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奶奶寫人作文錦集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奶奶寫人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我生活的社區(qū)里,住著一個臟兮兮的老婆婆,她沒有子女,家里又很窮,所以無論春夏秋冬,她都會在小區(qū)里撿垃圾,正因為這樣,她渾身臟的發(fā)亮,還散發(fā)出難聞的異味,不管誰遇見她,都會繞道而行。
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去上課外輔導班,在樓下迎面撞見了老婆婆,我立馬捂住鼻子,低著頭,快步跑過她的身旁,沒想到她卻突然叫住了我:“小姑娘,來來來,婆婆給你吃糖!”說著說著,只見她從口袋里摸出幾粒大白兔奶糖,純白而又奶香的糖在她那粗糙而又臟黑的手里,讓我一下子沒了胃口,但出于禮貌,我收下了糖,轉(zhuǎn)身沒走多遠就把糖扔進了垃圾桶。
5月18日,汶川發(fā)生大地震后,社區(qū)里舉行捐贈活動,當然也少不了我的一份愛心,這不,一大早我就抱著儲錢罐來到了小區(qū)大門口,只見捐贈的隊伍已經(jīng)排成了一條長龍。這時,人群中的一個身影讓我驚訝萬分,那不就是垃圾婆婆嗎?我心想:她那么窮,那么困難,怎么也會來捐錢呢?
不一會兒,就輪到了老婆婆,只見她從懷里取出一個鼓鼓的袋子,小心翼翼地打開系著結的袋口,她的手有點微微顫抖,動作有點笨有點慢,好像在展示一件寶貝似的,嘴里還不停地叨叨著:“我只有一點點,一點點錢,地震作孽呀,但愿他們快快好起來……”
袋子終于打開了,倒出來的全是一毛、五毛的零錢,工作人員開始耐心地數(shù)了起來,一柱一柱的硬幣在陽光下閃著銀光,好像在告訴人們:這得賣出好多垃圾才能換來呀!那一刻,我看到老婆婆的臉上堆滿了幸福的笑容,我的臉卻一陣一陣的發(fā)燙,心里有種難過的感覺。
回到家,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想起了曾經(jīng)對老婆婆的所作所為,對她的不尊重和厭惡,流下了內(nèi)疚的眼淚,我也終于明白了:了解一個人不能只看她的外表,更重要的是內(nèi)心的美麗。撿垃圾的老婆婆給我上了重要的一課,讓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我的奶奶今年五十七歲了,她有一雙大眼睛,眼睫毛長長的,額頭上有幾道深深的皺紋,手上長滿了老繭,頭上有縷縷銀絲。我奶奶是位慈祥的老人。
我從小由奶奶帶大。生活上無微不至得照顧我。奶奶每天六點起床,做好早飯,輕輕地叫我起床,幫我穿好衣服,梳洗打扮,一直把我送到車上。我生病的時候奶奶一直守候著我,幫我揉揉肚子,擦擦汗,端水喂藥,只盼我早點好起來。有一年我一直頭疼,出皰疹,醫(yī)生要我住院,奶奶一聽當時就哭了,后來我慢慢好起來,奶奶的一顆心才落下來。現(xiàn)在每天由爺爺奶奶接我放學,她總是早早的在校門口等我,有時還準備著點心。
奶奶生活中十分節(jié)儉。不舍得買好吃的,穿好的。但是總給我買好吃的。奶奶教育我要節(jié)約每分錢,要珍惜糧食,不可浪費。奶奶也是勤勞的人,家里的臟話累活搶著干,沒有空閑的時候。奶奶的一生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吃了不少苦。等我長大了也要像她一樣做一個勤勞的人。
我在奶奶的關懷下一天一天長大,我也學會了關心奶奶。我會在她疲倦的時候幫她揉揉肩,在她不開心的時候塞糖給她吃,背疼的時候給她捶捶背。奶奶說我是她的開心果。說我懂事了。奶奶為我付出了許多,我永遠感激。我長大了也要關心,孝順奶奶。
