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初二作文集合八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二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于這些自然的山水風景,我抱著一種崇敬的心情來對待它們。這些雄峻山川、絕巚瀑布,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最自然的形態。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其中體現、流露出一種勃勃生機,煥發著無限活力,將自然生態萬物聯系在一起。山是靜的水是動的,山靜自有肅穆之美,水動亦有柔清之美,這一動一靜的結合,陶冶著你的心靈,這最自然、最純真的景象,將你的心靈升華,在這返璞歸真的寧靜之中,拋開塵世間的一切煩惱,這才是對這山、水、水、山的真正體會。
古人在文學作品中對山水的描繪有不少,有杜甫的《春望》寫的是泰山的雄偉壯麗,蘇軾的《題西林壁》,寫了廬山山石風光因角度的不同而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景象。這些古詩詞文,篇幅雖然短小,當時沒有照相機將這些美景記錄下來,但細細品位這些古代文學作品并加以想象,還是可以想象得到這些風景的絕妙之處。
我覺得現在實在是太遺憾了,現在沒有多少人去關注這些山水風景,只是沉溺語現實的物質生活中。這些人的思想太低俗了,不能夠去細細體會、好好珍惜這些絕世的風景。不過還是有一些有良知的人,能夠把這些絕畫記錄下來,供大家回憶、珍賞。我真要謝謝這些人,給了我們看這些山水最后一眼的機會。雖不指導他們怎么把這些風景取到的,但我知道這些風景現在很難尋了。這可能是我們在被污染之后的地球上對它們最后的回憶了,尋找這些我們曾經擁有卻不珍惜的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最近我在學校剛剛學習了一篇古文《答謝中書書》,我讀完之后感慨萬千:原來也有古人把風景寫得這么好啊!看來,能夠不止我一個。他們也許不會想到,未來的世界會是這個樣子,而我也更不會想到,只有已故的古人能和我成為知己,和我一起鑒賞這絕世的風景……
——僅此紀念即將絕世的風景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這幾天的天氣很就是不錯,不明白,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就是否會如期而至。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就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就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就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就是源于《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無憂的歲月里,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
千年萬載,華夏一直在吟嘯著,那嘯聲便回蕩在千般丘壑、萬鈞巨瀾之間,便回蕩在億萬個炎黃子孫的心中。古老蒼勁的民族啊!歷經多少個春露秋霜,那嘯聲已是那么滄桑,現在,我要擷取你的裊裊余音,來見證那令人驕傲的瞬間:
在那荒無人煙的西北邊塞,陽關一直在靜默著,那是一種無言的哀悼,我想,他腳下墳墓中的千萬枯骨也在靜默吧!他們沒有烏紗封妻的奢望,只是一介布衣養家糊口的期盼。然而,他們走到了這里,在中原慈母的白發中,在江南春閨的遙望中,在湖湘稚兒的夜哭中,走到了這里。為的,就是一個完整的疆場,為的,就是一方子孫們的凈土,為的,就是一個昂然挺立的民族!這是堅貞不屈——華夏民族,我為你驕傲!
悠悠不盡長江流,是的,長江一直在流淌著,如此之長,橫亙中原,然而在時間上,它似乎更長,貫穿整個歷史。在長江的上游,既有劉備白帝托孤的眼淚,也有李白揚帆蕩槳的身影。或許,劉備與李白完全是兩類人,一位是爭奪天下的君王,一位則是周游天下的詩人。帝王將相自成其蓋世偉業,賢士詩人自成其千古文章。然而,長江以它的廣博容納了這一切,在清晨迎接李白嘹亮的吟唱,又在傍晚迎接劉備疲憊的馬蹄。在這里,軍事與文辭交融,征服與解脫交融!這是寬容博大——華夏民族,我為你驕傲!
最后,我漫步在江南的古鎮,莼鱸之思和那個桃花流水的童話或許已成為每個華夏兒女的情結。在這里,有人選擇了隱逸,大隱隱于市,于是就把自己完全消融于鍋碗叮鐺聲中,完全消融于雜貨俗物叫賣聲里了。然而古鎮,也有難以捉摸的一面,便如白發蘇州的那個復社,以及那篇膾炙人口的《五人墓碑記》。這是最深處的溫柔忍讓與爆發!——華夏民族,我為你驕傲!
