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5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圣潔、回蕩、滋潤、眷戀、閃閃發光”等“詞語盤點”中列出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優美的語句,說說人類與大自然休戚相關、不可分離的密切關系,懂得應該保護環境、愛護家園。
課前準備
了解家鄉的土地、身邊的資源的狀況。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神圣”
1、說說在周圍生活中,神圣一般多用來形容什么?
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他們生活的地方是神圣的。他們會自豪地告訴每一個光臨那片土地的人──
2、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受“神圣”
1、土地可以用肥沃、貧瘠來形容,還可以用寬廣來形容,卻很少有人用神圣來贊美。那么印第安人為什么這樣稱呼它呢?讓我們走進這片神圣的土地。
2、介紹文章背景知識。(印第安人首領西雅圖寫給白人領袖的一封信)
3、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多讀幾次,把課文讀通順。
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讀給全班同學聽。教師隨機糾正字音。
三、梳理內容,定位“神圣”
1、再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介紹了什么內容。
2、文章哪些自然段體現了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四、研讀語句,理解“神圣”
1、自由讀文章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象: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現怎樣的畫面?
(1)抓住“圣潔”,理解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第1、2自然段。
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對于我們來說,對于我們這個民族來說,為什么就顯得如此珍貴,如此重要?自由讀第3自然段,從字里行間去感受。
重點理解以下句子:
(1)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
用一兩個詞語來形容大地和我們的關系。(息息相關、不可分離等)
(2)我們和大地上的山巒河流、動物植物共同屬于一個家園。
這片神圣的土地對于我們是如此重要,我們不應該以旁觀者的姿態去面對,而應該用主人的身份去保護這片家園的家園。
五、悟“神圣”,探究段落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的珍貴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樣才能保存這份神圣,留住這片圣潔呢?
自由讀文,找相關語句,在旁邊寫感受和體會。
重點引導理解以下句子:
(1)河水是我們的兄弟,也是你們的兄弟。你們應該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樣,善待我們的河水。
(2)你們要照管好它,使你們也能夠品嘗風經過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為什么說要照管好它?重點理解“空氣與它滋養的生命是一體的,清風給了我們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聲嘆息。”(因為沒有了空氣,或者空氣受到污染,將直接影響到人類的呼吸、生物的生長,影響到生命的存在)
(3)你們一定要照顧好這片土地上的動物。
(4)你們要像我們一樣熱愛它,照管它。為了子孫后代,你們要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
重點理解“任何降臨在大地上的事,終究會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如果家園受到破壞,我們不能及時補救,那么對地球的傷害都將演變成對人類自身的傷害。如果家園遭到毀滅,人類又怎能獨自生存)
六、明“神圣”,凝聚情感
因為我們深愛著這片土地,因此為了子孫后代,你們需要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
因為我們深深地知道──大地不屬于人類,而人類是屬于大地的。
重點理解“大地不屬于人類,而人類是屬于大地的。”
七、讀全文,背誦語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八、巧拓展,提升認識
讀課后“選做題”,根據課前了解的情況,寫一寫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教學過程
1. 檢測預習情況
(1). 課文中又有許多生字朋友,自己大聲讀讀課文吧!看誰讀得最正確。
同學們,老師剛才發現大家讀書都特別認真,還有些同學已經可以很流利地把課文讀出來了,還不能很流利地讀出課文的同學別著急,我們先來看看幾個詞語。
條約宣告疾病仇恨 給予 探索恐懼無家可歸
“條約”這個詞就是國家和國家簽訂的有關政治、軍事、經濟或文化等方面的權利和義務的文書。 “仇恨”你知道它的反義詞是什么嗎? 板書“熱愛”在旁邊。
老師給你們讀一下下面一個詞:(gei yu)
生:錯了,應該讀jǐ
列出多音字“給”
什么是“無家可歸”? (沒有家,不能回家了。) 你知道哪些人無家可歸?
