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滿分作文匯編八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滿分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恩,是對現在擁有的一切心存感激。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感謝命運賜予我們健康,感謝生活帶給我們幸福……
或許你會說,生活中找不到一些值得你去感激的事物。其實,生活給予我們太多太多,只是我們沒有認真察覺罷了。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很多值得你去感激的事情,例如‘路邊的花開得很漂亮,感謝命運給予我完好的視力’、‘媽媽今天做的飯很好吃,感謝媽媽的用心’……
假如你清貧,不妨想著自己擁有健康;假如你體弱,不妨想著你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假如你低落,不妨想著自己擁有生存下來的勇氣……
心存感激,會讓一句簡單的話語充滿神奇的力量,讓瑣碎的小事變得無比親切,讓我們在漸漸平淡麻木了的日子里,重新領悟生命的意義。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和挫折都需要我們去勇敢地面對。如果我們一味地去埋怨生活帶給我們的不幸,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一塌糊涂、沒有生氣。我們應該懂得在失意時發現值得我們去感激的事物,重新生活,體現生命的價值。
學會感恩生活吧!無論是在得意之際還是在失意之時,都要勇敢地去面對,以知足的心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感謝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品味生活的樂趣與生命的價值。
昨天,我和姥姥、姥爺還有弟弟一家去看望在駐馬店讀高一的哥哥。
坐在車上,我回想著小時候和哥哥在一起的場面。
小時候,哥哥總是欺負我,直到把我弄哭他才高興。那時候,我感覺哥哥很討厭。每次他回來,我都很害怕,好像世界末日快要到了。可他不一樣,幾乎每天都要把我弄哭,自己卻哈哈大笑。看著他那幸災樂禍的樣子,我就想讓他趕快回到駐馬店去。他還不允許我動他的東西,只要動一下,就會和我大發脾氣,然后再不理我。所以,我每天都不想見到他。可他真的要回駐馬店的時候,我又那么舍不得,口口聲聲地對他說再見。可他卻回我一句:“小屁孩,不見!”弄得我又來氣了。于是我小時候總在想一個問題:我怎么會有這樣一個哥哥?
漸漸地,我長大了,也懂事了,我終于明白,哥哥總是欺負我,是出于他喜歡我。聽媽媽說,我出生的時候,哥哥高興得不得了呢!我心里一陣溫暖,我錯怪哥哥了。哥哥再回來,我一定不會再和他吵嘴了。于是,我天天盼著哥哥快快回來。終于,他回來了。我高興極了,連蹦帶跳地跑到他身邊。他也不欺負我了,馬上跟我聊天。什么秘密,他都會告訴我,有的連他父母都不知道。他每次都會把一個大大的書包帶回來,而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那個書包了。而他則慷慨地把書包里的東西拿給我看。我問他,為什么突然變好了,他卻裝糊涂:“難道我以前對你不好嗎?”
記得有一次,我和哥哥去武漢復查眼睛(我們都近視),為了不讓我暈車,他特地帶了自己最寶貴的mp4讓我玩,要知道,這個東西以前他碰都不讓我碰。還有一次,我到他家做客,我到他的房間去,翻著他的書。這時哥哥走來了,我嚇了一跳,以為他又要生氣了。可他卻笑著對我說:“沒事的,我讀高中了,也沒時間看這些書了,你看吧。”我愣住了:這還是那個總愛欺負我的哥哥嗎?
車到站了。今天哥哥考試,我一定要馬上去找他,否則,我就見不到他了。這是,哥哥飛一般地跑下樓,我和他撞在了一起。他急忙對我說:“我先走啦!過幾天我就回去和你玩,再見!”我還沒來得及說話,他就已經走了。
看著哥哥遠去的背影,我默默地說:“哥哥,加油!”
