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學設計方案集合七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1一、激情引趣: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禮物?(出示氣球)我們做游戲時經常用到它,小小的氣球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它還是一劑治病的良藥呢!不信,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課題讀的這么好,老師相信你們課文一定會讀的更好)。
2、下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①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課文下面的大樹葉。
②讀不準的字音還可以問問老師或同桌。
③遇到難讀的句子可以用筆畫出來。聽清楚了嗎?(開始讀書吧)
三、識字(現在老師想考考你們識字情況行嗎?)
1、認真讀,爭取把他們記在心里。
2、在讀這些字的時候,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哪個字的讀音?
3、按照提醒再練習讀一讀。
4、我們要舉行男女生賽讀,誰先讀?
5、誰能用科、始這兩字多組幾個詞?
6、這些字生活中在哪里見過呢?用什么辦法把它們記住呢?4人為一組把最巧妙的記憶方法介紹給伙伴。
7、匯報記憶方法。
8、誰愿意當小老師來考考大家?(手拿卡片)
9、我把字寶寶放在兒歌里,你還能認出他們嗎?
10、老師認為這幾個句子難讀,練習讀一讀。(愿意讀哪句就讀哪句)
四、初讀課文(小朋友的生字識記的很好,現在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好嗎?)
1、齊讀第一自然段。
通過讀,你讀懂了什么?你知道什么是傳染病嗎?
2、下面請小朋友們自由讀課文2——5自然段,邊讀邊體會科利亞看到氣球前后的心情變化。
3、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一讀。(誰愿意讀)
4、第二自然段:
①誰愿意讀第二自然段?
②你認為這一段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傷心、難過、孤獨、寂寞)
③你試著讀一讀。
④誰還愿意把你體會到的心情再讀一讀。
5、第三自然段:
①點擊出現畫面。
②再點擊出現閃動的氣球。
6、第四自然段:
①為什么喜歡這一自然段呢?
②假如你就是課文中的科利亞,把科利亞換成第一人稱“我”,讀給同桌。
③指名讀。
7、第五自然段:(齊讀)
①老師有個問題想請教小朋友,科利亞為什么笑了?(展開討論)
②小結:正如同學們說的那樣,科利亞也許為米沙的這種創舉而笑,也許對同學們特殊問候方式而笑,也許是忘卻了病房里的孤獨和寂寞而笑。此時此刻,他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五、實踐活動:
這篇課文講述了科利亞得了傳染病住進了醫院,孤獨、寂寞伴隨著他,他的同學們用氣球來問候,讓他很受感動,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或有哪些收獲呢?
板書:珍惜友情。
六、指導書寫:
課文我們就學到這,現在讓我們學寫幾個生字。
周:里面的部分不能超過包圍圈。
病:上橫要寫短,左撇要長,伸展開。
句子:
1、氣球開始一上一下地動了起來,科利亞猜出來了,準是米沙想的招兒。
2、科利亞好像看見米沙拉動拴著氣球的繩子,幾個同學站在四周,嘰嘰喳喳地指手畫腳。
3、科利亞望著窗外那張逗人的“小臉”,高興地笑了。
兒歌:
病房有個科利亞,
誰也不準來看他。
靜靜躺,呆呆望,
孤孤單單想回家。
科利亞,別難過,
你的同學有辦法。
紅氣球,飄來啦,
祝你康復早回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2學習目標
①認識5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正確讀寫帶有生字的詞語,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③學習作者通過描寫鄉下人家的景物來表達感情的寫法。
④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對大自然由衷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實物投影,有關田園風光的圖片、文字。
A案
第一課時
●導入課題,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了解鄉間那充滿溫馨和詩意的田園生活嗎?今天,老師將和你們一起走進鄉下人家,去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
●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①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字新詞。
②同桌互讀課文,并交流生字新詞的讀音。教師重點指導巢字的音和形;冠率的音、形、義。
③指名分段讀文,教師指導朗讀重點句子。想一想,鄉村生活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④組內互讀課文,交流個人感受。
⑤仔細觀察插圖,默讀課文,畫出你認為課文描寫最美的一處鄉村風景,并聯系課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書的空白處寫出來。
●教師小結,再現全文
鄉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請你想象鄉村生活的畫面,再讀一讀全文吧!