我永遠愛您——奶奶。
奶奶80歲已過,個子瘦小,身體健康,精神爽朗,動作敏捷。滿頭銀發(fā)中夾著幾根烏絲,黑瘦的臉上布滿飽經(jīng)風霜的皺紋,稀疏的眉毛下有雙慈善而明亮的眼睛,碩大的耳朵非常靈敏,下巴微微上翹,身子骨特別硬朗。別看她只是一雙小腳,走起路來可快啦,一點都不會顫顫巍巍,有時連我都追不上。
奶奶屬虎。一生都非常勤勞、簡樸、善良而又虔誠。
她是一個非常勤勞的`人。她的手上結滿了又厚又硬的老繭,掌紋又粗又深,就像干裂的“老樹皮”;手指又粗又短,指關節(jié)突出,像凹凸不平的小丘;手臂上股股青筋,向山脈一樣從橫交錯。年輕時,她用那雙手種地、插秧、收稻谷、摘棉花、洗衣服,拉扯大幾個子女。年老后,還是閑不住,經(jīng)常幫閨女們種菜、做飯、喂豬,農(nóng)忙時還要幫助她們鋤草、曬麥子、掰棉花。前年她來我家,可她良好的習慣仍未改變,每天清晨五點多鐘起床,把地板打掃得一干二凈,窗戶玻璃擦得一塵不染、油光錚亮;還幫我們洗衣、做飯,就像當年一樣,動作依然麻利。可一閑下來,就開始思念老家的親戚朋友,“家里不知道怎么樣了?”想著要回老家了。唉,真沒辦法!
她又是一個十分簡樸的人,這是她從小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以前她干農(nóng)活時,總是穿著補丁加補丁的粗布衣服。現(xiàn)在,她還愛穿那件洗得干干凈凈、有些發(fā)白、發(fā)舊的藍衣服和一雙平底布鞋,家人給她買的新衣服就是舍不得穿。幾年前,我爸媽擔心她在老家受凍,為她曾買了一件羽絨服,可她寧愿凍著也不穿,放在箱子里被蟲蛀壞,多可惜呀;她四閨女給她買的一件短大衣,也是放在柜子里被老鼠咬破幾個洞,可又舍不得扔掉,還是穿在身上。您說咋辦?她小外孫女給她織的毛褲、我媽給她買的皮涼鞋,回老家時她又留給了我,“在老家用不上”。當我穿上她穿過的衣物時,就感到了無比的溫暖和她的慈愛,就時常地想起她。
她還是一個善良可愛的人。上世紀60年代,三年自然災害時,家鄉(xiāng)發(fā)生了洪澇,糧食銳減,她把家里僅有的一點雜糧,一半給了比她家還貧困的人。我爸畢業(yè)后來京工作,她總是教導他:“在外面要和人搞好團結,時常想著他人,別人有困難要想方設法幫助”。還經(jīng)常提醒我:“在學校,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互相幫助,不要打架”。您看,多么樸實善良呀!以前在我家,她做針線活時,從未戴過老花鏡,經(jīng)常幫我釘扣子、補襪子、弄松緊帶,使我倍感溫暖和親切;她居然還能燒菜,而且十分可口,非常好吃。每次他做的菜,我都吃的津津有味。哎,真想她!
同時,奶奶又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人。她是舊社會過來的人,沒有文化,經(jīng)過幾次不幸和意外打擊后,感到十分悲傷。加上當時生活非常艱難,她就經(jīng)常燒香跪頭,祈求閻王爺、土地爺和菩薩保佑全家平安。當家人遇到病災時,她總要請人看“陰氣”。有次我生病,她知道后,也在老家請人寫“黃表”,然后燒掉,說可以“免災”。我告訴她不要被人騙錢,她知道這是迷信,以后再也不這樣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她逐漸變成了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不管社會上哪里有災難,她們都要祈禱;初一、十五或“法會”,她和一班信徒往往要步行十里、百里去禱告,這成為她晚年生活一種積極的精神寄托,也可能是她老人家健康長壽的一劑良方吧!
