,拿去給好友看,結果他們都去看了,回來跟我說真的很好看,那個時候我是很幸福的吧,因為有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哈哈哈!
昨天晚上又看了一遍,和姐姐一起看的,很快樂的一次,不知為什么,和別人一起看的時候真的會被別人的快樂情緒所感染,哪怕在昨天晚上那種低壓氣氛下,笑聲或許真的可以沖淡一切吧,還是說,自己越長大,越不知所措,只能看淡一切,強迫自己不去想,比如說,親情,友情,愛情。
昨天晚上看到林天驕在三好學生頒獎典禮上說,她要做一個表里如一的人,那時姐姐說,其實沒有誰會是表里如一的人,至少她就不是。我的震撼很大,表里如一,多么高尚的詞語,可是誰會做到呢?有的時候內心的孤獨只有自己知道,那種想說不能說的感覺,很痛苦,不是嗎?就像昨天家長會的時候,自己在空無一人的教室里滴下的兩滴淚,有誰知道呢,她們看到的只是那個好似沒心沒肺,會開玩笑,喜歡大笑的我,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初中真的改變了我很多吧,我的青春,到底有多迷茫,我不知道。
有的時候破開重重迷霧看到真實的自己,反而覺得可怕,還不如就讓自己一直活在迷霧中,至少心里還尚存著些許美好,對未來,對夢想,對一切的一切,至少不是仇恨就好,那種極力壓抑自己情緒的我,我真的不想面對,那樣活著,真的很累。
煙火很美,可是只會絢爛在剎那時,絢爛過后毫無痕跡,剩下的依舊是無邊無際的黑暗。青春,多么美好的一個詞,我不想白過,這一生,我也不想白來過這個世上。有時候會想,為什么仇恨會深深地扎根在人的心里,而快樂卻不會,因為快樂太過美好,我們都不相信嗎?而仇恨太過痛苦,可是真的痛苦大過快樂嗎?還是,快樂只是暫時的麻醉劑,只不過是讓自己暫時忘掉痛苦罷了。
誰的青春不迷茫,就像這次的成績一樣,努力了一個月,終究還是沒有考好,不過好在還有機會,我不會放棄,對嗎?
現在在聽著王源的歌,我最喜歡的王源的歌,也有半年沒聽了呢,可能有些時候,自己內心的溫暖,真的來自三小只的歌聲,不知為什么,王源的歌聲總能喚醒內心的感動。他們不算是我的偶像吧,因為我沒有那樣瘋狂的喜歡他們,只想喜歡他們的歌,喜歡王源的薄荷音罷了吧!
“爸爸,我放學回來了。”明慧一進家門,就高興的叫爸爸“回來啦,回來就好,趕快去洗手,準備吃飯了。”爸爸聽到明慧回來的`聲音,從廚房探出個腦袋對她高興說道。“嗯”明慧放下書包后就往衛生間走去。
小心翼翼的洗完手后,明慧回到餐桌。只見爸爸已經坐在餐桌邊,給他盛好飯了。“明慧,今天上學還順利嗎?手會不會妨礙到你學習。”爸爸擔憂的問著明慧。“沒事啦,一點小傷而已,我還是可以克服的,只是你上班已經那么累了,現在還要讓你給我做飯吃,真是辛苦你了”明慧安慰又歉疚地回答道。“傻孩子,說什么呢,本來就是我對不起你,如果我能干一點,就不要讓你去做兼職幫忙我了。唉,都是我的錯呀!如果你媽媽……”爸爸傷心的說道。明慧看著爸爸陷入傷心的回憶中,連忙安慰道“不說這事了,你看我們父女倆現在過的不是也很好嘛,何必再提過去呢,我們現在應該向更好的未來前進才對。更何況,這點小事對我來說根本不是大事,我也應該好好成長成長了。”明慧說著夾了一塊紅燒肉在爸爸的碗里。“哎,好啦好啦,不提這些不開心的事了。你先慢慢,吃,公司里還有點急事,我先去上班了。你吃完后碗就留在那里,等我回來再洗。你的手可千萬不能沾到水,小心注意點,千萬不能發炎了,懂了嗎!吃完后就去做作業吧”說著爸爸匆匆的扒了幾口飯后,就急匆匆出門去了。
看到爸爸出門明慧,頓時一點食欲都沒有了。也是匆匆吃了幾口便不吃了,來到房間,攤開書本準備做作業,可是腦海中卻不斷閃現出陳毅的模樣。“天吶天吶,明慧你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什么啊,你怎么能這樣呢!可要好好讀書才對,整天想那些不該想的可不行。”明慧恨恨地拍拍腦袋,心里罵道。
破繭,是一種勇氣;化蝶,是一種美麗。蛻變,成就勇氣,輝煌美麗。
——題記
曾經,汗水濕透了衣褲;也曾,淚水模糊了雙眼。十一月,我們進入勞動基地,用汗和淚譜寫著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
整齊端正的軍姿,做不完的“手抱頭”,挨不完的訓斥,使脆弱的內心漸漸變得堅強。嚴肅的訓練場上每個同學都緊張有序,勇敢,堅強。
嚴明的紀律,高標準的要求,緊張快速的節奏,以及辛苦的訓練,構成了我們的實踐生活,“服從命令是天職,條令條例要牢記”的訓誡早已成為我心里面一個具有震撼力的座右銘。
而這一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實踐生活中對我們思想行為上的糾正和教育。軍訓的第一天,教官就告訴我們飯后要自己洗碗。而我呢,只是簡單的拿著碗沖沖水,敷衍了事。檢查的同學一摸,碗底和碗的邊沿全都是油,立馬讓我重新洗一遍。就這樣,我整整洗了三遍才勉強過關。那天中午,我躺在床上,反思到——明明可以一遍就做好的事,為什么我做了三遍,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不勤快。這同樣也暴露出我對待事物的誤區。
當然,這次實踐活動也開拓了我們的視野,增強了我們的才干。在戶外實踐基地中,我同樣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瀘定橋”這個項目中,前面的同學直接跑過去,而我,卻在那兒緩慢地,提心吊膽地一步一步走過去,生怕稍不留神就掉到了這個深湖中。或許,我缺少的是那份足夠大的勇氣和魄力,這在無形之中使我對自己有了一個準確的認識和定位。
集體宿舍生活同樣使我備受啟發。洗碗,洗衣服,疊“豆腐”被,整理衣物,倒垃圾,聽哨音集合,準時熄燈,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條,紀律嚴明。
通過參加實踐活動,拉近了我們中學生與社會的距離,為將來獨立生活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更讓我們深刻領悟到,父母在外掙錢的不容易。
回憶被風吹散著,延續著,在十一月,歲月把這一切定格成永恒,印記成了一頁頁泛黃的日記,我們等待著化蛹成蝶,一生如寄,成熟行走在消逝中。
——后記
初三:張芊芊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