2.課文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個謎語給同學們猜一猜,看看誰是我們班的猜謎大王。
顏色有白又有灰,經過馴養很聰明,可以當做聯絡員,飛山越嶺把信送。 (鴿子)
大家喜歡鴿子嗎?老師這兒有幾張可愛的鴿子的圖片給大家欣賞一下
從我們的鴿子同學們能想到哪個詞語呢?(和平)
那和平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呢?(幸福,快樂,美麗)
(2).我們現在生活的地方時和平的,豐衣足食,但是世界上還有好多地方和我們這兒不一樣,老師給你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1993年,卡特和朋友一起乘坐聯合國運送救災糧的飛機,降落到當時戰亂的蘇丹,一下飛機,卡特就被到處都是瘦骨如柴的婦孺驚住了,眼前的景象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可怕。在直升機附近,卡特拍了一些饑餓的孩子的照片。其中有一個女孩餓得已無力站起和母親一塊行走,爬在地上微弱哭泣,她的母親正在不遠處的救助站忙著領取救濟糧。正在這時一只禿鷲停落在被死亡氣息籠罩著的女孩身旁,卡特將鏡頭對著這殘酷的畫面,按下了快門。之后,轟走了禿鷲,看著女孩艱難的起來,向救助站的方向踉蹌走去。 出了這個女孩兒,世界上還有其他的兒童也都遭受著饑餓,戰爭等的痛苦。我們大家來看一下。(展示圖
片)
(3).剛才看了三張圖片,從我們這三張圖片里面同學們能想到些什么詞語呢?(戰爭、武器、破壞、疾病、仇恨、饑餓、無家可歸)
3. 課文中心理解
(1).同學們能從我們簡單的幾副圖片里面想到這么多的詞語,太棒了
正因為我們周圍還有戰爭、武器、破壞、疾病、仇恨、饑餓、無家可歸,就出現了我們今天要欣賞的一篇條約:《兒童和平條約》
誰能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個兒童和平條約呢?(時間,簽約地點,代表人物)
(2).從我們同學的介紹中我們了解到了《兒童和平條約》的一些背景,那你們想不想了解一下條約的內容呢?
請大家看著我們的屏幕,請女生給我們讀一下這兩句。(我們全世界的兒童,向全世界宣告:未來的世界,應該和平)
討論:屏幕上有很多國家的國旗,而全球總共有224個國家和地區,那和平是不是只是我們中國人的愿望和責任呢?
剛才女生讀的很有感情,男生們也不示弱,下面讓那個我們的男生給我們讀下面幾句話。拿出你們的激情。(我們要一個沒有戰爭和武器的星球,我們要消滅破壞和疾病。我們再也不要仇恨和饑餓,我們再也不要無家可歸的事情發生。)。男生讀女生聽,同時我們的同學們總結一下,條約里面提到的為了和平,我們不要哪些東西?
(戰爭、武器、破壞、疾病、仇恨、饑餓、無家可歸)
下面幾句話,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來讀一下(我們將共享大地給予我們的足夠食品,
我們將保衛天空中美麗的彩虹。我們將保護我們的生命之源,我們將讓河流永遠潔凈。我們要共同游戲,共同歡笑,互相學習,一起探索,努力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
(珍惜糧食、保護空氣、珍惜水資源、共同學習進步)
最后還有幾句話,我們同學們一起整齊的朗讀一下,邊讀邊想一個問題,最后兩句有三個詞(丟掉、抓住、一定),這三個詞表達了什么樣的意思呢?
(表達了少年兒童祈求成年人和他們一起以實際行動來維護世界和平的深切希望,大家應該共同努力,維護世界和平。)
4.詩歌朗讀
讀完了條約,老師這兒有一首小詩,給我們的同學看看,一起朗讀一下吧,邊讀邊想,寫這首小詩的是個老爺爺還是叔叔阿姨呢?
對了,這首詩是個兒童寫的,從哪兒看出來的呢?(童音)
讀完了小詩,我們來完成兩個練習。
5.搜集資料
我們在這兒雖然讀完了條約也欣賞了小詩,但是有的地方的戰爭、饑餓還在繼續,昨天同學們回家去了解了一下現在哪兒還有戰爭和饑餓,哪位同學來給我們分享一下他收集的資料。
對于這些現象,你有什么話想說呢?
6.課外拓展
(1).給父母讀《兒童和平條約》,和父母交流感想。
(2).畫一畫自己理想中的和平的世界。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一下。
第一課時 作文指導:秋天的落葉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秋天的特征,使他們更加熱愛大自然,同時又會用自己的語言贊美大自然。
指導重點:會用自己的語言贊美大自然
課前準備:課件,樹葉
教學時間:2課時
指導過程:
一、激情導入,巧作鋪墊。
師:美麗的秋天,自古以來,有多少詩人、文學家把最美的語言獻給秋天,誰愿意朗誦一下那優美的詩句?
師:我們眼中的秋天有什么特點?
二、觀察實物,揭示方法。
師:秋天是美的,秋天的落葉就更美了(板書課題)。正是這些樹葉,把秋天裝扮得五彩繽紛。課前你們收集了落葉,拿出你最喜愛的樹葉,把它的形狀、色彩、特點……介紹一下。(板書:形狀、色彩、特點——摸摸、聞聞)生舉起樹葉介紹……
師:觀察樹葉不僅看看,摸摸,聞聞,還可以其他樹葉比較比較。互相再交流交流。
生紛紛觀察起來并互相交流。
師:誰來介紹一下?(這片樹葉細細長長的,像一把箭。這片樹葉很漂亮,像古時宮女用的扇子。……)
三、激發想象,引導聯想。
師:剛才說的是一片樹葉。現在把采集的樹葉全都拿出來,看到這些美麗的樹葉,你想到了什么?