那年十一,我和爸媽再回老家看她,快到家門口,大約相距五、六十米遠,她就看到了我,立即放下手中的活,邁著小腳快步跑了過來,我也沖過去,和她緊緊地抱在一起,一股熱流傳遍全身,涌上心頭,我倆都高興極啦!
這就是我的奶奶。她雖然平凡,但她的純樸善良和勤儉作風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使我永世難忘!
一天的學習生活結束了,我又走到車站點,等候31路公交車.
等了幾分鐘,31路終于來了.車子剛一停,一群小學生就蜂擁而上,車上的乘客和司機勸阻那些孩子們.
看,這位”老朋友”又和我們坐一輛車!其實這個“老朋友”是一位60多歲的奶奶,這里的“老”,既是年齡上的,也是時間長的意思。這位奶奶每天接送自己的孫子上學、放學,都做31路所以我認識了她。
這位奶奶可愛自己的孫子了!每次擠公交時,她都把其他的孩子退到一旁去,用自己的手臂把著車門,讓他的孫子先上。有幾個孩子的父母也紛紛指出她的行為,議論她的不對,這是這位奶奶卻經(jīng)常當作沒聽見!
我覺得這個奶奶游戲霸道,她只想著自己的孩子,把別人推到一邊。的確,那個做奶奶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早上車,得到一盒好位子,安安穩(wěn)穩(wěn)做一乘?可是這樣,雖然能搶到好位子,但聽令人討厭和反感。
如果大家都可以相互謙讓一些,那么社會上就會和平很多。特別是公交車,萬一擠倒了,很容易發(fā)生不安全的事故。
所以:人人謙讓,社會更棒!
曾讀過一篇故事,兩個人都上年紀了,在屋子里相距不過幾米,卻總是時不時喊一聲對方,雖然答應著,卻沒什么事。這很像自己的爺爺奶奶,他們也如此,但我不懂其中的緣由。我很好奇,總想找到答案。 我奶奶七十多了,眼不花耳不聾,時常瞇著眼做針線活兒。大她五歲的爺爺卻總愛遛彎,有時坐在藤椅上享受著細碎的陽光。 相隔不過幾米,奶奶過不了半個時辰就會放下手中的活兒,“老的。”她這么叫。爺爺不應,奶奶便急了,邁著碎碎的步子到他跟前。爺爺好好兒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奶奶孩子般地嗔笑:“真是的,叫你也不理。”或是“老的。”“唉——”一切就都歸于寂靜。 這樣的事天天發(fā)生。 是奶奶悶嗎?沒有人跟她說話?那她為什么只喊一聲而不是和爺爺嘮嗑呢?喊爺爺做什么呢?還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了奶奶每次看見爺爺好好兒的,滿意離去的背影。陽光總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鋪在奶奶身上,每每這樣的畫面閃爍著溫暖的光輝。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應便好呢?我繼續(xù)好奇地想。再有這種事發(fā)生時,我便捂住嘴,學著爺爺遲緩地應聲:“唉——”可每次奶奶都能辨別出來,無論我用衣服還是毛巾捂住嘴以求聲音的逼真都一樣。
“小東西在這兒搗亂”奶奶布滿皺紋的手輕拍拍我,微微笑著。似在責備。 奶奶依舊。我的好奇心愈增。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這么喊來喊去干什么呢?也不嫌煩。而且很多故事里都是這樣的到底為什么?”奶奶看看我,寬慰地笑說:“丫頭,你不懂,他的身體你也知道,知道他好好兒的,才心安。” 心,被濡濕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一語驚醒夢中人。連日來如同小蟲不斷噬咬我的好奇心得到滿足。 你在,才心安。不管是故事還是現(xiàn)實,這種情感都交織著相同的愛意,是人世間最美麗的風景。粗茶淡飯有什么要緊?年華老去有什么要緊?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謂愛,便是如此。就是我所愛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見的地方,我手夠得到的地方,我能夠走到的地方,好好兒地存在著。 我慶幸我讀到了那篇故事,我慶幸我擁有好奇心,我慶幸自己仔細觀察,才得以知曉老一輩的關心、溫情與愛。我明白了,那聲聲呼喚是在說,有你在,整個世界都在。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