華夏,時間給予了你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而身為華夏兒女的我們,將把對您的驕傲化為動力之源,讓您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把你放在我心里 ——把你放在我心里。 這么久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人對我說過這么矯情的話了。但是這兩天又沉浸在小荷的日子里,卻有人這么對我說了。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啊。 是一直以為離開了就不會有人記得自己了,但其實我錯了。 是終于明白不是說不出現別人就當你不存在似的。 是才開始知道自己也活在別人的記憶里。 有時候會掰著指頭想自己這段日子離開了小荷多久,又是多久沒有碰文字了。對于小荷,不僅僅是一種眷戀,還有一種對文字的眷戀及熱情。 打開文檔再沒有辦法打出一個字的時候覺得心里就是空的,我曾經一直都覺得自己很平凡,但是文字一直是我的驕傲。可能,我寫的沒有別人的好;也許,我的文字的缺陷多到數不清;或者,我矯情的思想是讓人討厭的無病呻吟。但正是因為這些,我才想要更加努力,才想要離開一陣子,想要說回來的時候能夠做得更好。 但我還沒有做到,就又回來了。是因為一句話一直在牽動著自己的思緒,那句話是在小荷只有過一次交集的女生對我說的,她說——我想要回小荷,可是卻莫名其妙的覺得害怕。依,我們一起回去小荷好嗎? 我的回答是無須質疑的。 好啊。就算沒有人記得我們了,就算寫的東西已經與別人不可企及了,我們也要堅持下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寫那些自己的.文字,一直都是我們的夢想不是嗎。我想要做得更好。 回來的路遠遠沒有自己想的那么艱難吧。仍然是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情。只是人們都成長了。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人,很多事情。可是我也應該很慶幸把自己留下一個模糊的影像刻畫在了某些人的心里。 夕陽,會在光明漸失的時候,用柔和的橙色光線為天空描繪最后一道色彩。 秋風,會在冬天到來的時候,吹散那最后一片秋葉縱然留下了無情的蕭瑟。 白雪,會在春天降臨的時候,被風兒吹散化作漫天朔雪像是白色煙花綻放。 它們都離去了,但它們留下痕跡了。那么我,對于你們來說,是不是也想某人對我說的那樣——你不在我眼里,在我心里。重重的,重到讓我提不起的份量。 如果我變成回憶,謝謝你還能記得我。 把你放在我心里。 你最珍貴。 謹以此文。獻給一直陪伴我在夢想路上行走的人。感恩節快樂。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那雙眼睛,我們可以看到人的內心。那眼神呢?它是大門吧,它透出了你的所思所想。它可以傳達內心,傳達鼓勵,批評,無奈……
十月的天氣,像剛滿月的孩童的臉。這不,雨剛停,太陽就迫不及待的工作了,細膩的陽光像一層輕紗卷鋪在大地。
站臺旁,一位約莫50歲的老阿姨吸引了我。她穿著環衛工人的衣服,看起來不大的衣服在她的身上竟顯得有些肥;
她戴著一頂草編的遮陽帽,微微遮住了她那灰白的頭發;歲月無情地在她的臉上劃下一道又一道刀刻般的皺紋;她的皮膚黝黑,但那雙混濁的眼睛卻透著一絲光芒。
那雙手我沒有摸過,但一看就是一雙飽經風霜,充滿辛勞的手,握著掃把一點點的掃著地面。
公交車來了,收回注意并急匆匆的把手上的塑料袋朝垃圾桶里丟,可是一陣風兒帶跑了它。怕趕不上公交車,只好忽略它。
忽然,我感覺到一道目光看向我,是那個老阿姨!透過那雙混濁的眼睛,我仿佛讀懂了她的意思,她希望我撿起垃圾;
她希望我履行一名公民該履行的義務;她希望我……兩難之下,我還是選擇灰溜溜的上了公交車。
透過車窗,我看到老阿姨在看我,眼神里深深的期盼變成了深深地失望,她搖了搖頭,彎下腰撿起了垃圾。
那個過程只有幾秒,可是對我來說,像是過了一個世紀那么漫長,漫長。她的每一個動作都提醒著我;這是你丟的垃圾,你丟的垃圾……
那個眼神那個動作我忘不了。只是走幾步,彎個腰,為什么我做不到呢?
