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初中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粽子初中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粽子初中作文1我是一個粽子迷,最喜歡吃肉粽子了。這不,外婆知道我這么喜歡吃粽子,就特意從家里跑到我家來為我包粽子給我吃。開心啊!
包粽子前的晚上,外婆先把肉切成一塊一塊的,然后把肉放進一個大碗里,再加入醬油、老酒、鹽、雞精等調料攪拌均勻,就放在一邊,外婆說這叫腌制一下肉,讓肉更好吃。需要十幾個小時以上時間。
第二天,外婆把腌制好的肉放在桌子上,接著把箬葉放在裝滿水的鍋子里煮一下,這是給箬葉清洗和消毒。然后把糯米用開水泡一下,等它漲起來就好了。漲好的糯米肉層層的,很好看!這樣是讓粽子煮的時候好煮一些。
當所有的準備動作做好后,外婆就動手包粽子了:外婆先把箬葉從中間開始卷成一個尖錐體,再往里倒入一小把糯米,還拿了一根筷子捅了捅,我問外婆干什么用?外婆說這是讓它更緊一些。于是就往里放一兩顆腌好的肉塊,接著再加入糯米壓實,馬上把箬葉包上,剩下兩只像”兔耳朵“一樣的葉角也向前壓向邊上這樣一個有立體感的三角粽就基本成型了,還沒完呢,外婆拿起事先搞好的棉線,用牙齒咬住一端,在粽子上繞了好幾圈,于是一個漂亮的肉粽就大功告成了。外婆接著繼續做其他的,一會兒工夫就包起好多了。
我看了很感興趣,也想試著做一下,我按剛才外婆的步驟做,外婆還不斷給我指點,終于也做出來一個了,我看看我做的粽子形狀不是很好看,樣子方不方園不圓的,都能看見糯米粒,完全不像外婆做的好看。可是我依然很快活!連忙叫外婆先給我煮起來給我吃。過來半個小時,熱氣騰騰的粽子出爐了!我一把抓起其中最“好看”的我包的粽子,撕開箬葉一股新粽子特有的清香飄開了。我一邊吹氣,一邊大口咬了一口,吃著我自己親自動手包的粽子,我大聲說道:“真是天下最最最最最最的美味啊!”說完我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了。
粽子初中作文2端午節,我國的傳統節日,農歷五月初五日,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在這天投江自殺,后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有吃粽子、賽龍舟等風俗。
奶奶要包粽子,我想學,就仔細地觀察。只見奶奶把買回的綠綠新鮮的粽葉,一片一片地洗刷干凈,濾在一個筐子里。盆子里有浸泡好的糯米。我問奶奶:“您準備包什么味的粽子?”奶奶說:“我要包三種口味的粽子:一種是蛋黃肉粽,還有豆子紅棗粽,再包一些堿水粽子。”我說:“我想學包粽子。”奶奶笑著說:“包粽子要掌握方法,不然包不緊,會散掉的。你先在旁邊看看。”奶奶先包蛋黃肉粽,只見她拿了兩片粽葉,輕輕一卷,成了一個漏斗狀,下面尖,上面大,把拌好肉塊的糯米裝進去,中間還放進一個咸蛋黃,再用筷子向下戳幾下,將上面的葉子蓋住下面,一手抓緊,一手用繩子綁扎緊,很快就包好了一個。一會兒蛋黃肉粽就包了一提,這些肉粽子是用紅線綁的。
接著奶奶又拿出黃線,開始包豆子紅棗粽子。這種粽子里,奶奶配了不少料,其中有紅豆、綠豆、花生米、紅棗等。最后的一小盆糯米是淺淺的黃色,啥配料也沒加進去。奶奶說放了堿,米就會變黃,這就是堿水粽子。我看著奶奶包粽子,好像并不難,就說:“我來包個堿水粽子吧!”說著,便拿起兩片粽葉,輕輕一卷,成了漏斗狀,往里面裝好米,蓋好葉子,可怎么也扎不緊,急得滿頭大汗。最后,在奶奶手把手的幫助下,總算包好個粽子。雖然綁緊了,但粽子的形狀卻很難看。但我很開心,因為自己終于知道粽子是怎樣包出來的了。紅線綁著蛋黃肉粽,黃線綁著豆子紅棗粽,白線綁著堿水粽子。奶奶用大高壓鍋,把粽子煮熟了。
端午節,我家窗上插著淡淡清香的艾草,桌上放著粽子、包子、茶葉蛋和各種美味佳肴,現在的生活真幸福啊!