爸爸工作很忙,照顧我的責任就落在了媽媽的肩膀上。媽媽每天從早忙到晚,給我以無微不至的關懷。
媽媽把愛藏在了香噴噴的飯菜中,每次放學,一進單元門,我就能聞出媽媽做的飯菜的香味,由不得加快腳步,“咚咚咚”跑回家。是媽媽的愛勾出了我肚子里的饞蟲,是媽媽的愛使我的口水稀里嘩啦直流。
我特喜歡看書,媽媽就不停地給我買書,而且每天只要有空,在吃飯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讀書聽。雖然媽媽不是播音員,但媽媽的聲音十分動聽,每當媽媽讀對話的時候,媽媽就會裝得很像,使我覺得我也是故事里的一個主人公。媽媽的愛就在那書上的字字珠璣里。
每當我寫完作業的時候,媽媽就會給我一道題一道題地檢查。每當我彈琴的時候,媽媽就會像老師一樣告訴我要注意哪些地方,哪些地方不要彈錯——我好奇怪,這時候媽媽的愛又好像老師的愛。
媽媽的愛就像圖書館里的書一樣多的數不清。而這些“圖書館里的書”都是無私的,不要回報的。
我想我很快樂,這點小煩惱,又算得上什么。
兒時總盼望著自己能快快長大。如今,我已經步入了初中,而青春里的不羈也隨之而來。
就再前不久,我的那雙黑格子交雜的帆布鞋的鞋底,被我給踢破了。在食堂排隊時,地下泛濫的污水慢慢地溢入鞋內,泛起陣陣惡心。周六回到家,我迫不及待要買雙新鞋,母親同意,倒也不忘嘮叨我幾句:“都這么大了,一個姑娘家的,竟能把鞋底弄破……”我羞愧,當媽媽的話,句句都正中我的紅心,好似利箭,深深刺痛了我,于是我輕輕走進房間學習,為了證明自己。
第二天,母親讓奶奶帶我去買鞋。我將就著穿上破了的鞋。卻“屋漏偏逢雨”,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細雨。雨水越積越多,我不小心踩入水洼中。“呀,鞋全濕了。”我驚叫。奶奶見此,不但沒有安慰我,卻若無其事地說:“濕都濕了,那就步行去買鞋吧!”她這句話一下子激怒我隱忽已久的不暢。
我瞪了瞪奶奶,一氣之下丟下我氣呼呼的跑回去,按了電梯直接回家。我憤怒的甩掉鞋子,用力的拍打著門,仿佛要把門敲破似的。媽媽急急忙忙打開門,看到的卻是一臉怒色的我。我瞄了瞄身旁的母親,快步走入房間,“砰“一聲關上了房門。我抓起作業本就開始寫,也許寫作業就是我發泄不快的方式吧。我根本沒有顧及到被我拋棄在原地一臉驚訝與無奈的奶奶,也沒去理會母親的不解與擔憂。
可我心里亂亂的,根本寫不出答案,像一團亂麻。我無法靜下心來,好像我正在一個充滿了雨水的房間里,雨聲滴滴嗒嗒得格外清晰,而一些蒸發的雨水變成云霧壓得人無法呼吸。
這時奶奶回來了,她的衣服濕淋淋的。她顯得很慌張:“別生氣了,奶奶去叫輛三輪車停在樓下,不走路了,好不好?”我剛剛的怒氣未消,一把推開了她,自顧自寫起了作業。媽媽得知原因后,笑著對我說:“好了好了,奶奶都這樣講了。你快點跟她去買鞋吧!”母親一把拉起我的手,我倔強的將手伸回來:“不要,才不要!”母親無奈的苦笑。
我關上了房門,把媽媽與奶奶都推出門外。奶奶還在念叨:“哎呀,我叫你去,怎么就不肯了呢……怎么就不肯了呢,唉!”
