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寫物的作文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物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家養了一只淘氣的烏龜,它叫胖墩。它的名字是根據它肥胖的體形而定的。胖墩的頭尖尖的,身上背著龜殼,走路時伸出四條胖乎乎的腿。幾年前,我抱起胖墩還覺得它輕飄飄的。可在這幾年里,它變胖了。不過,也難怪,它每天不是吃就是睡,我真服了它。正是因為它胖乎乎的,才會出現許多有趣的事情。
為什么說胖墩淘氣呢?有一次,我正在廁所里洗澡,胖墩餓了就爬過來,以為我會給它帶來什么好吃的。它一過來看見了我的腳趾,以為那是好吃的,就爬出來,一口咬了下去。我“啊”的一聲尖叫后,便摔倒在地上。
這時,媽媽聽到聲音,就趕緊跑了過來,只見我正坐在地板上,一邊哭一邊摸著小腳趾。媽媽很聰明,一看便知道肯定是胖墩做的“好事”,不由分說把胖墩推了回龜窩里。
媽媽剛離開不久,我為了出一口氣,就把胖墩給捉了出來,然后把它的身子給翻過來,對它進行懲罰。
四腳朝天的胖墩努力用腳撐地,想把自己給翻回來。遺憾的是,胖墩因為太胖了,連續翻幾次都翻不過來。看到胖墩著急的樣子,我忘記了腳趾上的痛,哈哈大笑起來。這時候,我還故意摸摸它的下巴呢,問它:“下次還敢不敢咬我? !”
或許我笑得太大聲了,把媽媽給引過來了。媽媽看見胖墩在地上撐來撐去都沒有翻身成功,就幫胖墩翻了回去,讓胖墩回到窩里,并對我罵道:“你不好好洗澡,在玩它干嘛。我再給兩分鐘你洗,如果你洗不完,我就讓你在門外,冷死你!”聽了媽媽的責罵,我發誓,以后再也不捉弄胖墩了。
漸漸地,我和胖墩成為了好朋友,胖墩好像懂人性,沒有再“偷襲”我了,變得溫順了。
你們說,胖墩是不是一只既淘氣,又可愛的烏龜呀?
云卷陣陣麥浪,風涌濤濤金黃,我醉在了一季的收成里。
踩在厚實的黃土地上,呼吸著麥香盈盈的空氣,任靈魂在田埂上且行且歌。渾重的音符激蕩一粒粒飽滿,席卷起無邊的漣漪,回響,回響…
----這是祖輩們穿越時光的吟唱。
祖祖輩輩們一生都在跟泥土打交道,從呱呱墜地到黃土沒膝,土地養育了他們也最終接管了他們淳樸的靈魂。他們用汗水澆灌每一寸的肥沃,用心血耕耘一份希冀。土地也不遺其力,用豐收回報勤勞。
而今祖輩們已經長眠在他們生于斯長于斯的泥土里,靈魂也在麥浪的安魂曲中靜默。那一塊石碑下是我的曾祖父母,我未曾見過;那一處凸起的土丘里又埋葬著誰,我稱呼不來…閑暇時,在三尺厚土下他們是否也會像我這樣,靜靜聆聽,聆聽著麥苗拔節、灌漿、抽穗,直到歲月染香?他們是否也會在大好收成時,把笑聲飄向四野八荒?
我甚至固執的以為,他們早已化為某粒塵埃,給養著那株最飽滿的麥穗…
外國女作家賽珍珠久居中國40年后,在《大地》里寫到:世界上最美的地方,是中國的田野和農村。一位異國作家,當她把全部的熱情傾注在泥土里時,她給了中國農民和大地的禮贊。而土地,也毫不吝嗇的把繁花金穗編織的花環戴在她頭上。我曾一度抱怨自己的文字蒼白無力,筆下流淌的盡是閑愁萬種矯揉造作,摯友告訴我,去厚實的土地上走一走坐一坐吧,沒有泥土芬芳的字眼,就像稗草秕谷,華而不實。
是呵,只有植根于泥土的文字,才能字字珠璣,天然去雕飾…
暮色開始蒼茫大地了,遙遠的地平線上升騰起一層霧靄--我寧愿相信那是流動的麥香。許久不曾這樣親近土地了,連泥土的芬芳也有些陌生。然而,這輩子我也不會忘了這味道吧?我想。躺在新跺的麥秸上,我只覺得水泥石灰包裹的身心開始回歸原野,芳香沁人心脾。人本就是泥土造就的,最后一扌不凈土安靜的歸于大地,塵埃落定,應是最圓滿的結局罷?