似乎他天生就是一個拾荒者,自記事以來,他就開始在我家的樓底拾著別人丟棄的不要的瓶子,用這個來維持生計。
他相貌平平,卻已年過花甲,似乎是命運的捉弄,他的左眼總是微瞇著的,卻是他年輕時不懂事,經常愛冒險,一次登山時,被一塊小石頭砸到了眼睛,從此便看什么事情都看不清。
母親告訴我要多多關照他,她說這種人生活不容易,每天背負著罵名卻只能忍受著活下去。
依稀記得那個冬天,他在街上拾著瓶子,突然在地上撿到一個錢包,他粗略的看了一眼,便坐了下來,等待著失主來認領。不知等了多久,只知道第二天經過那時,他依舊坐著,失主終于到來了,看了看他手上的錢包,立馬搶了過來,數了數,發現沒有少錢,于是又笑吟吟的看著他,掏出一張百元大鈔,說道:“小兄弟,謝謝你啊,大冬天的也不容易,給你,夠你吃幾天飯了。”他搖了搖頭,表示只要一些零錢,于是那位正人君子又掏出一把零錢,連一句謝謝也沒有了,揚長而去,依稀聽見那位正人君子喃喃道:“真是個傻子,給他多點錢都不要。”我似乎看見他眼里閃爍著淚光。
忘不了那個秋天,他穿著一身破爛的衣服行走在大街上,一位衣著華麗的夫妻走了過來,嫌棄的看了他一眼,還吐了口痰在他面前,說道:“真晦氣,出門就碰到這種人。”他沒理這對夫妻,只是自顧自的走著,這對夫妻便得寸進尺了,繼續說道:“真是影響市容,這種人就應該被打入監獄。”他還是自顧自的走著,這下輪到夫妻倆生氣了:“真是狗眼看人低,瞧瞧你那破衣服,跟你說話還不理我們,你以為你是誰?你信不信我一句話就可以讓你在這個城市生存不下去。”“先生小姐,請注意你們的言辭!“饒是如此,他也沒有生氣。“我們言辭怎么了?看看你身上的衣服,你有資格活著嗎?你有臉活著嗎?”說罷,還抖了抖身上的衣服,我看不下去了,上前指責道:“他的衣著確實不好,但是他至少沒有去侮辱他人。而你們呢,所謂的衣著華麗,內心何其陰暗?你們有他萬分之一的好嗎?”夫妻倆被我說的啞口無言,眼見圍觀者越來越多,灰溜溜的逃走了。我攙扶著這個破破爛爛的人,離開了人群。
路上,我似乎看到了一抹淚痕,不知為何,心中一陣抽搐,是乎,我問他:“你沒有子女嗎?怎么這么大歲數還出來撿瓶子呢?”“子女不孝啊,拋棄我一個人在這個城市里,為了生存,我只得撿瓶子,每天看著那些人不屑的目光,我感覺丟臉極了,可是如果我不這樣做我就不能養活我的孫女啊,她才7歲呀!”
這是我和他第一次接觸,也是第一次得知他的名字叫王溪,第一次知道他還有個孫女,也是最后一次見到他。再見到他時,已是在殯儀館了,據說他是為了救一個被搶劫的婦女而死的,而那婦女卻嫌麻煩,不但沒有打120甚至也沒有報警,消失在社會中。
天似乎還是那么藍,草似乎還是那么綠,看那社會卻似乎變得冷漠無情,他雖然死了,但他的一生都是輝煌的,他每天都在幫助人,卻沒有人記住過他,也許在人們看來,這只是他應該做的。愿他在天堂安好。
你有沒有被樹感動過?一棵綠樹或一片蔥蔥蒼蒼的林莽?