我忽然覺得自己剛剛脾氣是不是太糟糕了,自己是不是太任性了。可剛剛我的確是很生氣呀!我嘆氣。
唉,青春這件小事。
謊言分兩種,一種是惡意的,具有欺騙性的,是通過欺騙別人來使自己得到某種利益或彌補某種損失的;而另一種,是善意的,雖然它也同樣具有欺騙性,但是,它不會讓受騙者蒙受損失,相反,還會使其得到某種東西,可是物質上的,也可是精神上的。
我以前在一本書上看到過一個故事,人物的名字我已經淡忘了,只記得有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在醫院做體檢時發現已經得了白血病,然而他卻一點兒也不知道。醫生和他的家人們一起商量,為了不讓這朵剛剛綻開生命之花受到傷害,最終決定還是不告訴他,只說,是一點兒小病,需要住院治療。還算幸運,不到一個星期就找到了與年輕人骨髓相匹配的人。在骨髓移植手術后,那位小伙子積極治療,身體一天天康復,終于在兩個月后走出了醫院。
如果當時將病情如實的告訴那個小伙子的話,后果會怎樣?他也許會因情緒低落,病情得不到好轉而放棄治療;他也許會受不了嚴重病情的打擊而拒絕治療;也許……太多太多的也許證明了醫生和他的家人們這么做是對的.,同時也證明了世界上正需要這種善意的謊言。
善意的謊言,讓世界變地更加美好!
人在出生之前有些事便已注定,無從改變,無法抗拒,卻又不得不往前走,因此人不是自由的。然而人又是自由的,盡管要穿越沙漠是強制的,但是穿越沙漠的方式、姿態和過程卻是可以選擇的,人生價值也在這個過程中得以體現——只有享受“不自由”的自由,才能領會生活乃至生命的意義。
喬布斯說過:“你將會死去。”是的,死亡是每個人的終點,也是每個人命中注定的事,無論如何長壽的人都逃不過這宿命,惟其如此,生命也因此變得珍貴。可是,這也使那些畏懼死亡的人開始畏懼前行,就像他們說的:“每過一天,就是離死亡近一步。”
然而人生就像那片必經的沙漠,不論你是否愿意,都必須要穿越,哪怕終點是死亡。所以,與其畏手畏腳,懼怕那個終會到來的一天,不如像史鐵生一樣,將死亡看做一個終會到來的“節日”,以一種樂觀快樂的心情享受這個充滿限定的人生。
盧梭曾言:“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誠然,人生充滿了限定,充滿了不可掙脫的枷鎖,就像大自然一樣,人生也定有它自己的規律和原則,有些向往“自由”的人企圖去掙脫束縛,結果又如何呢?追求到的自由變成了更多的不自由。
那么,難道我們一定要在束縛中壓抑地過完一生嗎?當然不是。盡管我們不能逃離人生本質的束縛,但是我們可以享受這不能自由中的自由,做一個帶著鐐銬跳舞的舞者。就像約翰·康緹斯一樣,人生于他充滿了束縛與不自由,診斷當天就被醫生判了“死刑”的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哪怕人生給他安上枷鎖,帶上鐐銬,他也能在心靈上翩翩起舞,用心靈去享受這個看似不自由的人生。
的確,人生的不自由與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以改變卻又不得不面對的,但就像你可以選擇種方式穿越沙漠一樣,你也可以選擇多種方式度過人生。在我看來,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去享受,享受這個不自由的人生,享受不自由中的自由。鳥飛得再高也飛不出天空,魚游得再快也游不出大海。萬物生活在不自由中卻又活得自由自在,就像人生一樣,享受不自由的自由便不會感覺自己活在束縛中。
