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高中的作文錦集五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團翠綠的火,在枝頭燃燒著。安靜的燃燒著。——題記
春季。嫩綠。
老家是南方的一座山城,一到陽春三月,萬物都煥發(fā)著清新的味道。
春季的午后,最喜搬著自己的小凳子到香樟樹下聽老人講故事。老人一口泛黃的假牙。笑起來,眼角便堆積起歲月的痕跡。雙眼很小,但卻黑亮的發(fā)光,似乎其中藏著許許多多令人驚心動魄的故事。
春天,香樟樹抽出新芽,釉質(zhì)的葉片上溢滿了年少的故事。老人總愛講孫悟空的故事。那時的我們雖聽過很多次,但仍張著嘴歪著頭癡癡地看著老人。爾時吹過一陣風,帶來幾片嫩綠的樹葉,于是絢麗了三月,迷離了記憶。
夏季。翠綠
夏天的香樟樹是很茂盛的。遠遠望去,像是一團綠色的火在燃燒著。或許是習慣。當太陽快落山之時總會帶著椅子到那棵樹下,那個老人,那些故事……
夏天的傍晚,依舊燥熱難耐。想靜靜坐著聽老人講故事根本不可能。于是,圍在老人身邊的孩子時而跑去玩彈珠,時而跑去捉迷藏,待耍累了,再回到老人身邊。月光被翠綠的樹葉切割成不規(guī)則形狀,投在地上,老人臉上,恍惚間看到了老人的目光暗淡了……
秋季。墨綠
或許是重重的山阻擋了秋的步伐,老家的秋天總來得特別晚。于是,滿城的樹葉都沒有一個過程叫“變黃”。
老人身上的衣服漸漸變多了。身邊圍著的孩子卻慢慢少了。
“放學去聽老人講故事不?”
“不去。好無聊”
是啊,無聊。因為老人只講孫悟空。孩子們都長大了,聽膩了。就連樹上的葉子也聽膩了,慢慢地都少了。只剩下老人一個人,仍每天搖著蒲扇到樹下,等待著是否有小孩再來聽他講故事。等著等著,扭開身邊的水壺,一縷輕煙氤氳在秋氣中,嘬一口老茶。待茶涼了,仍沒人來,于是又搖著蒲扇走了……
冬季。凋零
山間的冬季,一片蕭瑟,樹葉全落了。一地的敗葉,一地的落寞。老人呢?沒來了。孩子呢?長大了。故事呢?停了……
樹呢?依舊長著,一團綠色的火,在枝頭燃燒著。安靜的燃燒著。緩緩的,從嫩綠到墨綠……
“減負!”“減負!”口號已然喊了十多年,今天我們看到的,卻是中國中小學生的書包越背越重,家庭作業(yè)的時間越來越長;基礎教育失敗論也甚囂塵上。然而,平心而論,教育工作者們始終在路上,足音跫然,一直努力著。
那么“減負”的呼聲由來已久,為什么現(xiàn)在看來收效甚微?其責任不在于各中學沒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問題的關鍵在于應試教育模式對教學大綱、學習容量的限制性和規(guī)定性。時至今日,升學率還是衡量一所學校教學質(zhì)量和辦學水平的標準。在這種尺度之下,校際間的競爭,使得任何一所學校都不敢在減輕學生負擔上采取實質(zhì)的改變,除非它不考慮市場環(huán)境下學校的生存。所以,我們看到,一些學校在呼聲之下,也曾做過相應的嘗試,可是不久又都淺嘗輒止,無功而返。說到底,應試教育的體制不從根本改變,靠這種搞法,中學生還是輕松不起來。從這層意義出發(fā),我有理由擔心,所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應該在保證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下,在精簡教學內(nèi)容和作業(yè)量上下工夫,而不是僅僅做一個樣子就能萬事大吉!