某年五月初的一個雨霽的清晨,我們同從東方遠道而來的陽光一起上路。我們在越野車上穿越層嶂疊嶺,前往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空氣中微微帶著些青草與泥土的氣息,四周山的泥土是紅褐色的,但長出的樹卻是郁郁蔥蔥。微微靠著車椅背上,瞇起眼來看車窗,只見一片片綠色悄悄靠近。一下子,我便仿佛置身于綠色的海洋之中。
先是一片桉樹,灰白的軀干上有絲絲縷縷的深色條紋,桉樹葉似綠白相間的旗幟層層排列,有些壓彎了樹枝。這綠,那么沉靜。
芭蕉樹就站在不遠處,向路人伸展著寬大的水袖。那么多詩人在詩中寫過雨滴芭蕉,可惜這次我沒有見到,不過,這雨后芭蕉也別有一番風味。這綠,那么愉悅。不知不覺已行了很久,彎彎山路,數不清的綠迎來退去,在陽光下,那么濃郁,雍容。
沒多久,綠潮開始涌動,發出沙沙的笑聲。兩旁的綠樹仿佛長在了一起,只有一點點的陽光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縫隙,鑲在山路上。秋日里,這兒一定是落葉滿地吧,不知我那時能不能來用腳丈量,用手撫摸,用心感受。到時落葉會不會懶散地堆在這兒,一片一片,踩上去如撫如摸且瑟瑟有聲。這綠,是從哪個童話世界墜落到人間的吧?
終于到了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看著一棵棵千年老樹我卻高興不起來,它們似乎已經變成了精靈,了無生氣,綠色在這里失去了原來的鮮亮,好似早已沉沉睡去。它們是不是早已厭倦了周而復始的生活呢?
現在一切的綠色我盡收眼底,我是否應該離去?心滿意足?
我不知道我在干什么,直到我到了一棵槐樹前,樹上的花兒含苞欲放,高大筆直的樹干,豐碩濃厚的樹冠,一切是那么生機勃勃。它是那么樸實無華,卻立刻讓我心生融融歡喜!陽光不緊不慢地穿過縫隙,打在樹的周圍。一小塊一小塊的,散發出溫暖的情誼。我不僅瞇著眼睛細細欣賞,卻倏忽地發現槐樹也在親切地看著我。
我忽然明白了什么,那些蔥蘢、亮麗的綠色是有生命的!只要心還在跳動,血的潮汐仍然交替,綠就存在與我們的生命里。
我愛這森林,愛一切醉人的景色,更愛那蓬勃的綠!
喜歡擁著書本進入夢鄉,喜歡聞著淡淡的書本芳香,喜歡生命中的每天都充溢著書香之氣。常常因為書中的悲歡離合而心動癡迷,常常沉醉于書中的深情厚誼,常常因為一本書而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借閱……
緩緩踏入書籍的殿堂,在書香中沐浴,不由自主的坐上了書中漫游的小船。愛書,喜歡書,所以每天只要讀上一會兒書,心中自然就多了一份愜意,一份安穩。
有書的生活再苦也會甜,再難熬的日子也會變得簡單。輕輕倚在沙發上,倒上一杯牛奶,讀上一本喜歡的書,一個下午就在濃濃的書香中愉快的度過。古人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如此苦讀,而我們衣食無憂,父母寵愛萬般,有什么理由不讀書呢?我們更應多讀書,樂讀書!
生活中有什么比讀書更愜意?每讀一本書,我的心中總會飄溢起一種感動。一種對故事中人物敢與命運抗爭的感動,一種對書中文化精深的感動。因為愛書,所以對書有種別樣的感情。一直以來,我都過著這樣的生活,讀一本心愛的書,學我想學的知識。白天我坐在書桌旁,夜晚我坐在窗臺邊,每天充實且快樂。讀累了,便放下書本,心中就多一份期待和向往。期待與書相伴一生不離,向往生命的風景被書滋潤的郁郁蔥蔥,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
書,是一位身著白色紗裙的仙女,她樸實無華,卻懂得無數人生哲理。她將知識的光輝灑向大地,將智慧的光環拋向人間。她用寬大的衣袖為人們遮擋愚蠢,也為人們送上智慧的果實。她讓學者的笑容格外燦爛。
歲月悠悠,以書為伴。心若在,夢就在,我愿在書籍的天空中放飛理想,我愿在書籍的王國中自在遨游,我愿在書籍的沃土中耕耘播種,我愿書香伴我一生……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