粽子初中作文3一個紀念屈原的節日,一個賽龍舟的節日,一個包粽子的節日……還記得嗎?”端午節“!
今天下午,我們五(4)班組織了一回”端午粽飄香“的親子活動,我們一每一個斗志高昂,這并不難的包粽子活動怎得難倒我們?
下午一點開始,家長們陸陸續續地到來了,大袋子小袋子,大鍋小鍋,統統帶到班級來,米粒和粽葉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們激動極了,一刻也不能安穩……開始,我們班請了一些同學上臺告訴我們關于端午節的知識,好精彩!
之后,趙老師讓粽子包的最好的馬曉東媽媽給我們演示一遍:那兩片粽葉,重合一半,從上往下約一分米的位置,轉成一個圓錐;往圓錐里插一根筷子,放入米,用筷子搗實;再用一片粽葉包好,用手指輕輕捏成三角形,把多出來的粽葉尾部向下翻折,裹幾圈,多余的粽葉尾部方可折斷;抽出一根線,咬住線的一頭,把線圍著粽子的兩個角裹實,不宜太緊,系好方可。
馬曉東媽媽做得甚快,過程又如此復雜,我們怎能記住?只能在包粽子的時候慢慢請教了。
包粽子活動開始了,大家包的熱火朝天,不過很多人都已在第一個關卡”摔了一跤“,我也不例外,左轉來右轉去,就是不成形,我便去找人幫忙,”終于知道怎樣完成第一步嘍!“我是很開心的,急忙裝米,不料,圓錐的下方已經通了個大窟窿。”唉,又得重做,真是的,氣死我也!“不久,聽見趙老師興奮地說:”哈哈哈哈!我包好一個啦,包好一個啦!出去炫耀炫耀……“確實,包的不爛,還像模像樣,似個買來的粽子,精美別致。羨慕,羨慕。
我弄了半天,終于塞好了米,”下一步又怎么弄呀?不會。“我又無奈的跑去請教,教過之后,拿回來,又散架了,我跑去又跑回,干脆在那兒不走了,除了米少了點,資源還是挺豐富的,劃來。
歷經千辛萬苦,我終于包好了兩個粽子,兩個不像粽子的粽子……看見些心靈手巧的家長包的粽子,小巧玲瓏,看著就想吃。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我們結束了這次包粽子活動,雖然我的業績不是很好,但是包得很愉快,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在超市里輕輕松松買來的粽子,原來是如此的難包。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包粽子活動……
粽子初中作文4端午吃粽子作為全國性風俗最早始見于西晉周處撰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到了唐、宋時,粽子已 經成為端午節的必備食品。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端午節的粽子品種繁多,在黔西南州最受歡迎的是肉粽、板栗粽、 火腿粽等,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調節,如加入桂圓、蜜餞等甜口味的粽子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對于端午節 吃粽子的由來,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將它視為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在我州民間,還有一種說法是紀念一位藥 王,因為民間說法五月是“毒月”,這位藥王就將藥材包裹在粽子里分發給群眾們吃,人們吃了粽子后都一直平平安 安,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在每個端陽節的時候包上粽子,除了具有紀念意義,更是希望自己及家人都平平安安。
掛艾條和菖蒲。艾,又名家艾、艾蒿,它有一種奇特的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 草本植物,它也是一味中藥, ……此處隱藏5032個字……生無望,他堅持給妞妞買玩具,教妞妞說話,給妞妞聽音樂,甚至于“恨不得把她吐出的每一個字都揀起來”。我們感動之余,是不是會想起自己的父親,想起父愛的深沉與偉大?然而在中國,連“父親節”都還沒有呢。
讀沈從文,讀這位邊城的守望者,從他質樸而又淡雅的文字背后,我們能看到他心中的故鄉。湘西的古老城墻,繞著城緩緩淌過的久遠的河流,河流上來來往往的船只,船只上人們天南海北的談論……或許,這才是區別于高樓大廈的一種近乎于原始而又野蠻的真實感。所以沈從文很眷戀、感謝賜予他生命中所有美好的那片土地。然而在中國,是沒有“感恩節”的。
其實我們內心深處也有這種無可名狀的情結,只是我們不善于表達罷了。如此看來是我們需要西方的流行,而非流行使我們被動地接受,不是嗎?