月是古人的家鄉,是詩人的天堂。它高懸在楚辭漢賦中,照亮唐詩宋詞。那種遙遠到無可觸及的神圣光暈,幻化成詩人筆下的魂靈。讓東坡吟詠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我是那樣討厭毫發畢現的近距離,近在咫尺的夢想毫不浪漫。當在酷暑里揮汗如雨時,夢幻中的象牙塔是我唯一的支點。我想象它的宏偉若天堂。盡管每一個人都會有很現實的一面,然而現實的一切只能茁壯一個人的軀體。我堅信,在那遙遠之外,一定有存放我那顆流浪心靈的天堂。在這非常物化的世界里,我獨自守望著無可企及構筑的理想神圣。月明星稀的天穹下,它的模樣清晰地映現在遠方。夜闌人靜時,它又是那樣晶瑩透亮,出現在我的夢鄉。我喜歡有些失真的美,就像古人月亮,它是我的天堂,我獨自守望。
無意中想起海子,那個傳言中始終憤世嫉俗的人。當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成為希臘希臘神話般的虛幻時,海子無言了,在他的眼里,整個世界,無看是伊甸園中盛開的花朵,近觀才見是那樣的齷齪讓他失望。大海留不信他,春天等不了他,詩歌的翅膀折斷了,只山海關的鐵輪隆隆而過,海子的靈魂伴隨伸向遠方的鐵軌上了天堂。有人問,是什么傷害了他,傷害了這個有著無數“明天”設計的詩人,人們也許不明白,這個詩人本來只應該生長在神話中。文人與世俗的距離永遠是矛盾的,只因這樣,文人才把手中筆當作刀斧,砍向他示愿看到一切。是距離造成了海子永遠不可能笑臉走向喧鬧的人群,海子的結局是悲劇還幸福,也許好多人還沒有透。
距離產生美,有距離才有詩人。我真擔心,隨著科學的發展放松了人類最后一根敏銳的神經,也會蛻化人類那雙曾經很美麗的想象的翅膀,高懸了幾千年的那輪明月會在詩中隕落,最后只剩下世俗在繁華中汩汩流淌。
看看風流千古的“秦時明月漢時關”,守望那棵文人筆下長青的精神之樹,會永遠帶給我們沖動,滋潤這片幾近荒涼的心原,讓我們重新點燃希望之火,精神之船重新啟航。
生活在守望中,天邊有屬于我們的永恒天堂……
我一頁一頁地翻著兒時的照片,照片上的人兒咧開嘴露出兩顆還沒長齊門牙,水汪汪的眼睛可以望眼欲穿,直達那純潔的心靈。可現如今,我站在鏡前,我想努力讀懂她,但眼底那一份復雜陌生的情緒卻將我拒絕到了千里之外。
不知是從什么時候起,我就像天上的星星一般在眾人的目光下虛偽的扮演一個完美的角色,在烏云完全遮蓋住我時,我又像一個在黑暗中嗜血的間諜。沒有人能完全讀懂我,就連我自己……
我曾經想過要看自己在別人面前是如何笑的,于是,我對這鏡子咧開嘴,但是不一會兒,一股嫌棄的感覺從我心底油然而生,我撇開臉不再看鏡子。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天生的演技派,表面演得多么純良無害,可心底卻一個比一個扭曲。我在五六歲的時候曾這樣想過——如果我們能讀懂對方乃至每一個人的心該多好,至少我們不用活在被人的嘲笑中然后不知其所以然的同它們一起笑。只是這個夢太美好太美好,讓我沒有力氣等到它實現。
后來,我學會了。我學會了帶著面具微笑,只是這幅面具戴久了,連我自己也讀不懂自己了。
我努力想要讀懂自己,可那家面卻牢牢貼在我的臉上,隨著我的成長越來越堅固。我學會了在老師和家長面前扮演一個乖乖女的身份,而在他們身后囂張地嘲笑他們的愚蠢;我學會了微笑著對朋友笑,心中卻諷刺他們的虛偽。漸漸地,我也看不懂自己。
幾天前,我看見一個小孩花園里玩,小孩有一雙大大的眼睛,他用不穩定的步履在花中奔跑著一邊跑一邊咿呀地笑,仿佛一個墜入凡世的天使。一會兒,她“咚”的一聲摔倒在地,但她沒有哭,只是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就繼續玩兒了。我愣住了,這不就是曾經的自己嗎?或許是我的目光太過強烈,她轉過頭,看了我一眼并給予了我一個微笑,把我的假面強行瓦解。
我努力讀懂自己,幸好的是,我讀懂了自己。我只是一個用叛逆把自己巧妙的偽裝起來的人。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