記得小時候,音樂課本里有一首著名的兒歌《讀書郎》,歌中那位勤奮快樂的讀書郎和著瑯瑯上口的旋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這首歌也讓我深深地感嘆,因為現(xiàn)在的許多學生要體會當年這個孩子的心情恐怕已經(jīng)比較困難了。讀書究竟是一件快樂的事還是一件痛苦的事抑或是苦樂參半,對于現(xiàn)今的廣大莘莘學子來說,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有什么樣的心情就說什么樣的話。有人在對全國4500多名初一到高三的在校學生的口頭禪做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他們最常說的竟是與年齡不相符的“真累”,“無聊”,“煩死了”等等郁悶的話語。看到這里,忽然想起曾遇到一位學生也有類似的口頭禪,再一想,那只是個小學生啊,而他的口頭禪是一句筋疲力盡的“我再也受不了了。”小小年紀有什么不能忍受的事情呢?說來讓人心酸。因為成績不好,同學看不起他,疏遠他。他為了獲得友誼,用自己的方式做了許多恰當?shù)暮筒磺‘數(shù)呐Γ山Y(jié)果都一樣,孤獨,羞恥。他轉(zhuǎn)了三、四所學校,每次都以為會有新的開始,但很快重蹈覆轍。學習差導致同學不理他,沒有朋友使他心情惡劣,更不能專心學習,造成惡性循環(huán)。最初是怎么學不好的呢?據(jù)他自己說是因為一年級時的老師太兇,作業(yè)太多,他由害怕進而產(chǎn)生抵觸情緒,從此對學習失去興趣。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如果家長和老師能及時發(fā)現(xiàn)、調(diào)整,我想應該能得到解決。但可惜的是孩子的媽媽對此事的判斷是孩子太調(diào)皮,欠管教,可除了打和罵之外沒有任何其它方式。于是孩子就跑。從一年級開始出走,遠近都去過,還總結(jié)出經(jīng)驗。他說:“我不會真的跑得你們找不到,我只是嚇嚇你們,你們就會聽我說話。”多么簡單的要求,只是要有人聽他說話。可問題是沒人覺得這很重要,即使覺得重要,也往往沒有精力,或者不得要領。老師、家長的眼睛都盯著考試成績,哪里有工夫關心孩子在想什么,哪里會覺察到這個所謂差生正期待著人們的關注,更不會想到他的身上也有許多值得贊美的亮點。在他的種種努力付諸東流的同時,家長、老師也一次次失去了打開一顆心靈的機會。不論對孩子,還是對家長,這件事的后果絕不僅僅停留在學業(yè)范圍內(nèi),它更破壞了孩子和父母的關系,對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也必將產(chǎn)生某種影響,是利是弊,我想不用多說。
減負、教育改革已經(jīng)提倡多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然而在我們國家,學生的水平如何,最重要的考察內(nèi)容就是考試成績,基本上是以成績的好壞來評價學生。因此考試壓力從未有實質(zhì)性的減弱,反而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jù)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與此同時,家庭似乎也越來越不能成為孩子的避風港、加油站,反而變成問題匯聚的中心。我可以這樣認為,應試教育確實讓大部分學生視學習為畏途,迫使他們?yōu)榱朔謹?shù)而疲于奔命,壓抑了孩子天生的學習興趣,毀掉了他們本來具有的極強的學習能力,從而失去了充分發(fā)展的機會。要想真正減負,應試教育的體制要根本改變。
夜幕降臨,點點星光點綴在黑色鋪就的天幕中。她,曇花,靜靜地垂下了她稚嫩的花苞,默默地汲取著養(yǎng)分,沉淀著,積蓄著,追求著她的完美……
——題記
呆呆地站在籃筐下,望著脫手的籃球無情地摔落在地上,越滾越遠,我的目光再次呆滯下來,天空的顏色也隨之黯淡。教練和隊友們失望的神情再次浮現(xiàn)出來,一次次投籃的失敗幾乎掐斷了我打籃球的希望。無奈雙眼已溢滿淚水,我終究做不到完美。
翻開愛好的文學書,拿破侖的一句話瞬間照亮了我的雙眼,“勝利屬于最堅韌的人。”是啊,怎能被小小失敗所擊退,只要還殘存一絲力量,就應去追求完美。
云,被撕成一片一片的棉絮,攏不住灼灼日光,在空中翻滾著;束束光線穿透聒噪的'空氣,抽打在空曠地籃球場上。
我卻迫不及待地下樓,早早地來到了似是久違了的籃筐下。“嘭嘭……”籃球一下下拍擊著地面的聲響也震顫著我的內(nèi)心。“啪”的一聲,籃球在從教練手中直截了當?shù)貍髁诉^來。我如獲至寶,欣喜地沖教練一笑,便讓球在我手中活躍了起來。籃球在我的雙手之間不斷地變換著,偶爾做出幾個胯下運球。隨著手感的恢復,投球的欲望在我的心間燃了起來。
最基本的三步上籃,我默念著以往的節(jié)拍,帶著球,反身一躍,球便被刷進籃筐,我來了精神。一次次上籃,不時加上假動作,球時而成功進籃時而擦眶而過。汗水也悄悄浸濕了我的衣衫。“繼續(xù)!”我心中不變的是追求完美的信念。