師:各種形狀,各種色彩的樹葉讓秋天變得更加美麗。我們只看到自己收集的一點。想象一下,如果看到漫山遍野的落葉,那是怎樣一種景象呢?(放圖片)看了圖片,有新的感受嗎?
師:秋天真是一幅五彩的畫。今天就學習用自己的筆來描繪這秋天的落葉。
四、例文引路,探究寫法。
請拿出《我愛秋天的落葉》(課件出示),看看作者是如何把秋天的樹葉寫具體,有順序的。生認真讀范文。師:交流一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寫秋天的樹葉?(作者用了比喻、擬人、對比的方法。)
師:找找具體的句子說說。幾生讀范文中的句子加以說明。
師:還有哪些方法?(聯想的方法。讀范文中的句子)
師:聯想在文中非常重要,可以使文章更生動。比如:由一片樹葉,聯想到漫山遍野的景象。說說你聯想到什么?(看到一大片楓葉,火紅火紅的,就像火焰。看到眼前金黃的樹葉,我聯想到漂亮的花地毯。)
師:同學們還可以聯想得更多。讓我們把你觀察到的、聯想到的寫下來,寫的時候注意順序。看范文,寫落葉是按什么順序寫的?(生:形狀、顏色、葉脈絡、葉邊緣、摸的感覺,聞的味道……)
師:所以寫時要抓住特點,按順序。(對照板書小結)
請選擇一兩種樹葉把特點寫清楚,寫具體。寫時可以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用上去,但一定要注意準確。
五、當堂習作,巡視指導。
1、生動手寫作
2、師巡視指導
六、及時評改,培養能力。老師選幾位學生的作文當堂師生評改……
板書設計:
落葉
形狀 顏色 感覺(摸、聞) 聯想
課后記:
范文:
我愛秋天的落葉
天高云淡,秋高氣爽。楊樹、柳樹、梧桐樹的葉子變得像金子一樣黃了,楓樹、香樟、柿樹的葉子變得像火一樣紅了。一片片樹葉從樹葉上飄落下來,像一群群飛舞的彩蝶。只有柏樹和冬青樹還是那么綠。
我輕輕漫步在鋪滿落葉的小路上,隨手撿起一片香樟落葉,橢圓的葉片上洋紅的底兒泛著淡青色的光彩,色調是那樣自然和諧。葉面上脈絡清晰,有條有序,宛如整齊的圖案。葉邊的鋸齒像無數個“人”字,十分有規則而又別致。我仔細聞聞,一股細細的清香悠悠地飄進我的鼻孔。啊,怪不得叫香樟呢!再撿一片梧桐樹葉,捏住它細細的柄,小手似的的葉片金燦燦的,我禁不住摸一摸,可不怎么光滑喲!抬眼望去,不禁想起范仲淹的詞: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多美的落葉!
啊!我看見了,看見樹葉落在地上。小蟲哼唷哼唷,把樹葉拖過來,蓋成了一座小小的屋子。小蟲說:“你們看呀,我的屋子多漂亮,黃黃的'屋頂,綠綠的墻,紅紅的地毯,住在里面既不怕風,又不怕雨,多舒服呀!”我看見了,看見樹葉落在河溝里。小螞蟻想:“冬天快到了,我該準備過冬的糧食了。”于是小螞蟻一大早起來,到樹林里去找過冬的糧食。小螞蟻來到一條小河溝邊,過不去,怎么辦?忽然看見溝邊飄著一片黃葉,小螞蟻高興極了,他想,我有辦法了,于是它哼唷哼唷地爬到小葉上,把樹葉當成一只小船,劃過了小溝,它就到樹林里找糧食去了。我看見了,看見樹葉落在小河里,小魚游過來,把樹葉當成了小傘。小魚說:“大家來呀,都來看呀,我的花雨傘多漂亮啊!它為我們遮雨擋風呢。”我還看見了,看見樹葉落在院子里,小燕子飛來了。小燕子對媽媽說:“媽媽,媽媽,黃鸝阿姨、大雁伯伯給我們來短信了,叫我們去南方過冬。”多可愛的落葉!