圣誕樹下,人們對未來訴說著自己的希望;手中的粽子,寄托著人們對過去的一份情思;于是我想,圣誕樹下的粽子莫過于文化的最終歸宿了吧?
尼羅河的金字塔,愛琴海的小城邦,長江黃河的炎黃子孫……所有的文明都像一條河流,歷經不同的風景之后歸于大海的無邊無際。
粽子初中作文12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舉行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活動。孫老師決定在班上開展一次包粽子的實踐活動。聽見這個消息,大家興奮不已。
經過小組討論,我們組決定包紅豆臘肉粽,分工如下:鄧柯桓負責帶臘肉,謝玭鍶負責帶紅豆,陳科宇負責帶工具,我負責帶糯米、粽葉和棉線。
媽媽單位有事不能來了,我好失望,貼心的媽媽后來叫她的同事董阿姨到學校來幫我們,我欣喜若狂。我們把食材洗干凈,洗好手,把糯米、紅豆、切成小塊的臘肉放在盆里攪勻,白的糯米紅的豆,連顏色搭配都很有食欲,董阿姨先示范了一次,我們就開始包了。
我拿出兩張粽葉大部分重疊在一起,從底部往上卷成漏斗狀,用勺子把食材舀進去,舀得不多不少,再用一根竹筷筑緊,以減少里面的空隙。呀!不好,由于用力過猛,粽葉讓我給戳穿了,我尷尬地四周看看,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包粽子呢,沒人注意我,急中生智,我又拿過一張粽葉包在外面。這下好了,終于不漏米了,我拿過勺子,用勺子背把米壓緊,董阿姨介紹說,壓緊的餡煮熟后米會硬一些,會更香,而松的就沒這么香了。壓完后,我把伸出的粽葉反折回來蓋住漏斗口,包成了一個三角形,最后,剪了一段線,把粽子“五花大綁”,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抬頭看見同學們熱火朝天地忙著,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很多同學咧著嘴,好像口水都快滴到粽子上了,嘿嘿!哪能抵擋粽子的誘惑。孫老師、李書記、高校長都來了,一邊指點一邊看著我們包粽子。
最后我們組包了40個粽子,大家各自分了些帶回家,想想晚上能夠吃到自己包的又香又糯的紅豆臘肉粽,心里那個美呀!好像聞到了熱氣騰騰的粽子散發出的陣陣清香。
粽子初中作文13星期五,我們班舉行了一場包粽子大賽。
下午,我們興高采烈地走進了學校。剛進校門,我才想起來:哎呀!東西忘拿了!算了,現在拿已經晚了!我垂頭喪氣地進了教室。
下午第二節課,我們整裝待發地進入“比賽現場”。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砰砰直跳,想:這下完了,如果老師發現了,那……我簡直不敢想象后面的慘狀。
開始包了,我心里開始發虛:咋辦?咋辦?我也要進入“批評族”了!老師走過來,我嚇得趕快把頭縮進“殼”里。還好!老師只讓我坐在最后,Oh,mygod,真是有驚無險呀!
“預備——開始!”隨著老師一聲令下,我們開始進入緊張的比賽。在征得“位主”的同意下,我借了“位主”的書看。嘿,“位主”的書真是應有盡有,我這個“書蟲”也得好好“飽餐一頓了!
