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養蠶日記三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獲的,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養蠶日記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前幾天放學后,校門口總有很多人擠到一塊兒,都快把門口堵死了,使得校門口特別擁擠,我決定去看看。
我擠入人群,一看,原來是一位賣蠶的老奶奶,只見她帶著一個筐子,筐子里有個盒子與一個袋子。袋子里裝滿了綠油油的桑葉;盒子里放著很多幼蠶,黑的、白的都有,一條條胖胖的幼蠶在盒子里蠕動著。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可愛的小動物呢。好奇心促使我決定也要養幾條小胖蠶。于是我買了四條蠶,并向老奶奶多要了一些桑葉,那是蠶的食物呢!
我也是“養蠶族”了!我喜出望外,那股高興勁兒簡直要沖上天了。無論干什么都要顯顯“養蠶族”的驕傲。有一天,我實在經不住這些小家伙的可愛模樣的誘惑,直接把這四個小胖家伙捉出來放在沙發上,逗它們玩。我急不可耐的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忙成一團。媽媽見了著急地說:“快把它們放回去,這樣做一不小心會把它們壓死的。”我聽了連忙一條一條地捉。捉了三條,第四條呢?我找呀,找呀,怎么也找不到。我喪氣了,一屁股坐在沙發上。突然我胳膊上有一種癢酥酥的感覺,一看,“哎呀!”原來那條調皮的胖蠶竟然爬到了我的袖口上,我瘆死了,使勁甩手,一不小心,袖口碰到沙發靠背——慘了,小家伙變成了綠乎乎的一團,它一命嗚呼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開始小心翼翼的,生怕再把它們弄丟性命。每天一放學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它們。
爺爺從苗圃采來嫩嫩的桑葉,精心地喂養它們。我發現它們在吃桑葉的時候,總是先在桑葉邊緣“挖”一個小圓洞,每個洞都是那么的精細。有趣的是,每張被它們吃過的桑葉都是“千瘡百孔”,簡直可以做螞蟻窩了。
終于有一天,蠶兒開始結繭了。黑蠶結了黃繭,它剛開始先找個小角落,然后在旁邊勾出一個“空間”,再在“空間”里繞著身體吐絲,沒過多久,一個橢圓形的蠶繭就出世了。剩下的兩條白蠶,喂著喂著,竟有一只神秘地失蹤了,另外一只也結了白繭。
我望著這一白一黃的小橢圓,心想:你們什么時候才能鉆出蛾子呀?
“咦?我怎么多了4只蠶寶寶?原來那是蠶寶寶脫下來的衣服啊!那蠶寶寶又是怎樣脫衣服的呢?”讓我們仔細觀察,解開謎團吧!
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后觀察到蠶寶寶竟東倒西歪地躺在桑葉上,昂著頭,一動不動,好像死了一樣。我驚慌失措的大叫:“媽媽,媽媽!蠶寶寶怎么了?”媽媽一聽到我的'喊聲,急忙從廚房里沖出來,看到眼前的一幕,也不知所措了。媽媽用顫抖的聲音回答道:“不……不會死了吧?”我的心承受不了失敗,眼淚“嘩嘩”地流了下來。
第二天,我驚奇地發現,桑葉被吃光了,我喜出望外。心里卻又有了疑惑。那昨天蠶寶寶為什么不吃桑葉呢?我急忙問爸爸,原來蠶寶寶是在脫皮呀!我在爸爸的指點下,找到了幾張褐色的皮,原來蠶寶寶在準備脫皮時是不吃桑葉的,我又明白了一個道理。經過查找資料,我知道了蠶寶寶一生要脫4——5次皮,只有脫了皮才能夠長大。
今年我學會了養蠶。
我在小賣部用了5角錢買了10個蠶子,把蠶子放在一個盒子里,二天后蠶子變成了小小的蠶寶寶,我和爸爸到桑樹上摘桑葉,洗干凈后把桑葉拽成一小片,然后讓蠶寶寶吃,蠶寶寶每天都在長大。
20天后生長成有5CM大小的大蠶,不過有的蠶寶寶長的快些,有的蠶寶寶長得慢些,25天后蠶寶寶逐漸吐絲,我在它們旁邊放了一些衛生紙,一晚上就結成乳白的蠶繭,橢圓形的象個小鵪鶉蛋,2~3天后,蠶繭又開始破個小窋隆,蠶變成了蠶蛾飛了出來,蠶蛾飛來飛去,有時還出尿粉黃色的液體,2天后蠶在紙上產了蠶卵,就死了。真是春蠶至死絲方盡!
天沒想到過了幾天后我發覺蠶卵又開始變成了小小的蠶寶寶,我就開始了忙碌,每給蠶寶寶摘桑葉,這次蠶有300個,它們吃的很快,一會兒桑葉被搶吃光了。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