腳踩在軟軟的落葉上,我浮想聯翩:落葉是秋天的“頑童”呢!每當涼爽的秋風送來秋的信息,落葉就毫不猶豫地、陸續地掙脫“母親”的懷抱,在湛藍的天空襯映下,歡樂的奔跑著,飛舞著,它使一切的莊稼都豐收了,它看望了紅通通的高梁,問候了金燦燦的大玉米,祝賀了綠油油的大白菜。五彩繽紛的原野里,到處都有它留下的足跡。落葉看到眼里,喜在心里,把豐收的喜悅告訴人們。
落葉是懂事的孩子呢!沒有花朵的艷麗芬芳,但它在春天里,在樹枝上發芽和長大的時候,是為大樹吸收陽光、雨露的勇士,哪怕一片葉子只能吸收一點點養分。秋天,落葉為了大樹更好地生長,毅然決定犧牲自己,不向大樹爭養料,不給“母親”添麻煩, 從樹枝上脫落下來,悄悄地飄落在養育它的土壤之中,化作新的養分去滋補“母親”的身軀,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多么可敬的落葉!
我愛秋天的落葉。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壁虎、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課前準備】
四種動物的圖片,幻燈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開火車讀字詞。
2、擴詞:
虎 借 難。
3、第1、2段告訴我們小壁虎的尾巴──斷,它想去──借尾巴。
二、讀講第三、四、五段
過渡:
小壁虎向誰去借尾巴,它借到了嗎?
范讀,分組讀。
小壁虎向誰去借尾巴?用上和回答。
板書:
小魚、老黃牛、燕子圖
小壁虎怎么去借尾巴?小魚、黃牛、燕子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它?
1、第一步:
⑴ 指名讀第3段:
有幾句話?分句讀。
⑵ 出示:
爬呀爬。
齊讀。
指讀第一句。
評:讀得好,使人聽起來小壁虎爬得那么慢,那么艱難,我有一個問題,小壁虎失去尾巴多么著急呀。為什么不快快爬去借,反而這么慢,這不矛盾了嗎?
師述小壁虎尾巴的功能。
導讀第一句。
⑶ 小壁虎是怎樣向小魚借尾巴的?
比較句子:
A、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B、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
哪種說法好?
小壁虎這樣問可以看出他怎么樣?怎么看出來的?導讀這句話。
2、第二步:
小魚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圈出小魚尾巴怎么動、有什么用的詞語。
板書:搖 撥 水
3、第三步:
看燈片:
⑴ 小壁虎看見小魚怎么在河里游來游去?
⑵ 小魚搖著尾巴,可以一會兒怎樣游,一會兒怎樣游?
(做手勢)
小魚( )著尾巴,在( )( )游來游去。
導讀這句話。
⑶ 小魚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小壁虎向( )借尾巴,( )要用尾巴( ),所以沒借到。
⑷ 小魚怎么回答小壁虎的?
比較句子:
A、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
B、不行,我要用尾巴撥水。
導讀。
4、第四步:
導讀第三段,練習分角色朗讀。
第3、4、5三個自然段中許多內容一樣,因此讀的語氣完全一樣。
第一步:
指讀第4段、第5段,有幾句話?每句分別講什么?
第二步:
圈出老黃牛、燕子的尾巴怎么動、有什么用的詞語。
板書:甩 趕 蠅子 擺 掌握 方向
第三步:
看燈片
⑴ 老黃牛怎么在樹下吃草?
老黃牛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⑵ 燕子怎么在空中飛來飛去?
燕子( )著尾巴在( )( )飛來飛去。
燕子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5、根據上面的內容填空:
小壁虎向( )借尾巴,( )要用尾巴( ),所以沒借到。
6、指導分角色朗讀3、4、5段。
三、讀講第6、7段
1、指讀6、7段,思考:
⑴ 小壁虎開始為什么難過?
⑵ 后來怎么又高興起來呢?
2、讀后交流。
3、導讀。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齊讀課文
【板書設計】
17、小壁虎借尾巴
斷 小魚圖 搖 撥水
老黃牛圖 甩 趕蠅子
長 燕子圖 擺 掌握方向
一、目標:
1、正確對待自己心愛的玩具或日用品。
2、逐步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
二、準備:
1、掛圖第1號。
2、故事磁帶。
三、過程:
1、認識阿文。
(1)教師出示掛圖。你們知道她是誰嗎?她是一只小老鼠,名字叫阿文。 (2)阿文上幼兒園前,很喜歡一條小毯子,到哪兒都帶著它。可是現在上幼兒園了,帶著這么大的毯子行嗎? 2、聽聽阿文的故事。
(1)教師結合掛圖,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2)阿文常常帶著毯子干什么?她喜歡這塊毯子嗎?(3)阿文上幼兒園抱著毯子方便嗎?為什么?
(4)后來阿文放下毯子了嗎? 3、說說自己喜歡的東西。
(1)你們是不是像阿文一樣也有一件最喜歡的東西?你們常常用它干什么?你們上幼兒園的時候把它放在哪里?
(2)我們小朋友比阿文還能干!每天早上高高興興地和好朋友再見,到幼兒園學本領,和小朋友做游戲,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錯!
文檔為doc格式