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足球體育說課稿三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足球體育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各位老師好!我是 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小足球——腳背內側踢球》。為了更好的體現我的教學設計,我把整個說課內容分為五個部分第一說教材、二是說學情、三是說教法、四是說學法和五是說教學程序。
第一部分說教材我從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三個方面來分析教材
一、說教材
1.說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題選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適用于水平三,在教材中處于球類運動,小足球的教學內容。 足球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是青少年兒童所喜愛的體育項目之一,也是小學體育課的主要教學內容,而腳背內側踢球是常用的一種踢球方法。小足球不僅能有效的發展小學生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等多種素質,催進生長發育,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增強自尊和自信,調節情緒狀態,提高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團隊精神、合作和競爭意識。
2.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的實際以及學生的基本情況,結合新課程中對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要求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腳背內側踢球的練習,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培養 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 技能目標:初步了解腳背內側踢球的基本動作和練習方法 ;使學生 身體在靈敏、力量、柔韌、協調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互相幫忙的合作意識和建立和諧的人 際關系。
3.說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腳背內側踢球的動作方法
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腳背內側踢球的基本動作,是要求必須理解和掌握的,所以確定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難點:踢球的力度和準確性
踢球的力度和準確性比較抽象是腳背內側踢球不容易掌握的一項技術。五年級的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所以為教學難點。
二、說學情
本次課的授課對象是水平三五年級的學生,雖然大部分學生在
三、四年級都接觸過足球,已經了解一些初步的足球基本技術和技能,但所掌握的程度參差不齊。在身心方面五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但是他們普遍存在體質較弱、運動技術較差的現象,一般具有依賴性、模仿性、好奇心等特點。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設計多種練習方法,使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得,都能感受到成功的體驗。
三、說教法
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理念,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確保每個學生都有收益。本節課采用啟發式教學,運用教師講解示范法、游戲比賽法、分組練習法、小群體討論法、鼓勵法等教學方法。
四、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引導、示范,促使學生掌握觀察法和模仿法;使學生認真聽、仔細看、動腦想、大膽試,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使學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自主創新意識。
五、說教學程序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
1.開始部分(10分鐘)
1.課堂常規
體委集合、整隊、清點人數,教師檢查服裝,師生問好,宣布本節課內容,安排見習生。
要求:快、靜、齊
設計意圖:為了更好的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
2.準備活動
做游戲:魚網游戲
在一定場地范圍內,把同學們分為AB兩組,A組學生手拉手,形成一個網,在手不松開的情況下抓住B組同學,被抓到的B組同學積極加入到“網”中,直到B組所有同學被抓到。
設計意圖:使學生的身體由相對靜止狀態過渡到相對運動狀態,讓身體各個器官及機能起到預熱作用,防止運動損傷。以及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和激發運動興趣。
2.基本部分(25分鐘)
1.專項活動
做游戲:“運球接力”
2學生在足球場的端線上成四路縱隊,由每隊排頭運球繞過標志桿回來傳至下一名同學,后面的學生依次進行,以用時短,失誤少的小組為優勝組。獎勵優勝組,鼓勵其他組。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做游戲,讓學生復習上節課的內容,為下一個教學內容做鋪墊。以及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對小足球的興趣。
2.教師講解示范腳背內側踢球
在講解示范前,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如:你們知道哪幾種小足球的踢球方法呢?(腳內側踢球、腳背內側踢球、腳背正面踢球)你們想想腳背內側踢球在比賽中主要用于踢什么球?(定位球、過頂球、中長傳、轉身踢球、各種距離的射門)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去看、去思考,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意識。
3.原地徒手練習 教師糾錯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腳背內側踢球的動作方法。體現了教學的重點。
4.分組練習 教師巡回糾錯
方法:兩人一組相距10米左右相互踢球。
要求:積極參與 開動腦筋 勇于探索
設計意圖:學會與他人合作,主動學習,樹立自信心。
5.拓展練習
方法:腳背內側踢球射門,相距10米左右,球門寬度為1米。 設計意圖:增加學生積極性,讓學生把握踢球力度與準確性。化解教學的難點。
3.結束部分(5分鐘)
1.學生相互幫助放松。
揉捏和拍擊下肢肌肉
設計意圖:學會與他人合作,緩解肌肉疲勞。
2.學生自評,教師用概括激勵的語言綜合評價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主性,體現評價的教育與激勵功能
3. 宣布下課,師生再見,在體育委員的指導下,送還器材 設計意圖:養成善始善終的好習慣.