正當我看得入迷時,忽然聽見”臨時同桌“的聲音,我便湊過去看。他除了粽葉,別的東西都帶了。沒有粽葉怎么包呀?可他跟別人想的不一樣,想試圖包一個粽子,可是沒有粽葉的”映襯“,是包不好粽子的。可他是個”堅持不懈“的人,弄了一次又一次,什么都沒包成,還讓桌子夾了他的手,落了個”兩敗俱傷“。
我再看看別的同學,他們有的手忙腳亂,只包了個”咸鴨蛋“,有的包的很小,像瓜子一樣,估計我們班的”胖子冠軍“要吃幾十個這樣的粽子才能飽;有的包的米漏了,包了一個繩子纏身的”罪犯“,有的是”新手實習“,包了一次,漏米,兩次,漏米,三次,還是漏米……在最后什么也沒包成;還有的包了一個難看的”丑小鴨“……
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老師評選出了五位包得最好的人。粽子王——王詩雅,她竟然用一個小小竹簽就能代替粽線的”功勞“;粽子二王——劉宇菲,她特別有創意:平常的粽子都是四個角,而在她巧手的”幫助“下,竟然變出一對可愛的大耳朵,讓我想起《賽爾號》游戲里十二只活潑的小神兔的可愛面孔,又想起我們家的兔子——兔宣美,它仿佛向我跑來,搖動著長長的耳朵,在草地上蹦蹦跳跳……
下一次,我一定要大顯身手,讓別人看看我粽子的“威力”。
粽子初中作文14白白的糯米攢成一團,被碧綠芬芳的棕葉層層包裹。一個個立在那兒,象一個個胖乎乎的小娃娃,甚是惹人喜愛。待蒸熟后剝下粽葉,晶瑩剔透的糯米展現眼前,咬上一口更是滿口清香。這就是端午節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粽子。
小時候總是盼望著端午節快快到來,這樣就吃到姑媽親手包扎的粽子了!
在我們家姑媽的手是最巧的了。每逢端午,姑媽就會買回來很多粽葉和糯米。先把米泡好,粽葉洗干凈,再準備一大把白線,包粽子就正式開始了!
首先要把粽葉折成斗狀,盛滿糯米,再把粽葉層層包上,用白線緊緊綁牢,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看姑媽忙得不亦樂乎的樣子,作為家中的女孩,我自然要挺身而出幫幫忙。可每次不是把粽葉折破,就是包得不緊,稍微一動米粒就爭先恐后地從各個角落鉆出來,怎么也綁不上。最后總是姑媽重新包一個。每當這時我就會痛恨自己的笨手笨腳,哥哥們也在一旁哄笑。
雖說包粽子不行,可吃起來我最在行。我總是迫不及待地等在鍋旁,象盼著什么稀世珍寶似的。待一掀鍋,霧氣彌漫中我早已搶出一個熱騰騰的粽子,顧不上燙手,掰開粽葉就啃上一口,滿嘴都是粽葉的清香和糯米的香甜。在“小饞貓”的笑聲中吃得不亦樂乎。
在我們家,吃粽子還有一個講究。為了贏得好彩頭,姑媽還要在一些粽子中包上幾粒紅棗。由于數量有限,誰要能吃上帶有紅棗餡的粽子,那就是交了好運。每次大家都比誰的運氣好。可我總是差一點。
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總覺得大哥碗里的粽子包了紅棗,硬要和他換,他卻不給。我便要去找姑媽告狀。見拗不過我,他只好和我交換。我滿心歡喜地剝開粽葉,小心翼翼地端詳幾眼,心里帶著些期盼與不安。“呀!有紅棗!”大哥忽然叫了起來,果然原本屬于我的粽子里包裹著幾粒亮晶晶的紅棗。我心有不甘地連忙扒開自己的粽子----那個原本呆在大哥碗里,卻被我硬搶過來的粽子一片晶瑩剔透,潔白得沒有一絲瑕疵。頓時,懊惱之情在親人們歡快的笑聲中淹沒了。
端午節又快到了。雖然吃過了各式各樣許許多多的粽子,但最讓我難忘的還是姑媽親手包扎的紅棗粽子。今年它們還會那么晶瑩剔透嗎?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