我嘗試著原地投籃。站在罰球線上,將籃球一次次舉過頭頂45度,稍轉(zhuǎn)手腕,球便沿著一條拋物線的軌跡沖向籃筐,我的目光隨著球運動而移動,心也隨著那條軌跡,或畫出完美的弧,或跌落;手臂像被一只大手狠掐似的酸疼不已,但一次次的投籃,或畫出完美的弧,予我鼓舞,或跌落,予我激勵。汗水順著脖頸淌下,只覺脊背已被汗浸透。追求完美的信念卻使我倍感愜意。
每天,我都會與這驕陽,這球筐,這愛不釋手的籃球來一個私密的約會,在這一個個約會中,我與成功的關系愈加親近。
賽場上,我承載著無限激動的情愫。當球被傳到手里的那一刻,我的心底沸騰了,往日的艱辛涌上心頭,“綻放吧!”我將球拋出,一道的弧線劃過凝結(jié)的空氣,朝著籃筐奮力投去……“嘩”球的落地聲還未入耳,掌聲便從四周涌來。
“若非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追求完美固然艱辛,但成功的喜悅卻更加誘人。不得不說,我其實并未完美,我依舊是球場上一個“小角色”。但即使結(jié)果并不完美,汗水的芬芳也會飄逸在我未來的成長路上。敢于追求完美的那份勇敢會一直彌留在我的心際。
月,如期而至,星光依舊。她,曇花,舒展起了她纖細的腰身,皎潔的月光傾瀉而下,全被她掬在懷中。花瓣綻放,婀娜地舞著,清香彌漫。她滿意地笑了,舞動著俏美的身姿,綻放著她的完美。盡管夜盡之時,花瓣飄零,葬入泥土,繼續(xù)積淀著追求完美的夢……
——后記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歲月的車輪無休止地轉(zhuǎn)動著。日月經(jīng)天、江河行地,哺育出生生不息的萬物。世界萬物都在變化,唯有不變的是家。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之中,我們在俯仰之間將變?yōu)殛愛E,時運不濟、命運多舛的坎坷時常讓我們留戀曾經(jīng)的榮耀與輝煌,我們不是哲人,但我們有愛;我們不是猛將,但我們懂得捍衛(wèi);我們不能掌握幸福,但我們有家。浮起沉落之中,幾度春花秋月,幾時夢魂縈繞的地方,家都在為新的遠航而準備滿載的信仰。
拿破侖再鏗鏘的鐵騎也跨不出法蘭西帝國的土壤;普希金再堅忍的毅力也踏不上大海的岸,唯有對家的感情任憑千山萬水,永不退卻的是堅定的信仰,那是自己生命中不能割舍的牽系,所以便固執(zhí)而不悔地念著它。
就是加利福利亞更透明的陽光,萊茵河更圓滿的月亮,劍橋小河更浪漫的流水都遠遠比不上家鄉(xiāng)日暮時點起的一束橘黃的燈光。只因為這是我們所熟悉而深愛的地方。家鄉(xiāng)時而氤氳的天氣,路邊石縫間長出的雜草,河邊依依的柳枝,一切都是那樣和諧、美好,即使沒有盧浮宮的神秘,艾菲爾鐵塔的高大,但我們有鄉(xiāng)村小鎮(zhèn)的溫馨。
來來往往的人,似曾相識的臉,我們能坦然微笑著路過,有著生活拼搏嬉戲過的地方,這就是家。
看望過去,那是心靈的腳步停駐過的地方;那是人生的舞臺揮灑過的地方;那是勤勞的雙手打拼過的地方;那是自己的土地播種過的地方,這就是家。
家讓我們眷戀過去,有著甜美的回憶;家讓我們體會現(xiàn)在,有著親人的問候;家讓我們相信未來,有著堅定的信仰,是它讓我們困難時勇往直前,是它讓我們悲傷時恢復信心,是它讓我們失敗時重振雄風。
一切的美好都來自爭取,一切的成功都來自拼搏,而一切的幸福都來自于家。
在這個艷陽高照、萬里無云的日子里,我們語文培優(yōu)班的同學開展了一次趣味知識競賽。
緊張激烈的比賽開始了,主持人出示了第一道題:“我國車輛是靠哪個方向行駛的?1、靠左行駛;2、靠右行駛。開始搶答!”說時遲,那時快,二班的王子安和三班的馬灝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高高地舉起了手。“請馬灝南來回答。”“2、靠右行駛。”他正確的回答為三班奪得了五分。三班的同學喜上眉梢。第二第三題之后,二班也獲得了十分。二班的同學也得意洋洋地朝我們眨了眨眼睛。這下一班的同學慌了神了,陳乾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zhuǎn),吳彥霖的頭上直冒汗,劉一鳴緊緊皺著眉頭,嘴里嘀咕著:“加油,加油!我們一定能夠反超他們的!”教室里的氣氛漸漸變得凝重起來。
“第四題,這回的分值是十分哦!大家注意了!”主持人特地提高了嗓門兒說,“《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在花果山的名字叫做什么?1、齊天大圣;2、孫猴子;3、孫悟空;4、美猴王。開始搶答!”吳彥霖“唰”地舉起了手,成為了這輪第一個搶答的人,并且回答正確,奪得了十分。三班的同學心中一陣暗喜。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三個班的成績不分上下,還剩下最后一道題了。“‘天涯若比鄰’是哪個詩人所寫的詩句?”又見王子安第一個胸有成竹地舉起手來了,“是張九齡!”王子安響亮的回答讓二班獲得了最后的勝利。“哎!”一班和三班的孩子只好長嘆一聲,望塵莫及啊!
這次趣味知識競賽緊張激烈,真是扣人心弦啊!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