●寫寫生字,記記新詞
cháo shì mì tǎng
1.歸( ) 裝( ) ( )食 ( )若
2.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鄉村生活是多么淳樸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將你最喜歡的語句讀給大家聽,讓我們一同來感受美、品味美。
●品味語言
①組內品讀,交流感受。
②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a.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擬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覺生動、自然)
b.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對比的手法使人感覺別致生動、親切可愛)
c.從他們的房前屋后走過,肯定會瞧見一只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運用擬人化的手法,體現了寧靜、和諧的農家生活畫面)
教師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鄉村淳樸、寧靜的生活以及作者樸素自然的表達方法。
③體味語言,感情朗讀。
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試著有感情地朗讀。
④體會課文最后一自然段,進一步深化主題。
……此處隱藏4162個字……”、“一”、“千”、“萬”四個字,虛實結合,時空結合,增強了詩歌的藝術表現力。本詩的第一句是“兩個黃鸝鳴翠柳”。黃鸝在柳枝上鳴叫,詩人指明“兩個”,說明鳥的叫聲不是嘰嘰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對鳴,歡快而不嘈雜,熱鬧而不喧囂。第二句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白貴鷺向藍天飛去,從“一行”可見此鳥排列有序、漸次遠去,而不是轟然飛散,各奔東西;再用上了一個“上”字,更顯示了白鷺奮力高飛、展翅向上的姿態。
第三句是“窗含西嶺千秋雪”?!扒铩币辉~是虛指,出于詩人的想象,它賦予了“雪”這一靜態景物以滄桑之感。千年不化的積雪似乎在訴說著什么、見證著什么?!按啊敝兄半m小,卻由此可感受時間之縱深。第四句是“門泊東吳萬里船”。船停泊在門前的碼頭邊,也是靜態之物,但因其行程“萬里”,使人頓覺天地開闊,似插翅而難及?!伴T”外之景也不大,卻由此可感受空間之廣袤。
以上四句描寫的是詩人當時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見的景色。前兩句中“兩個”、“一行”是實指,“黃鸝”與“白鷺”,“翠柳”與“青天”,兩兩相對,四種景物,有聲有色,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清新動人的圖畫,表現出詩人此時閑適的心情。后兩句 “千秋”與“萬里”都是虛指,均出于詩人的想象,而詩的意境因此而幽遠、開闊,又顯示了詩人開闊的胸懷。
多讀是學習古詩的一個重要方法,要讓少于在讀中對所學之詩知其意、臨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強對古詩的語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詩的藝術魅力。
1、初讀知其意:
⑴學生自讀全詩,要求讀得音準句順,聲音響亮。
⑵指名學生讀第1、第2句,理解“鳴”、“上”的意思,用“補省略,調整詞序”的方法說說詩句的意思。
⑶學生齊讀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說說這兩句的意思。教師相機指導。
⑷指名學生把四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2、再讀臨其境:
⑴學生回答:第1、第2句寫了什么景物?有哪幾種色彩?第3、第4句寫了什么景物?
⑵教師出示掛圖:
學生看圖,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誦詩句,并作適當講解。前兩句,突出“鳴”、“上”二字,幫助學生理解,是這兩個字使景物產生了動態效果,使畫面顯得生機盎然。后兩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了解詩人的思緒由現時到了過往、由近處到遠處;而且也正是這二字,使現時之景(窗)和想象中的過往之景(千里雪)、近處之景(門)和想象中的遠處之景(萬里船)有機融合于完整的畫面之中。
⑶學生看書上插圖,一邊手指景物,一邊自由朗讀。
⑷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學生嘗試在腦里再現畫面。
⑸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描繪的美麗景色。
3、三讀悟其情:
⑴比較讀,在黑板上出示:
黃鸝鳴翠柳,
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雪,
門泊東吳船。
讀一讀,與原句比較一下,哪個寫得好? 為什么這樣說?幫助學生明確這首詩的朗讀停頓及重音,并完成下列板書: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前兩句聲色兼美)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后兩句意境開闊)
⑵表演讀:
播放課前制作好的配樂朗誦錄音,讓學生欣賞。隨后要求學生和著音樂誦讀,要求他們掇民對古詩的理解用適當的語氣和動作表現出來,甚至可以搖頭晃腦,手舞足蹈。
教學設計方案 篇7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執拗、憔悴、饋贈、真諦、璀璨、長吁短嘆、盛氣凌人”等詞語。
2、了解紀伯倫及其藝術風格。
3、了解課文內容,領悟詩中擬人形象的情感內涵。
能力目標1、強化朗讀,體會詩意推進的肌理和層次。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長的語句,理解詩中多樣化的擬人手法。
3、領會兩首詩的思想感情,學習借物抒懷的藝術構思。
德育目標感悟詩作閃爍著的理性光輝,引導學生熱愛自然、敬畏生命。
教學重點1、反復誦讀,感受詩作清麗流暢的語言風格。
2、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內涵。
教學難點分析:詩中語意遞進伸展的層次。
教學方法:誦讀法自讀·點撥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紀伯倫的《組歌》中的兩首:《浪之歌》和《雨之歌》,去感受他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板書課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紀伯倫簡介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聽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標示段序并疏解疑難字詞。
執拗(niù):固執任性,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饋贈(kuì):贈送(禮品)。
真諦(dì):真實的意義或道理。
璀璨(cuǐcàn):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
鑲嵌(qiàn):把一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
酷肖(xiào):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愛時所立的誓言和盟約,表示愛情要像山和海一樣永恒不變。
長吁(xū)短嘆:因傷感、煩悶、痛苦等不住地哎聲嘆氣。
盛氣凌人:傲慢的氣勢逼人。
2、學生自由朗讀,體會紀伯倫散文詩清麗流暢的語言風格。
3、教師范讀,學生用簡潔的語句表述自己的感受。
4、學生誦讀全文,主動質疑,提出問題,師生合作交流。
學生的質難問題有:
(1)“嗚呼!徹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v使我滿腹愛情,而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這里的連接詞使用好像不合常規?
(2)“塵世人生也是如此:開始于盛氣凌人的物質的鐵蹄之下,終結在不動聲色死神的懷抱。”這句話如何理解?
教師點撥
四、指導研習,深層理解課文內涵
1、學生齊讀全文后,合作研討:
(1)這兩首詩中,作者的想象多數時候是緊貼著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展開的。《浪之歌》中第二、四節寫到的潮汐現象,你了解嗎?詩作中又是如何塑造海浪與海岸的熱戀形象的?
(2)《浪之歌》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雨之歌》中塑造的雨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請分析詩中雨的形象遞進伸展的層次。
學生交流,教師引導。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課后習題)
板書設計
組歌(節選)
紀伯倫
《浪之歌》
擬
海浪:海岸的情人
人
人間:世界的守護者
杰
熾
作
熱
《雨之歌》
深
雨:滋潤萬物情
“傳情的信使”
(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