遠處的機器又聒噪起來,又有一陣忙活了。鳥雀呼鳴,掠過參差的麥茬,在田壟里撿拾遺漏的收成。又一陣風過,一排排麥浪由遠及近,送來濃香陣陣,我幻想我就是一只飛魚,徜徉在磅礴的金色海洋。
耕耘天地間…
我死后,只愿把我葬在這塊土地里,耳聞麥浪,背倚金黃。和我黃土地里的祖輩們,品咂這一季季的醇香…
在我的寶貝當中,有只海寶是我最心愛的玩具。它是世博會的吉祥物,它有兩顆水汪汪的大眼睛,身高十二厘米。雖然海寶很小,但是它是我最好的伙伴。如果晚上媽媽不在家,它就當我的小伙伴。有一次它不小心掉了小手臂,我求媽媽把它粘好了。
現在我上了二年級,我和海寶還是非常親密。
眼淚像是個五味瓶,樣樣齊全;又像是張照片,濃縮了歲月的點點滴滴。
如一滴水珠的模樣,卻比水珠更復雜;是一份心情的表現,卻比心情更透明。流淚意味著什么?象征著什么?當一滴眼淚擠出眼眶,流經嘴邊的時候,它是什么滋味的?眼淚應該是咸的,這是科學的說法,但也只不過是凡人的體會。咸味里不再含有任何成份,顯得那樣平淡與單調。
眼淚也許是酸的。考試前,犧牲了所有時間復習。可在考試中卻因一個不謹慎而丟棄了那寶貴的分數,只能站在一旁看別人興奮。要知道只要在考試前多看幾眼書,考試中多細心點,在原本的這個分數上,就能增加幾分了。嗨,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這種酸蘊含著心酸——無與倫比的酸,比醋酸,比剛結的葡萄也要酸……這種酸實在不好受。
眼淚還可能是苦的。這種苦不同于一般的苦,它往往會帶著內心的傷痛溢出眼眶,也許會像噴泉一樣猛烈地不停地沖出來,又或許會像溫泉一樣慢慢地默默地滑下臉蛋。也許誰都曾嘗試過這種苦: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整個人昏昏欲睡,看到那溫暖舒適的小床更是有躍躍欲試之感。可又被那沉甸甸的書包攬住,被一大堆作業牢牢纏住。無可奈何,對軟綿綿的.床可望而不可及,只能置身于題海戰術之中。做著,做著,就聯想起了所有作為一名學生的苦和累,當然,沒有苦哪來的甜,能嘗到眼淚的苦味,相信甜味也將隨之降臨。
眼淚像是個五味瓶,樣樣齊全;又像是張照片,濃縮了歲月的點點滴滴。
雋永瀟灑的漢字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抒發炙熱感情的載體。華夏文化一路風塵仆仆走到今天,不斷變化著的文字總是帶給我們驚喜。古人的揮毫潑墨也總激起我無限的遐想,可是現在我們卻將它們遺忘在了某一個角落……
古語有“筆墨伺候”,用來形容書法大家提筆時需用的工具;也有“胸無點墨”,喟嘆一個人肚里沒有知識。如今,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一切呈現快餐化的趨勢。就連年味十足的春聯也沒能幸免,被印制的春聯經過技術加工,猶是好看,只是沒有了濃香的墨汁味兒,這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失落。人們總是在一味地追求創新,而在這高頻率的生活節奏之中,我們似乎丟棄了原有的東西。 王羲之的《蘭亭序》向我們展現了中國書法的精華,那雋永飄逸的文字,白紙黑字的絕妙搭配,不得不讓我們為之折服。這才是我們國人的風格! 曾經讓我們倍感親切的傳統文化哪兒去了?曾經承載著一代文人書法大宗的筆墨紙硯被人們遺忘在了灰暗的角落……我有一種想法,一種回歸自然的想法,最質樸的、最簡單的,不需要任何修飾的。
生命的簡單,在于輪回,復雜的是過程。我想回到最初,最讓人親切的時候。拿起毛筆,盡情書寫自己的雄心壯志、自己的理想抱負,可這些已經變得好遙遠。我們面對的是毫無親切感可言的電腦文字;我們面對的是毫無人情味的手機短信語言……貌似溫馨的祝福,卻怎么也激不起人們心中的漣漪……只有筆墨紙硯在一旁沉默,只有它們明白人們內心真正的傷悲。 我希望我們可以真正地回到簡單,一如最初的我們,每個人的初生就仿佛一張白紙,似嬰兒一般純凈沒有雜質,我們每個人又都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書法家,盡情肆意地書寫屬于我們自己的人生樂章,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得到,在自己的人生紙張上描繪最激情的文字,不僅為自己,更為了振興中華文化。
沒有波瀾,沒有色彩,只有如水的靜默,這是我對筆墨紙硯最崇高的敬意,別流淚了,跟我們走吧!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