場地器材:足球場一個,小足球30個,標志桿4根。
預計教學效果:平均心率135---140次∕分 練習密度35%----40%。 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一. 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本課以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為目標,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在教學中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積極拼搏的優秀品質。
二.教材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高中《體育與健康》中的選項學習部分。足球腳內側踢球,是足球的基本技術學生容易掌握,在足球運動中也廣泛運用,深受學生的喜愛。
三.教學目標 :
1.認識目標:學習與了解足球腳內側踢球的`技術原理及其在足球運動中的作用。建立腳內側踢球的動作概念培養學生對足球興趣
2.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讓學生能正確的掌握腳內側踢球的動作要領,鞏固提高學生對足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足球練習,激發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培養團結協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學重點:
1.掌握腳內側踢球的連貫與協調能力。
2支撐腳位置的合理性
3.擊球點的準確性
五.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對象是高中一年級學生,他們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期,好動、好奇心強,敢于表現自己,對足球知識有一定了解,但理解能力相對薄弱,缺乏對技術的掌握和實際應用能力。
六.教法學法
基于高中學生的特點,我將著重運用“講解示范法”“分解教學法”“糾正錯誤法”“優生示范法”多種教學方法,并引導學生對“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探究學習法”的學習。
七.教學過程
第一是準備部分,和開始部分 安排時間為10分鐘
1.課堂常規
體委整隊,要求隊列為四列橫隊,師生問好,教師宣布課的內容及要求。
2.熱身活動
慢跑兩圈 按體操隊形散開,師生共同做行進間徒手操,使相關肌肉、關節、韌帶得到充分活動。8分鐘
第二為基本部分,安排時間為30分鐘
1.教師示范動作
老師在隊伍中間做一個的腳內側踢球的動作的完整示范,然后在進行兩次分解動作講解
2.學生進行3組 *10次腳內側踢球無球動作練習 結束后 老師進行集體動作糾錯
3學生進行3組*10次 腳內側踢固定球動作練習
4.學生分成兩組 相向站立 進行3組*10次短距離的腳內側踢球練習 在期間老師進行個別糾錯
5.優生示范。
選擇兩名動作較好的同學進行動作示范,并進行表揚,樹立學習榜樣。
第三是結束部分,時間安排為5分鐘
學生排成四列橫隊集體做放松操后,教師進行做教學總結,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本技術動作的理性認識,然后器材回收。
八.效果預計與所需場地器材
預計本課平均心率為100--110次/分,最高心率為145次/分,
場地 半塊足球場 器材 20個足球
教學內容:
1、小足球“射門”
2、游戲:“小袋鼠”接力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的課程理念為指導思想。注重學生身體、心理等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重視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
二、教材分析
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了解到球類是學生最喜歡的體育活動之一,其特點是集體性和競爭性強,鍛煉身體的綜合效果好,是樹立群體意識、培養應變能力、團結合作精神的有效手段。五年級的小足球教學應讓學生多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其教學手段以游戲的形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體現小足球集體性和趣味性強的特點。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五個學習領域的要求,結合本次課的教材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運動參與: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活動,充分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運動技能:初步掌握簡單的足球射門動作,促進身體的全面協調能力。
社會適應:促進健身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團結協作的意識。
四、學情分析
有人說一節好課,不僅要背教材,還要背學生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體育活動有著廣泛的興趣。他們生性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個性突出,敢于表現自我。但自控能力差、集體意識淡薄、學生身體素質差異也大,同時、他們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且容易受外界影響等。 結合教材以及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了這節課的重點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體驗、探究足球的射門動作。
教學難點
掌握腳與球的觸球部位和用力方向,是我們這節課的難點。
為了能夠突破本次課的重難點,達到所設計的教學目標
六、教學方法
1、教法
小學生的理解力、自制力相對較差,但模仿能力較強,學習動作技能應以第一信號為主,教學中要精講多練,多做示范。要充分發揮游戲活動的作用,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學生在競賽活動中大膽向其他同學展示,增強其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啟發式教學法、激勵法、評價法、競賽法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2、學法
在學法上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學習法、游戲競賽法、合作練習法、相互評價法。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體育骨干的組織能力。本課以小足球為主,一物多用。并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學生最喜愛的游戲方式進行教學,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和游戲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為了能夠達到本節課的目標,根據學生的情況,我從四個環節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七、教學過程:
本課以學生喜歡的小足球貫穿課堂,從“熱身運動-----足球射門-----“小袋鼠”游戲”的這樣一個流程,內容密切聯系,達到提高學生的協調、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
1、課堂常規:
組織教學所需的常規內容,主要是迅速地把學生組織起來,使學生明確課的內容和目的,集中學生注意力。
2、熱身導入:
學生2人一組自由組合以搶球游戲為手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個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勵學生不斷學習和提高。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強心育體:
①.小足球“射門”
這一部分是課的主體部分,是解決教學重點與難點的關鍵,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從而達到提高動作技術能力的目的。采用啟發式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摸索足球射門的基本技術,使學生逐漸了解射門技術在足球比賽中的作用與地位,誘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出示技術平價標準、學生之間相互評,使學生初步掌握小足球射門的動作要領,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鍛煉。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加深了足球比賽的了解。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②.游戲:“小袋鼠”接力
活動形式: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進行練習。
教師引導:(1)講明游戲規則,并提出要求;
(2)先讓學生自行練習一次。
(3)引導各小組討論。
(4)組織學生進行比賽。
(5)評出最后的獲勝小組。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愉快與緊張的氣氛中積極參與活動,獲得最佳活動效果。
4、放松活動:
師生一起在音樂的伴奏下,各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調整呼吸、放松身心。
教師引導:(1)引導學生隨音樂一起充分放松。
(2)師生花共同小結、評價。
(3)指導學生收器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充分放松。
5、場地器材:
小足球場,小足球13個,標桿旗4根,小磁性黑板一塊,音響一套
八、課堂教學效果預計:
1.心理狀況預測:根據本課特點,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并能在練習中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和情感交流。
2.生理狀況預測:練習密度在45-50﹪左右,平均心率在130次/分左右。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